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了婚的女人,不会做饭还能要吗?


《奇葩说》请来了“铁岭石油公主”张踩玲,“不打针不吃药,坐这儿就是跟你唠。”这位有儿有女的“石油公主”,凭借唠嗑横空出道,这和温婉优雅的中国传统女性角色定位,差的岂止千里万里啊?

不管别人怎样看,反正我最喜欢她吐槽大胖媳妇儿、吐槽外国婆婆的那些段子,归根结底,喜欢她那种“混不吝”的快乐主妇样子。

——不一定是老娘最美,但是一定是家里最可爱的那个存在,总是很欢腾,很达观,总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正向的情绪价值,并且自己也乐在其中。

这才是现代媳妇儿的努力方向,而非一结婚就奔着厨房去,就奔着贤惠去,然后在背地里幽幽怨怨,纠结委屈。

张踩玲已经很嚣张的告诉你来,结了婚的女人,有比做饭更重要的事儿呢。

越来越多的妻子不会做饭

“上得厅堂、入得厨房”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心中好妻子的标准。以前,一提谁家媳妇儿不会做饭,那简直就是不能要的意思,日子过不下去啊。

可现在不是。

比如,小娜就是个不喜欢做饭的家庭主妇,勉强做出了的味道也不咋样。一直到结婚生了小孩之后,也仅仅是学会了蒸米饭、煎牛排这样的基础款。

不过,她本人并不以为意。做饭嘛,不就是家庭分工的一种吗?我不会做饭,我可以做别的,收拾屋、洗衣服、照顾孩子和老人,哪一件都重要,都需要耗费精力去完成,都是对家庭做贡献。

至于婆婆和亲妈的唠叨,她也不以为意,甚至把很会做饭的她们,作为自己人生的反面教材。

小娜的婆婆,身体比较柔弱,但自诩是贤妻良母,总是说:“当年我为了照顾这个家,十年没去过百货大楼,十五年没进过公园大门!”结果,婆婆得了严重的更年期,40多岁就办理了病退。到现在,说起自己的付出,就委屈的泪水涟涟,总是让家人感到歉疚。

小娜的娘家妈妈,身体倒是强健,坚信人的价值体现在劳动上,总是一刻不闲地忙碌着。但是,她因为自己的付出,理所当然地认为拥有对老公孩子的控制权,一切行动都要听她指挥。家变成了专制牢笼,哪有温馨可言。

这两种模式,小娜都不喜欢。相比于做饭,她更看重的是家庭中,夫妻责任共担带来的平衡和和谐。

现代家庭的分工早就在悄悄改变

现在的时代对于女性来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纠结的时代。女性进入职场,双薪家庭成为社会上的趋势,媳妇儿是否会做饭,已经变得不是很重要了,因为她们不只是“家务管理者”,也开始扮演“经济来源者”,为家庭的经济收入和长远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都说,一个女人能左右一个家庭的三代,她能够决定父母晚年的幸福,能左右儿女的童年快乐,也会影响隔代人的未来。

那么,她们凭的是什么?

就是文化底蕴、思想认知、学习接受能力和行动力。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说的都是卓越女性的影响力。张踩玲不也说了吗:“想让孩子浸泡在逻辑、智慧、辩论的羊水里”“当了妈妈也要追求自我”。

吃饱穿暖也不再是排序最靠前的事情了。哪怕仅仅是带孩子这一项,也是一项难度颇高的综合考验。做妈妈的除了要关注孩子身体健康之外,还要全方位紧盯孩子的养成教育、知识的获得、价值观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形成。你以为会做饭就算是合格的宝妈了吗?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就发现,人群中人格健康的比例不足三千分之一。而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其中,其中父母的心态,特别是妈妈的个人心态至关重要。

所以说,每一个陪写作业的老母亲,不得都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啊。那么,媳妇儿都这么拼了,爸爸们做做饭,还有啥可抱怨的,那起码也算是对老婆的体贴,对家庭应有的贡献吧。

比做饭更重要的是情绪

好的情绪千金难买。

如果一个主妇,每天情绪波动巨大,不是朝着家人大喊大叫,就是自己哭哭啼啼,哪怕她干再多的活,也不能给家人带来幸福和安宁。

你说,家是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庇护。可有的人,一生都在逃离亲人套在自己身上的沉重枷锁。

“悦己者方能度人”,只有摈弃付出型人格,活出自我,才是成年女性应有的自觉。

如果可以,就做《奇葩说》里的傅首尔、张彩玲那样的快乐主妇吧!

每天把积极的愉悦情绪传递给家人,尽最大努力为家人提供良好的情绪价值。和老公携手共进,责任共担,既不要过度的单向付出,又不放弃自己的责任。用稳定良好的情绪,为孩子打造一个参与度、自由度更高的世界。

就像不会做饭的小娜,因为始终保持自身独立和开朗,也收到了正向的情绪回馈。不管是婆家、娘家,只要有她,就是一片欢声笑语,她成了几个家庭的共同团宠。

那么,问题来了,张踩玲会不会做饭呢?会吗?不会吗?有人关心吗?

会做,就是家人的福气,不会,那就别的家庭成员来做。

两会期间,央视《两会你我他》《相对论》等节目邀请张踩玲谈视频创业与中西文化交流。你看这家庭妇女当的,多高大上啊。

愿你也和她们一样,在家庭中,拥有强大的能量和稳定的情绪阀值,不断发现自我生命的存在感和满足感。

因为,这,才是这快节奏生活中,对家人最大的关爱和贡献。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了婚的女人,不会做饭还能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