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陶勇被砍伤后对生命新的态度和见解,以及他对人性善恶的思辨和对初心的坚守。当我们一页页的翻开《目光》这本书时,其中的文字让人倍感心疼也让人肃然起敬,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陶勇医生用他二十年从医的经历,为我们汇聚了一股令人震撼的精神能量,这股能量,能把希望和光明带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我们该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生死苦难?回到梦开始的地方,陶勇医生还是一个少年,他渴望着成为一名科学家或者医生,对未来与未知充满了探索欲。拿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以后,全家人欣喜若狂的乘着绿皮小火车来到了北京。而后的生涯里,他一头扎进了医学里,从本科到博士毕业,再到医院眼科工作治病救人,几乎与物欲世界隔绝。在陶勇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嘈杂纷扰,只是日复一年、年复一年与各种疑难杂症做斗争,但是那一声凄厉的砍杀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作为医生,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历了患者的凶刀,陶勇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职业生涯或以后生活上的困苦,而是感伤自己再也不能拿起心爱的手术刀去医病救人了。人的一生当中总会经历很多坎坷,有的人经历之后就会灰心抱怨,有的人却把这种磨难打磨成了钻石,反而让挫折成就了熠熠发光的人生,能从逆境当中找寻生命的意义。经历苦难后能够浴火重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我没有必要因为他的扭曲而扭曲自己,我选择客观面对;碰伤我的石头,我没有必要对它拳打脚踢,而是要搬开它,继续前行。既然世界可以无纪律、无原则地用榴莲吻我,那我只能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它做成披萨了”。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陶勇面对生死苦难时的幽默和从容,让人心生敬意。古罗马一位哲人说:“苦难是美德的机会”。在苦难之下,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美德闪放出了夺目的光芒。

  善与恶的定义是什么?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争议,荀子坚信人性本恶,鲁迅也曾说过他向来不怕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别人。西方人很多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处处充满危险,就跟原始森林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动物,不管强大还是弱小,都会时时提防、处处警惕,以免成为别人口中的猎物。不否认这种理论有用大量案例进行佐证,以及逻辑上的正确性。但是这样的社会是我们想要的社会吗,我们觉得不是,这是动物世界而不是人类世界。陶勇遇刺的时候,有冲上去挡刀的田女士,有去夺刀的杨硕大夫,还有舍身去抢救陶勇的陈伟微护士,包括陶勇先生本人,只要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在,你说人性本恶,我是不信的。陶勇医生遭到了如此大的厄运,对人性善恶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我和陶勇医生的观点一样:我们需要的善是有智慧的善,而不是毫无防备的善;我们需要的善是有刻度的善,而不是毫无底线的善。陶勇医生在这次事件中是不幸的,但他选择了善,然后他看到幸运的那一面。他不去感叹命运的不公,也没有一直纠结那个自己救治的病人为何对他起杀心,而是思考如何能避免类似悲剧再次上演,如何在医治的过程中加入更多人性的关怀,如何继续把自己二十年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传递下去,如何帮助更多的医生和患者。

  对生命充满热爱,带着少年气奔赴下一个山海。医生本是一份普通的职业,被患者注入太多的期许后变得不再普通。在行医过程中,陶勇帮助了很多的患者:小岳岳、天赐和天赐爸爸、王阿婆、孙兴豪、唐山姑娘等,带给他们希望和光明。陶勇医生因为对医学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做到了医生的最高境界,无愧于心,无愧于身上的白大褂。陶勇医生提出盲童与抑郁症患者互相治愈的解决方案让人耳目一新,可行性极强。医院是见证最多人间真情的地方,也是看遍世间冷暖的地方。医院应该是身体与心理上的疗愈圣地,而不是医患关系的修罗场。我们所理解的生活的意义本不在于索取,而在于付出,将自我的小爱放大成大爱,用大爱去实现自己短暂人生的价值,便不枉此生。如果一个人心态积极,那么会产生很多有益的抵抗力去对抗身体疾病与生活压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充满热爱的心去迎接每一天。陶勇的挚友李润说:“陶勇太坚定了,像一颗参天大树,根扎的很深,外界的风吹雨打根本动不了他分毫”。这是热爱的力量,他用热爱与少年气滋养着自己的内心,把巨大的不幸转变成更大的能量回馈给他热爱着的世界。好奇心、简单的快乐、遵循内心,造就了陶勇的那份少年气,即使四十不惑,他依然觉得自己很年轻,依然对生命充满着热爱,依然坚守着内心的善良。我们经常会思考,现在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现在的样子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如果不是,那一定是一不小心丢掉了那份少年气吧。

  时光如逆旅,我们亦是行人。从医是一场修行,漫长又艰辛,人生何尝又不是如此?陶勇把他的胸襟和纯良变换成了文字,治愈着《目光》的读者,治愈着医学路上的学生,治愈着这个世界。现实没有那么理想,也没那么低劣,让我们通过阅读的力量永葆自己的善念,一起探索人性的光辉。

你可能感兴趣的:(《目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