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成因》

本周主要进行了风的成因一课的教学,通过之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知道:加热能是空气膨胀,膨胀的空气能够往上升,但是还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实验的现象和原理。本课主要是通过模拟风的成因让学生对大自然界中的风的形成有一定的认识。

导入时,借用了猜谜语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引申到“风的成因”。关于风,孩子们肯定有一部分的认识,绝大多数的小朋友在生活中有一些“制造风”的经验,而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制造风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制造风的方法从而问他们大自然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大部分的学生都不能够答到风的成因是什么,这个时候我就借助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让学生去认识风的成因是什么。通过对上一节课知识的复习,绝大多数的小朋友都能够知道热空气要往上升,但是并不知道冷空气是怎么流动的。这个时候,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流动上面,空气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怎么样才能知道空气有没有流动呢?绝大部分小朋友都不能理解这个问题,因此在第二班上课的时候,我就换了一种问法:那你走在外面,是怎么样知道有没有风的呢?这个时候,学生就能知道要借助其他物品,再出示炊烟袅袅的图片,这个时候学会初步判断空气的流动方向。然后再出示今天的实验盒,进行实验操作的模拟。在提醒他们纪律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们要悄悄的,说话时也有空气的流动,会影响最后的实验结果。绝大部分的小朋友就能够按要求进行实验,但是,在总结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能够理解,说出来比较难。

这一节课,上的比较轻松,理解起来也不太难。但是呢,总感觉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演示我也试过,但是大部分学生通过实验,还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因此,我觉得不仅仅是需要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其原理,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