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是引导人向善,对于“公”和“私”有着明确的界定,并一直提倡和鼓励“无我”的精神,弱化小我,而强调与大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大道。这与西方社会对人所应有的处事态度有着很大的不同。
道德经:自私的行为看似是获取实则是一种失去。
在生活面前,我们总希望世界施于我们善良和温暖,我们感受到世界对我们的爱,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存在于潜意识之中的感受。
正因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总是在索取,一旦生活没有满足这种期待时,就会产生极其负面的情绪,用沮丧和失望去面对眼前的世界。
其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们首先不应该期待世界给自己带来温暖,而应当反思,想一下自己有没有用善良去对待这个世界。
古人常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让我们从内在反思修正自己,用正确的状态去面对世界。
如果一个人真正存在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带着善良去面对生活的时候,他面前呈现的才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菜根谭》有一句话叫: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意思就是说:心中光明磊落,即使在黑暗的地方,也如同在晴朗的天空下一样;心中邪恶不正,即使在青天白日下,也像有恶鬼一样。
心中光明磊落和邪恶不正的人,所看见的完全是不同的世界,所以我们不能只盯着外界给自己带来的东西,只要在内心呈现真诚与善良之后,自然能在这个世界获取温暖。
王阳明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个事情:
在明武宗时期,宁王朱宸濠叛乱,宦官张忠和朱泰想坐收渔翁之利,就鼓动武宗御驾亲征。
但是当他们还没到前线的时候,前线就传来王阳明已经平反朱宸濠的消息,这让两人的阴谋未得逞,于是他们便把这份怨恨记在王阳明头上,并伺机谋求报复。
他们首先在随行军中散布谣言,诽谤王阳明,并且鼓动所有军士肆意谩骂王阳明以及他的士兵,王阳明知道之后不仅没有生气,而且丝毫不为所动,甚至以礼相待。
比如说他派遣自己的手下通告民众,让他们移居乡下,以免殃及无辜,接着又犒赏随驾亲征的北军,每当军中有人伤亡时,王阳明都前去慰问,并给予资金救济。
王阳明又告诫自己的兵士,说北军远离家乡,生活艰苦,我们应该尽地主之谊。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北军把王阳明的这种行为看在眼里,心中颇为感动。
后来冬至将到的时候,按照当地的习俗,这个时候需要人们祭奠亡灵,每家都要到坟上亲手为死去的亲人焚送寒衣,于是在那一年冬至时,王阳明就让城中百姓举行祭奠仪式。
因为军队中有许多人都是常年南征北战,有的在灾难中死去亲人,有的和亲人相隔甚远,于是这一天百姓祭奠亡魂的人特别多,成片的哭声充斥着整个城池,而随行的北军也触景生情,不免潸然泪下,甚至都开始想念家乡,流着泪要求返乡。
标准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只有首先保证自己处在温和善良的状态上,才能用这份正向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收获更多。
如果在自己没有修养出良好品德的基础上,而一味以自私去获取,那么你不仅得不到你所要求的期望,反而会徒增更多痛苦。
《道德经》有一句话叫: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生存。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就是圣人谦虚谦让,退身于别人后面反而能得到众人爱戴与拥护,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反而能够保全自身,正是因为他不自私,所以反而能保全自己。
这样的状态其实也符合了“道”的存在法则,道存在于天地间,生成万物却没有自恃功高。
就像水一样,时时刻刻都在默默灌溉养育着天地万物,却没有表现出尊贵,更没有奢求回报,好似是一种高深莫测的状态,离我们很远又离我们很近。
也正是他的这一番无私之爱,才成就了它本身特定的伟大,伟大到我们的生活不可缺少水的存在。
所以世人常说,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上善若水”。
一个人如果不将自己局限在狭小自私的位置上,才能获取的更多,自私的人看似是获取,实则是一种失去。
就像在生活中许多自私自利,爱贪小利的人,看似能得到一丝小利,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贪图眼前小的得失,而失去了许多成大事的机会,也失去了别人永久的信任,所以这也是极其得不偿失的一种行为。
如果此时把眼界放得高一些,心胸放得宽一些,为自己的生命修养出一份厚重感,才能种得今生善果,恩泽后代无量。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很多人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并且相信人的天性就是善良的。这句话源自于孟子的“性善论”,也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
然而,事实真得如此吗?如果你读完了理查德的《自私的基因》,你就会发现一个完全颠覆的观点:人们生来是自私的,这才是人性的真相。
《自私的基因》自出版后,就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讨论,该书出版后,全球销量超过100万册,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引起巨大轰动,“自私的基因”也成了英语中的一个固定词组。
在该书中,作者道金斯将社会学说中的主要论题逐一做了详细介绍,如利他和利己行为的概念、遗传学上的自私的定义、亲族学说(包括亲子关系和群居昆虫的进化)、性比率学说、相互利他主义、欺骗行为和性差别的自然选择等。
很多人听到这会觉得这本书难道只是要传导给我们人类丑陋本性的话题吗?那未免太让人失望和消极了。恰恰相反,作者在叙述了人性自私的事实后想让我们了解真正睿智的人,真正懂得生存之道的人恰恰是懂得克服自私本性的人,况且,尤其是人类是有绝对能力克服自私天性的,因为我们拥有“觅母”——能够开化我们自私基因的文化基因。
毋庸置疑,这是一本专业书,书中时时出现的专业词汇让你有时需要咬咬牙才能认真继续看下去。幸好,它是一本让我们能够看到希望,能够了解“自私是可以被克服,爱是可以遍撒人间”的书。
我们都是基因的复制品
从古至今,几乎人人都想长生不老。然而无论是古时候的炼丹术还是现在的高科技手段,目前都无法做到让人长生不老?以前我们以为人类的死亡是由于人体器官的衰老,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决定人类死亡的是人体的基因。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复制基因。在“原始汤”中,也就是30亿到40亿年前的海洋当中,一些有机物慢慢的聚集起来,在受到阳光紫外线等能量的影响后,组合成了一些大的分子。到了某一时刻,一个非凡的分子偶然形成,就是复制基因。
复制基因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能够复制自己。也就是每一个基因能够复制自己,进而继续发展下去。
当第一个复制基因诞生后,它必然会迅速在海洋里到处扩散它的拷贝,这样我们就到达了一个具有全都一样的复制品。
然而,这种复制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准会发生差错。假如复制基因相当于手抄书。在印刷术没有发生以前,书籍的传播都靠手抄,抄写书籍的人无论怎样小心翼翼,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差错,更何况有些抄写员还会擅自改动原书。
所以基因在复制自身的过程中出错。随着复制错误的产生和扩散,原始汤中会出现好几个品种的复制分子组成的种群,他们都不是一样的复制品,但他们是同一个基因的复制品。
在原始基因的复制品中,有些基因所含有的内在分子会比其他分子稳定,这种比较稳定的分子一旦形成后就安于现状,不像其他分子那样易于分裂。这种稳定性分子越来越多,那么它们就有充足的时间复制自己。它的后代们也会越来越多。
除了速度外,影响基因延续下去的一个原因是复制基因复制的准确性。也就是,复制基因复制那么我们人类可不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来延长人类的年龄呢?
基因其实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不会衰老。即使是活了100万年的基因也不会比它仅活了100年更有可能死去。也就是说基因用它自己的方式,操纵着一个个个体。它在一代接一代的个体陷入衰老死亡之前先抛弃这些个体。
简单地来说,基因在任何具体个体中要么肯定存在要么肯定不存在。
一个人身体内基因不会被交换所破坏,只是调换了分子继续前行。要想延长年龄,就得主动操纵基因。
假如,我们了解到一个人基因里面的“寿命“因子遇到某个分子寿命就会变短,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降低这个分子的准确性或者减少它的复制,那样”寿命“因子就会变强,在复制给下一代时寿命就会增加。
然而,以我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基因的复制是自发行为,人类只是基因生存的载体,没法控制基因的复制。分子出错的越少,它的后代也越多。
基因自私性的体现
一个基因要成功复制下去很显著的一个特性就是无情的自私性。这种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也就是说,基因为了确保自己能够生存,会无意识操纵个体做出自私自利的行为。
动物们身上出现的自私行为很普遍,大多是为了争夺食物或者争抢底盘,配偶等。
在我们人类身上,基因同样也支配人类个体做出自私的行为。
假如在一座大楼里,一个年轻人率先感受到了地震并迅速着往外冲。这时,他突然看到了一个老年人因为腿脚不好,正缓慢地走着。这个年轻人会不会停下来背着老年人一起逃生?
如果背着老年人肯定会影响年轻人逃生的速度,说不定因此自己也会死亡。那么年轻人的基因肯定无法继续迭代,显然这不是基因乐意做的事。
根据基因自私理论,基因能够生存下去,首先支配着个体做出自保的行为。因此,基因支配着年轻人赶紧先自己逃生,不管老年人了。
先不用去谴责年轻人的行为,基因让我们人类生来就是自私的。
如果年轻人最终背起老年人一起逃生,这个行为显然很伟大。这是受到人类后天文化的影响,道德影响着个体行为,影响基因的自私性。
在基因的操控下,生物的个体无论做出哪种自私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同时,我们人类的生老病死,也是基因进化的规律。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方式,更一步证明了基因的自私性:凡是经由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任何东西都是自私的。
有时候为了整个物种的更大利益,个体就得成为牺牲品。用词稍雅一点,一个群体,如一个物种或一个物种中的一个种群,如果它的个体成员为了本群体的利益准备牺牲自己,这样的一个群体要比与之竞争的另一个将自己的自私利益放在首位的群体灭绝的可能性要小。
比如在蜂巢中,如果遇到袭击,有些蜜蜂就会发出它们体内的针来对付袭击者。但是,这些蜜蜂最后都是必死无疑。这些为了群体利益而牺牲的个体,它们的利它主义会保护好群体的安全性,那么种族的基因就会完好繁衍下去。
无论是明显的自私行为还是掩盖本质的利他行为,都是在基因的操控下所做出的无意识行为,所有的目的都指向明确:为了基因的持续繁衍。
觅母——制约人性自私的新基因
我们知道基因操纵着个体做出无意识的自私行为。如果我们只能听从基因的安排,那么人人都非常自私,这个社会就无法发展下去了。难道我们真的只能仍由基因摆布吗?
当然不是,在自然界还有一种叫作觅母的机器。它是被人来培养的具有反抗自私基因的一种培养基因。我们人类社会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就是觅母。文化的传播和遗传相似的一点是它可以导致某种形式的进化。
就像人类语言,我们每一代人都能和自己的上一代人或者下一代人交谈,能够彼此了解。这种模式就是通过非遗传途径“进化”的,而且速度比遗传进化快几个数量级。
除了语言,人来的饮食习惯、仪式、时装、风俗、艺术和建筑、工程和技术等,所有一切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在进化。其方式看起来好像是高速度的遗传进化,但实际上却和遗传进化无关。
比如说“上帝”这个概念。我们现在不清楚它是怎样在觅母库中形成的,但它通过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在音乐和艺术的协助下进行了复制传播。
上帝这个觅母关于生存的一些深奥而又使人苦恼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表面上好像言之有理的答案,它对人具有巨大的心里号召力,在人的精神上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所以在一代代人们的大脑里复制传播,流传了下来。
这种现象说明觅母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觅母和自然选择相似的一点是,觅母库里有些觅母比另外一些觅母能够取得成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文化能够流传下来,有些却消失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复制基因的暴政。
正是这些觅母,可以改善人类的自私性。我们从小的文化教育教导我们怎么做人,社会道德约束人类的行为。
基因的自私性让个体为了生存下去想尽办法为自己谋利益,但是有了觅母,个体会开始考虑这样的行为是否得当。
大家大概都听过一个很经典的问题:母亲和女朋友同时掉进河里,应该先救谁?按照基因的自私性,男士首先会救女朋友。女朋友和男士结合,可以让男士的基因得到延续,而母亲在男士身上的基因也会继续繁衍下去。所以基因的自私性决定了男士毫不犹豫救妻子。
但是有了觅母,人类形成下来的文化道德会让男士犹豫。一方面是自己的母亲,处于孝道文化,不应该置母亲于不顾;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女朋友,对自己同样付出过感情的伴侣,也不能放任不管。因此,这个问题成了一直无法解答的问题。
《自私的基因》对人性自私的本性做了深刻剖析,同时也不完全悲观。
我们要建立一个人与人合作无私、慷慨大度的社会,就不能仍由基因的引导。这就像作者道金斯本人所说的:“让我们设法通过教育,把慷慨大度和利他主义灌输到人们头脑中去吧,因为我们生来是自私的。让我们懂得我们自私的基因居心何在,因为这样我们至少可以有机会去打乱它们的计划,而这是其他物种从来未能希望做到的。”
所幸,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从基因诞生以来,它的自私性从未改变,但是我们人类已经通过教育等文化建造了一个相对和善的社会。所以我们可以相信道金斯的话:人类完全没有必要绝望,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