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书摘

哲者观点:人可以改变、世界极其简单、人人能获得幸福

第一章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三大巨头之一。

其他心理学派强调“原因论”,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目的论”。“原因论”认为,现在及未来由过去决定 。“目的论”认为,过去并不重要,决定未来的是现在。对待问题,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我们产生的情绪、做出的行为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

(我的想法:过去很重要,正是过去的各种经历使“我”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但是面对问题时,“目的论”更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目的论让我们相信决定未来的是现在而不是过去,而现在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现在来让未来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例如,

人们陷入情绪中不是因为他的过去使他产生了情绪,而是现在的他有一个“不做事”的目的,因而产生了情绪,情绪是达成这个目的的方法。那为什么有这个目的呢?

个人由于产生了情绪,所以他做不了事。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例子思考:我这半年的情绪状态。我在卡宾专卖店的购物经历。

青年举例自己想变成他朋友Y那样优秀。无法接纳自己,所以想变成他人。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的论思考当下的目的,这个目的于己而言是善的(有好处)。

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性格一般难以改变,但看待问题的方式是可以改变的。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人们最初时候可能选择不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如受到家庭、国籍的影响),但是一旦人们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就需要为此负责。但为什么很多人意识到却无法改变呢,因为他们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我们很熟悉当下的生活方式,就算遇到问题,我们也能凭借过去的经验应付过去,于我们而言它是确定的;新的生活方式是未知的,我们既不知道未来会面对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应付新的问题。难以预测会使人产生不安感。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我们时常选择后者。归根到底,我们缺乏改变的勇气。

“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观点:

一、“目的论”认为,过去并不重要,决定未来的是现在。对待问题,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我们产生的情绪、做出的行为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

二、人是可以改变的。虽然人们的性格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是人们能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看待问题的方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然而,变化会使未来变得未知、而未知会使人产生不安感,人们害怕“不安感”,因此宁愿忍受不变带来的“不满”,也不愿去改变。人们内心认为不变是“善”,“不变”成为了心中的目的,于是人们产生一系列的情绪或者找一堆理由去保持现状,以求达到“不变”的这个目的。归根到底,人们是缺乏改变的勇气。

第二章 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自卑(自卑感与自卑情结)

青年感觉自己满身是缺点、一无是处,别人肯定不会喜欢与自己交往。智者道出他这样想的原因:不希望自己在人际关系中被轻视、被讨厌,害怕被拒绝,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所以青年用“自我厌弃”的方式来逃避人际交往,以达到“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的目的。

(我很少融入朋友们的聊天,因为我怕我的观点被轻视,害怕别人看穿我是一个毫无积累、毫无观点的人,而且我也害怕被反驳。为了保持我在别人眼里的“优秀”形象(目的),为了使自身感到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我很少主动发言或者融入大家的话题。以前我意识不到这个心思,还给自己找借口不去关注大家都关心的话题——经济、时事、体育。)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自卑感是个人自我价值的判断,它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

(我自卑的原因是?看到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优秀,感觉自身在该方面无法达到他人水平,于是内心产生不安、焦虑的感觉。看到优秀的人就感到自卑,内心无法忍受不安和焦虑的情绪,越是想逃离优秀的人。不是想我需要如何努力才能达到他的水平,而是想不付出努力就达到别人的水平,并享受他在人群中的地位,当发现这目标短期内实现不了,或者暂时找不到实现目标的途径,我就变得难受。我很难接受自己的无能,所以我远离这些优秀的人,我逃避这些情绪。我感觉自卑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看不到自己变成他人般优秀的可能和实现途径。自卑源于自身的无能,源于没有勇气去追求变得优秀的机会。)

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不是坏事。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自卑情结”才是我们需要纠正的。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长得矮而追不到女生”之类的想法。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会把追女生失败的原因归咎为身高,陷入“如果我长的更高,那就肯定可以追到女生”的思维里,进而放弃其他努力,自怨自艾上天的不公。

拥有自卑感即感觉当前自身有所欠缺,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但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拿刚才的例子来讲,就会产生“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并且还会进一步通过“如果有高学历自己也很容易成功”之类的话来暗示自己的能力。意思就是“现在只不过是被学历低这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

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只要自己不断进步即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他人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中的自己”比较。

(遇到优秀的人,不是一定要达到他的水平,而是从他身上看到自身可完善的方向以及可达到的程度,完善“理想中的自己”,然后自己努力往“理想中的自己”靠拢)

竞争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追求优越性”是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工作与竞赛中存在竞争,但不要在人生赛道上与人竞争,人生赛道上,我们需要超越的永远只有自己)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

竞争中势必存在胜者和败者,假设我们对周围的人都抱有“竞争”意识,那必然会在心中为自己与对方打分,直至分出胜负。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

抱有“竞争”意识,就会把周围的人都看成竞争对手,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把他人和世界看成是“敌人”。就算竞争胜利,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实际上,别人没我想象中在意我。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与生活,没有太多时间关注你过得比他好或差。是我把他们“拉上”了竞争的“擂台”,并要求在“擂台”上分输赢,其实,“擂台”本就不存在。

就算我在“擂台”上赢了,我能获得什么?我没有获得金钱,也没有获得对方的尊重,我也解决不了“明天如何向老板汇报”或者“明天吃什么”的问题。我得到的只是短暂的内心暗喜,过后我仍将面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一切都没有改变。

权力之争

别人会因为我的观点是错误的而看不起自己吗?

我会这样对待别人吗?不会。因为人是多面的,一个观点的错误不能代表什么。一个人一方面存在欠缺,不代表这个人就是失败者,他可能在另一方面有着闪光点。其实,我更欣赏能当众发表观点的人(不管对方观点是否与我一致)。当众发言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及一定的思辨力,这已是一个人的闪光点。

本质上我还是十分在意别人的观点,从外在寻找自身的价值。为什么我会这样呢?

我通过他人的肯定感受自身的价值;通过不断与他人比较感受自身的价值,当自己过得比别人好时,我感受到自身是有价值的,当过得比别人差时,就觉得自身无价值。

“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对方是想讨论问题,使观点越辩越明,还是陷入了情绪,只想迫使我接受他的观点。

假若对方挑起了“权力之争”,就算己方在讨论中胜利,“权力之争”也不会结束,败下阵的一方将进入到下一个阶段——“报复”。

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

受到挑衅后,我们不是要“忍受”怒气,而是要采取“发怒”之外的其他方式沟通,要相信语言和逻辑的力量。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一旦这样想,辩论的焦点便会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这就是完完全全的权力之争吧?

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

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选择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人生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有些人为了逃避职场的人际关系,会给自己寻找多种不适合当前工作的理由。

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三、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