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版图》读后感

         上周读完了美国杰出社会心理学大师理查德·尼斯贝特的《逻辑思维》,这周一鼓作气接着读完了他的《思维版图》。

         西方人和东方人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事实,不论是与美国人相处,还是接触西方的电影、书籍,我也能体会到理念、做事方式上的区别,然而为什么有差异,却从来没有思考过,估计思考了也想不出所以然。读完《思维版图》,让我对东西方人认知方式的不同有了深入的了解。

        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方人,几千年来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始终在探索生存之道,考虑问题注重整体,道家更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喜欢研究对立、矛盾、变化和循环。儒家和道家都遵循的是“整体主义”、“和谐”,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反对“抽象思想”。所以东方人考虑问题时,重视情境因素,常常用辩证的思维去解释一件事请,认为世界是变化的,没有永远的对与错。在科学方面,更注重实践和应用,不擅长科学理论和调研,比如古代人观察彗星只是用来预测大事,而一旦发现了彗星是有规律的,就觉得没有用了,却不再进一步研究。

       西方人具有非常强的个人意识,认为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自我认同感很强,自我认同感又产生出强烈的个人驱动,因此,西方人追求自由和个性,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世界的本质的思索远超同时代的人。西方人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喜欢对事物不存在的属性做假想性的解释,对物体进行归类,探讨同一类型事物的规律,并用规律去探索未知的物体。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人这么喜欢逻辑了,例如我们所熟悉的《金字塔理论》、《逻辑思维》,都是在教大家如何有逻辑的去思考、去论证、去归纳。

        读者在书的最后,也指出两种思维模式各有其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经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西方人都在互相学习彼此的长处。西方人认识到了整体的重要性,知道了多关注情境因素,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基本归隐谬误的产生,东方人也意识到了逻辑是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在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读完这本书,让我理解到了人类生活方式对文化和认知方式的重大影响,也让我这个纯理科生再一次感受到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伟大之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版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