俄罗斯留学生安娜:我跟中国的约会

留学生安娜金发碧眼,皮肤白皙,身材修长,是中国年轻人心目中典型的俄罗斯美女。她来自西伯利亚阿尔泰边疆区一个比较小的城市巴尔瑙尔市。“西伯利亚”这个词语源自哥萨克语,意为“沉睡的土地”。遥远冰冷的西伯利亚是沙皇时期的流放地。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结果遭到镇压,参与起义的人大多被沙皇政府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忠诚的妻子跟着一起来到西伯利亚,成为冰冷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温暖的细节。

安娜目前在上海的一所高校读本科,她来中国已经三年多了,汉语说得非常流利,已经完全适应并融入了中国的生活,爱上了中国文化。她说,“我跟中国的约会已经开始了很长时间。我觉得中国已经占领了我的心,我把中国作为自己的第二个老家”。

谈到她来中国留学的经历,安娜说:

我2015年读高一的时候参加了中国和俄国的教育交换项目,在新疆石河子生活了很短一段时间。我来之前对中国没有什么了解,一句中文也不会说,只能用手势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很尴尬。教我们的老师会说俄语,比较照顾我们。

安娜是一个非常努力,不服输的人。她高中时是学生会主席,名副其实的学霸。说起学习汉语,安娜说:

我就是想来这里试一下,看看这个语言结构能不能了解,能不能学会。我知道中国人用的汉字跟我国家的语言一点都不一样。我不知道拼音符合几个汉字,比如说石河子是几个汉字,我以为石河是一个字。在石河子学了一年汉语后我自己又找到奖学金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学了半年汉语。

来到呼和浩特的一所学校,这里没有汉语初级班,老师把安娜安排到了高级班。安娜说,汉语高级班的留学生都是考过HSK6级的,而且一个会说俄语的人都没有。他们说话很快,我只能用中文和他们交流。这种感觉,就像游泳的时候,刚学会闷水,教练就直接把她扔到深水区。“没办法”,安娜说,那段时间学习真是辛苦,“每次都要预习很长时间,才能听懂一点。”

“我是比较开放的人,交朋友比较快。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学习,期中考试,我成绩和他们差不多。后来就超过他们了。”在这里的汉语学习结束后,安娜回到俄罗斯继续读高中,准备考试。安娜被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录取,同时也被中国的大学录取,获得了中国政府的B类奖学金,安娜决定来上海的这所大学读本科。

俄罗斯人对孩子不娇生惯养,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安娜也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她吃饭从不挑剔,在不同的环境中努力学习适应。安娜说,

对来自俄罗斯留学生来说,在中国生活比较容易,我们比较容易学习怎么入乡随俗,怎么习惯本地人的方式。我觉得虽然我们国家吃的东西和中国的有点不一样,但是我觉得有的方面,中国的更健康。我们那里冬天很冷,要吃土豆,很多的土豆,牛肉,羊肉。总是吃意大利面,列巴,喝汤,吃面包,吃蛋糕,吃甜的东西,油炸的东西。 我现在一年没回去,我一开始特别想念俄罗斯的蛋糕,巧克力,面包,列巴,但现在觉得,我不吃这个更健康。谢谢上海改变我的饮食习惯。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中国的高校中攻读学位课程。尽管有些学位课程用英语授课,但是绝大多数课程还是汉语授课,因此专业课的学习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安娜说:

如果老师布置作业,读课文的十页。中国学生可能花一个晚上就能读半本书。 而我们这十页可能要花好长好长时间才能读完。写论文一样的,开始学习用中文写作的时候要用俄语写出结构,然后用中文一步一步写出来。比较复杂,字数比较多的还是要用俄语写,然后再把它翻译成中文,要花好长好长的时间,两倍的工作。

有的老师认为留学生不想学习,来中国就是来玩的。我认为是他们汉语能力不够,上课听不懂,觉得学习太难了,所以就放弃了。我有个朋友,他本来被上海师范大学录取了。但是他觉得中国的大学专业课全部用汉语授课太难了,听不懂,学不到什么,所以就回国了。如果他们来的时候找一些适合的课程,上课的时候觉得更有趣,会更用心听,就会慢慢习惯在中国学习。

谈到在中国这三年的留学最大的收获,安娜很自信地说,当然是汉语水平的提高啦。她现在可以用中文思考。她说:

我来到中国之后第一次发现我们可以用外语来思考,就是我们脑子里面有可能不仅是母语也有可能出现外语。以前存在的语言障碍会自动取消。因为旁边的环境都是中文的,我看的书,我们听别人说话都是中文的。你进入一个把自己和汉语不会分开的环境,慢慢你就可以用汉语思考了。

另一个重要的收获, 就是国际环境下培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安娜来到中国,第一次进入跨文化国际社会,第一次有机会,亲眼看,亲身感受不同国家人们生活的习惯习俗与传统。高校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住在留学生楼,形成一个国际社区。在这里生活的人必须学会包容和相互妥协。

安娜说:我觉得留学会打开这道通往无限世界的门。我们留学生都住在宿舍,不住在家。在这里和来自世界各个地区的留学生一起学习。我在国内的时候没有这种机会,因为我们都是同一国家的人。但是留学生的环境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我在这里了解到什么是国际社会,在这种社会当中,怎么举止,怎么做一个礼貌的人,尊重别人的习俗文化。

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就会有文化差异,也就会有误解,甚至有文化冲突。如何应对这种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这也是每个留学生必须要学会的一个技能。安娜说:

如果遇到一些文化区别,我们先要了解别人的文化特点。我们要学习怎么跟别人住在一起,这个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在家里我们无论做什么我们的家人肯定会忍一忍。就是不管我们做什么,他们都会原谅。但是你的舍友就不一样了,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她也有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性格特点。

我其实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学生没有晚上保持安静的习惯。我住的隔壁有两个留学生,他们晚上放音乐,很响,非常吵闹,他们的声音影响到我的休息和学习。我受不了,我不能接受这种态度。但是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他们的自由。他们没有公共空间概念,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我的国家,如果太吵闹我们就会叫警察。所以来这里我还是按照我习惯的方法来生活。太吵了,我就找阿姨投诉,我也有权力投诉或者是抱怨什么的。因为这个问题要解决。我一定要要保持好我自己的学习环境。如果说到冲突的事情,这就是留学生之间冲突的事情。我觉得领袖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对于一些问题要尽快解决,不能回避。

她喜欢人和人之间更亲近一点。她认识了一个中国朋友,这个中国朋友对她帮助很大。安娜开始上大一的时候,班里只有她一个国际学生,她感到和班级的中国同学很疏远。安娜说,“老师提问的时候,我站起来回答,大家看上去很惊讶的样子。有一次上课,我遇到问题,然后问旁边的人,她正坐在我旁边,她就帮助我。她对我说,我不觉得你是外国人,你是我的朋友就可以了。班级里的别的同学看到她对我对我的态度,也改变了,也开始接近我了。”

这位中国朋友在学业上给安娜很多具体的帮助,同学提供的帮助很,非常“精准”。安娜说:“她一直帮我,像帮助小孩子样的一步一步给我解释怎么写论文,有什么要求,什么特征。她如果太忙了没有时间解释,就会直接发给我她自己的论文,让我看一下中国的论文结构怎么样,格局怎么样,感受一下中国人是怎么写论文的。”

在同伴的帮助下,安娜不再感到自己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外星人”,融入了班级团体。过春节的时候这位中国朋友邀请安娜去她家一起过年。安娜体验到了一种亲密的家庭的感觉。她激动地说“所有的中国人,春节的时候都要回到自己的老家,和自己的父母兄弟们一起愉快地过年。这个团结的习惯,我们外国人要好好学习。我到中国之前,没有怎么重视团结。现在我知道,唯一的,生活中最珍贵的,是我们的家庭。”

你可能感兴趣的:(俄罗斯留学生安娜:我跟中国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