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本书的诞生记

文/敬亭山

现在,想印一本书很简单,简单到只需要有一台打印机。

可在30—40年以前,如果有人对你说,每一本书都是很多人辛苦的结晶,你一定不要觉得他是在夸张,因为这是事实,我——见证过。

小时候,妈妈在印刷厂工作,我们经常去车间帮忙或者玩,那时印一本书需要很多道工序。

首先,出版社的人把样稿送来,先有人审核,内容是否过关,是否有错别字,核对无误以后交到检字车间。这里的工人们会根据文章(手写稿或者打字稿)选出相应的字模(像别的模具一样,极小的,顶端带字),送到铸字车间。

铸字工人把铅块放在一个大锅里熬成铅水,那时的防护措施很简单,就是带着棉口罩和棉手套,还有简易的防护眼镜(后来有很多工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铅中毒),工人们把铅水倒入字模,铸成0.5*0.5厘米或0.5*0.8厘米的铅字(你一定奇怪,为什么不把字铸好,再按照拼音去检字呢?汉字的同音有多少,你去看看新华字典,如果那样检字真的和大海捞针一样了,因此一般都是根据书本,现用现铸)。虽然父母说铅有毒,可我们还是经常会捡一些废弃的铅字当玩具,因为它可以替代稀有的粉笔,在地上画画,多了还可以当积木玩。

字铸好以后,再由排字车间的工人,将一个个铸好的小铅字,按书上的内容,一页一页地在机器的印盘上排版出来,然后送至校对车间由工人进行第一次校对。

校对合格以后就送到印刷车间,由工人在圆盘机或者对开机上进行印刷,一般是印在4开或者8开的大纸上,一张纸上印有很多页的内容,按要求印够份数(一般会多印一些,以免有瑕疵的可以替换),印完一面,再换印盘在纸的背面印另一面,两面都印好就摞在一起,送到装订车间(一般会先印出一本样书再校对一次,准确无误在进行大批量的印刷)。

装订车间的工人会按照要求,先把纸用刮板(竹制的或者塑料制的,两头圆的宽尺子),按要求对折多次,折成16开,或32开的书页,再把折好折整齐的书页按顺序(顺序一定不能乱)码成一摞一摞的,等一本书的页数全部折好,就按顺序码在一个大台子的四周,工人们逆时针方向,从后往前拿一圈拿齐墩好,一本书就大致成型了,再经过切割机切去边角,送至线装机进行装订,最后刷上浆糊贴上封皮(胶印的书就省了线装的过程,可是不结实),一本带着油墨香味的书就算印好了。

工人们把书一本本摞整齐,每20本上下用牛皮纸垫着捆好,集中放在库房等着出版社的人拉走。

妈妈最初在装订车间,记得到了假期会特别忙,因为要印各种教科书。于是每个假期,我们兄妹三个和爸爸都要帮妈妈干活(车间里帮忙的孩子很多),折页子、码页子、摞书……那些叔叔阿姨经常夸我人小干活利索,心里别提多美了,也不知道累了,干的更欢实了。记得那时用刮板折好1000张大纸,才能挣两三毛钱,为了这两三毛钱,我们兄妹拼命地挥动着胳膊,一点也不敢喊累(妈妈会不时的奖励我们一个冰棍或者玉米棒),因为妈妈干的活更累。

我们多帮干妈妈一些,下个月妈妈的工资会多几块钱,甚至十几块钱。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多吃一两顿肉菜,多几毛的零花钱。

后来妈妈当去了印刷车间,开的是圆盘机。圆盘机是把铅字版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在铅字上刷好油墨,这也是技术活,墨刷多了会阴,少了不清楚。一般都是印8开的大纸,妈妈要迅速把纸放在机子上抹平,手抽出来,一个圆盘压下来,字就印上去了,还要及时取下来,放再放一张新纸,放、抹、取的速度要非常娴熟才行。

妈妈的手腕上至今还有一道疤痕,就是那时在圆盘机上出事故留下的,再后来姐姐生了孩子,妈妈就提前退休了,慢慢地这种老式的印刷技术被淘汰了,工厂也倒闭了,那栋楼还在,可再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了。

那时我们会拿一些边角料回家当本子用,路上遇见熟人就会抽走一些,胳膊经常会被纸划伤,你感受过那种痛吗?伤口很细很细,却火烧火燎地痛……

注:让我再次捧起一本线装本的老书,嗅着墨香慢慢回味吧……周围的一切都发展的太快,以至于人们渐渐地遗忘过去,就让我用浅薄的笔力去试着记录那些曾经的往事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一本书的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