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四十四章 世之所乱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四十四章 世之所乱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列举了君主五种相互矛盾的举行,并告诉我们如此之为国必不治强。韩非子所举五为从本质上来说是矛盾对立面,根本不可能相容,如第一种“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明知争战就是要杀敌立功受赏,却还要崇尚仁爱慈惠,这是不相容之事,是不可共立存在的。

我们常用“汉贼不两立”来比喻势不两立,不共戴天。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同日本侵略者就是“汉贼不两立”,是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殊死斗争。只有汉奸汪伪政府才会做不相容却可两立的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说:“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韩非子所言“不相容之事,不两立”就象太极图一样,阴阳黑白两鱼可以对立共存一体,但永远不能相容,否则就是浑沌一体,而“浑沌”是中国古代思想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显然,治国就是要黑白分明有序和谐,而不是浑沌一体。

君主作为一国之主,为什么会有如此矛盾的心理呢,比如“拔城者受爵禄,而信廉爱之说。”既想攻城略地,却又信奉兼爱的学说。用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对待同一件事,显然是不成立的,你既想通过战争开疆扩土建立不世功业,却还要信奉兼爱的学说,这怎么能行呢?从本质上来说战争是暴力,与仁爱相背,两者是不可调的矛盾对立体。这有点像人格分裂,一个身体里住着两个灵魂,一个是崇尚武力,一个信奉兼爱。如果将两个灵魂分开各放在一个身体里,那每一个都是英杰,但很可惜,两个相对的灵魂却在一个身体里,这就是悲剧。

韩非子所列的第一、二、三条是君主矛盾心理的表现,而第四条“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与第五条“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是君主治理政策与理念的矛盾表现。第四条是那个时代的精准写照,国家的富强依靠农业,国家的安全依靠的是士兵,但君主却将本该属于农耕者与将士的荣誉“受事显荣”给了文学之士,而这种文学之士坚持的却是乡规俗论,并不是正统思想。

对于第五点,韩非子重点说明“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意思是:国家太平的时候收养儒生和游侠,危难来临的时候要用披坚执锐的士兵。国家给予利益的人并不是国家所要用的人,而国家所要用的人又得不到任何好处。这就是问题的严重性,护国将士不如儒侠,这是多么的讽刺,也是多么的现实,这与当下的我们与社会是多么的相像“戏子当道,英雄落泪”,过多的“明星与网红”占据了太多的媒体,也获得了太多的社会财富,而对普通百姓与英雄过分忽视,而我们忽视的恰恰是国家的基础与力量核心。

如长此以往,后果就是“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于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意思是:结果从事耕战的人荒废了自己的事业,而游侠和儒生却—天天多了起来,这就是社会陷于混乱的原因所在。从事耕战的人越来越少,社会财富就会越来越少,至少粮食会越来越少,如此下去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会崩塌,社会就会开始混乱。

【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于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我们要时刻抓紧事物发展的核心力量,而不是旁枝末节。国家强盛,需要的是国士英雄,而不是戏子网红。我们要把握好社会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让国士英雄成为媒体的信息主体,国歌时刻在提醒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四十四章 世之所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