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召南·采蘩》:示范带头作用

《诗经·召南·采蘩》:示范带头作用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礼记·祭礼》中记载了以下传统:

“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积,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奉种浴于川;桑于公桑,风戾以食之。岁既殚矣,世妇卒蚕,奉茧以示于君,遂献茧于夫人。夫人曰:“此所以为君服与?”遂副袆而受之,因少牢以礼之。古之献茧者,其率用此与!及良日,夫人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使缫;遂朱绿之,玄黄之,以为黼黻文章。服既成,君服以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

这段话描绘的是古天子诸侯公桑、蚕室的运营场景。那时候,不拘诸侯还是天子,都有重视农桑的传统,各自依照规制建设有公桑、蚕室,并且依照相应的时令启用公桑、蚕室,并献茧于夫人,由夫人主持“君服”之礼,进而着缫丝所成之服以祀先王先公。

意思是说,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先王先公时所着之服,虽未必是亲自养蚕、缫丝而成,却一定是经由他们的主持在公桑、蚕室上劳作的结果。

《诗经·召南·采蘩》中的“蘩”,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白蒿。生在水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如果《采蘩》中所采之“蘩”是用来祭祀的话,貌似用量有点大了。诗中讲“于沼于沚”、“于涧之中”,可以说是极尽搜罗之能,“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仆妇几乎全员参与其中,不分昼夜为之。既然是用作祭祀,无外乎吃穿用度。今天仍然有初春吃“白蒿”的传统,问题是公室之人得有多能吃呀!如果是用度的话,献祭给先王先公的所采之蘩估计得堆出若干个草垛来。

唯有把《礼记·祭义》中关于公桑、蚕室的记载联系在一起,这个问题才算勉强有解。如果这个“所采之蘩”与公室的蚕桑有关呢?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在哪里采蘩呢?在水泽旁的沙洲畔。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所采之蘩何用呢?用以公侯之事。

用以公侯什么事呢?诗中没有进一步交代。所采之蘩与《礼记·祭义》中的蚕桑之间,也找不到靠谱的联系。从今天的生物学角度看过去,蚕除了食用桑叶之外,还有十几种可以吃的植物。今天的北方地区,也有用蒿柳养蚕的做法。《诗经·召南·采蘩》中所采之蘩与“蚕桑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只能靠读者自己脑补了。

还有一条隐隐然存在的线索:《诗经·周南》以《关雎》开篇,次写《葛覃》——与葛衣制作有关。到了《诗经·召南》以《鹊巢》开篇,同样讲的是修成正果的爱情,次篇《采蘩》是不是应该也和蚕桑营服有关?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史,本质上是一部农桑史,天子也好,诸侯也罢,终归是带领人民吃饱穿暖,实现共同富裕的。由夫人出面,带头关注一下蚕桑之事,做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表率,应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什么地方采白蘩,沼泽旁边沙洲岸。采来白蘩做何用?公侯之家蚕宝畔。

什么地方采白蘩,不辞辛劳在清涧。采来白蘩做何用?公侯之宫好育蚕。

夫人仆妇人头攒,朝夕奔忙公桑园。祁祁如云勿忙乱,不成正果誓不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召南·采蘩》:示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