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赞扬一个人的时候说:“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顾随在赞扬李商隐的《锦瑟》时,也不吝赞美之词:
锦瑟,不但是李义山的代表作,简直可以称为绝唱,以后没有见过这样好的诗。
若令举一首诗为中国诗之代表,可举义山《锦瑟》。
不了解此诗,则上不了解诗三百,下也不会了解以后的诗。《顾随讲唐宋诗》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在这里先重温一下这首诗,《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认识李商隐,梦的朦胧美
关于《锦瑟》,顾随的解读很有特点,他认为“义山《锦瑟可谓绝响之作》”。何谓绝响呢?顾随解释说:
所谓绝响,其好处即在于能在日常生活上,加上梦的朦胧美。《顾随讲唐宋诗》
他认为,关于一个诗人的“day-dreamer”,并非无意识的梦游,而是有些意识。诗人之梦,是整个的意识,是切实的,不是幻梦。
诗人将日常生活加上梦的美,是诗人的天职。好诗,皆有梦的色彩。
日常生活是平凡,诗人作诗时加上梦的朦胧美。读者感受到这种美,从美的外表还原到平凡,就能够认识李商隐了。顾随还作了一个公式:
义山↔ 平凡↔美←读者
顾随用梦的朦胧美,来诠释李商隐的这首《锦瑟》。
二、《锦瑟》乃悼亡诗?
关于《锦瑟》是否为悼亡诗,历来众说纷纭。顾随也没有下这个结论。但是他认为看做悼亡诗“亦可”。
从悼亡诗的角度来解析,则前两句回忆从前: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颔联(三、四句),上联写以前:庄生晓梦迷蝴蝶,下联写如今:望帝春心托杜鹃。
颈联,都是写之前: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珠泪很美的词,在月光之下更美。
沧海月明,似乎沉入了梦中。所以后面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又说:只是当时已惘然。梦的朦胧之美,即在“惘然”二字。
顾随说,惘然,并不是兴奋,也不是刺激,不是悲哀,也不是欣喜,而是将日常生活加上一层梦的朦胧之美。
李商隐对于日常生活,懂得欣赏和表现。诗人在惘然中,谈不到欣喜或者悲哀。悼亡,不是痛苦、失眠、吐血,只是惘然。且不仅是作诗的时候感觉惘然,而是在当时已经惘然。
三、与西方唯美派的不同
顾随说过,李商隐和杜牧都是唯美派诗人。
与西方唯美派的相同点,是为艺术而艺术,创作出美的东西。
与西方诗人的唯美的不同是,西方唯美派不满意于日常生活,抛开平凡而另造。而李义山只是根据日常生活创作,平凡的内容经过他的笔,便披上美丽的外衣(梦的朦胧美)。
顾随称之为“乔装”,为了好听一些,又称之为:升华。
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二句,顾随说反映了男女二性的美满生活。这种美满的生活,并非固定。草屋一间与高门朱户一样,只有二人和谐就好。李商隐是寒士,生活亦是粗茶淡饭而已。只是李商隐在诗中将平凡生活美化了。
所以说,李商隐是更近于人情、贴近平凡生活的唯美诗人。
四、钱钟书看《锦瑟》
关于《锦瑟》,历来有不同看法。
大多人认为这是一首情诗。回忆爱情也好、悼亡爱人也好,都是写的情感。也有人说,李商隐感身世之阅历,追溯平生而作;亦有人认为,李商隐感国祚兴衰而作。
钱钟书先生看法比较特殊 :
窃采其旨而疏通之。自题其诗,开宗明义,略同编集之自序。拈锦瑟发兴,犹杜甫《西阁》第一首。“朱绂犹纱帽 ,新诗近玉琴 ”,锦瑟玉琴,殊堪连类。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钱钟书认为,锦瑟放在李商隐的诗集卷首,其实相当于一篇自序。 李商隐用《锦瑟》评价自己的“诗”,锦瑟玉琴,都是用来代指“诗作”,所以放在了《义山集》的卷首:
首二句言华年已逝,篇什犹留,毕世心力,平生欢戚,清和适怨 ,开卷历历。钱钟书《冯注玉溪生诗集诠评》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颔联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感情“:
此一联言作诗之法也。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拟象,如飞蝶征庄生之逸兴,啼鹃见望帝之沉哀,均义归比兴,无取直白。举事宣心,故“托”;旨隐词娩,故易“迷”。此即十八世纪以还,法国德国心理学常语所谓“形象思维”。《冯注玉溪生诗集诠评》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钱先生说,珠泪、玉烟都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李商隐抽象的诗品:
盖喻己诗虽琢炼精莹,而真情流露,生气蓬勃,异于凋绘夺情、工巧伤气之作。若后世所谓“昆体” ,非不珠光玉色,而泪枯烟灭矣!珠泪玉烟亦正以“形象”体示抽象之诗品也。钱钟书《冯注玉溪生诗集诠评》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诗人回味诗中所写的感受。
结束语
顾随评价李商隐,说其是唯美派诗人。善于表现平凡生活的美。方法是,给日常生活,加上一层美丽的外衣,这层外衣就是梦的朦胧美。
另外,顾随还提到,李商隐的诗好,虽然也是表现人生,但是只限于自己有关的生活中,所以他没有成为老杜那样伟大的诗人。
义山更喜欢美,不像老杜能写痛苦。老杜能担荷,敢写伤痛,所以杜诗更有力量。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