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人挑战8万人,桓温伐前秦,对不想功败垂成的人有何实用启发?

文/崔浩畅谈历史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以下情况:

如中考成绩,距离目标高中分数线,仅差几分,却就是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或复读,或与好学校失之交臂;

如高考成绩、考研成绩、考博成绩,距离想上的大学分数线,也仅差几分,导致自己或只能复读,或与梦寐以求的好大学说拜拜,终成为一生的遗憾;

如公司业绩,距离评优评奖金评职称,仅差小小的一步,就导致自己与评优评奖金评职称无缘,导致自己在职场中原地踏步毫无长进。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或许,研究下桓温前胜后败的北伐前秦,我们能从中获取优化人生的实用启发。

那么,就让我们怀着期待的目光,去观看那个英雄辈出、群雄争霸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吧。

公元347年,东晋重臣桓温,率领荆州军攻灭占据蜀地的汉国,权倾东晋的西部,成为东晋国内最强的地方藩镇势力。

攻灭蜀汉、位高权重的桓温

公元349年,后赵国皇帝石虎驾崩,桓温一见有机可乘,便多次上书东晋朝廷,请求北伐赵国。

可惜,东晋朝廷鉴于之前的王敦叛乱(一场武将从荆州起兵攻占都城建康的叛乱),遂对同样占据荆州的桓温采取压制且不支持的态度。

同时,由于桓温虽然名义上是都督荆州、司隶、雍州、益州、梁州、宁州诸军事,兼荆州刺史,但实质上,只有荆州一地在桓温的切实管理下。

其余各州,益州刚刚平定,百姓休养生息地还不能供给军资,其余四州都是侨置州,所以桓温的综合实力不强,后勤供应难以用来支持长久作战,所以桓温难以独自北伐。

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线战场上,重臣褚裒(póu)、殷浩的北伐请求,则先后被东晋朝廷大力支持、并付诸实行。

扶持并联合东线将帅,压制西线将帅以求得国家政治平衡的意图,东晋朝廷展示得极为明显。

于是,桓温的北伐请求屡屡被搁置。

公元354年2月,在褚裒、殷浩北伐皆惨败而归后,桓温弹劾殷浩丧军辱国理应罢黜。东晋朝廷不得已,只好将殷浩罢免为平民。

桓温北伐前形势图

次月,趁着春天的大好时机,蓄势待发已久的桓温,不再请示东晋朝廷,他直接率领麾下的四万余荆州军,向关中的前秦发动进攻。

为什么桓温这次北伐,在没有能够长期供应军资的额外粮食基地时,就敢不再依靠东晋朝廷的支持而一意孤行呢?

因为他有自己的保障后勤手段。

此次北伐,桓温共出动了三路兵马,其中:

桓温北伐前秦作战形势图

一路水军由襄阳开始乘船,沿汉水逆流北上,一路陆军步兵从江陵出发,和水军一起经南乡郡北进,经武关向关中进攻,第三路步军由汉中的梁州刺史司马勋率领,从汉中出发,经子午谷向长安进军。

不久,桓温军经武关进入前秦国内,在出敌不意地击败秦军后,先后攻下上洛和青泥,战胜并俘虏了前秦荆州刺史郭敬。

前秦开国皇帝苻健

看到大敌来犯,前秦皇帝苻健,派太子苻苌(cháng)、丞相苻雄、平昌王苻菁(jīng)、淮南王苻生、北平王苻硕率领五万秦军,屯驻峣(yáo)柳以防御桓温。

当年四月,桓温军与前秦军会战于蓝田,猛将苻生单枪匹马冲击晋军行伍,晋军尽皆披靡,桓温见状,亲自督率大部队共攻秦军,苻生独木难支,前秦军大败。

作战勇猛、统治残暴的前秦第二位皇帝苻生

随后,桓温的弟弟桓冲率一支偏师追击至白鹿原,击败了前秦丞相苻雄的军队。

紧接着,苻苌、苻生等将便率领秦军沿灞水、浐(chǎn)水一线布防,来抵御桓温。

同时,前秦皇帝苻健用六千老弱残兵防守长安内城,命大司马雷弱儿统率三万余精兵与苻苌军会合后,共同防御桓温。

公元354年六月,桓温率军进攻至灞上,此时他距离目标长安仅剩四十里。

这时,司马勋军已出子午谷,出现在秦军南部。

败给桓冲的苻雄,见桓温军精锐,司马勋军较弱,便率领七千骑兵突击至司马勋军阵前,司马勋不敌苻雄军,遂西撤至陈仓,与前凉的王擢合兵共攻陈仓,并很快攻下。

当时,关中百姓还有不少西晋遗民,他们听说桓温所率晋军已到附近,便动员男女老幼夹道欢迎晋军,并争先恐后地带着牛和酒来慰劳桓温军。同时,有些老人甚至痛哭流涕地怀念道:“真没想到,今天我们这些汉人还能再见到本族官军啊。”

不久,有位衣着褴褛的隐士也慕名前来探访桓温,出于收买人心的需要,桓温接待了他,不过与其他百姓慰劳晋军不同,这位自称王猛的寒士一见到桓温,却向桓温问询天下大势及人生志向,桓温起初很惊异,便向他请教对时局的看法。

后来成为前秦名相的贤臣王猛

只见王猛一边在身上捉着虱子,一边畅快淋漓地将天下大势分析了个透彻明白,桓温见王猛如此从容淡定地讲解天下大势,又如此独特另类地捉虱子,便对王猛更加惊奇。

他满怀不解地向王猛称赞并询问道:“你很有个性,整个江东都难遇到像你这样出色的人才。如今我奉天子之诏命,率领十万精锐军队,宣称为关中汉民扫除胡族暴虐统治的大义,为关中百姓扬眉吐气、不受外族奴役压迫而英勇奋战秦寇,可三秦之地的汉民豪杰为什么却无一人前来迎接官军呢?”

王猛听到桓温的疑问,思索片刻后,不客气地回道:“明公不远千里,率领官军深入秦国境内孤军奋战,可是如今却在距离长安仅有咫尺之遥的灞上停留,不渡过灞水直接进攻长安,所以秦地的豪杰不知将军的实际心思,若起兵响应将军,将军败军而退后,他们会被秦军清算剿灭的。所以他们不敢轻易来响应将军。”

桓温听后,沉默着无法回应。

原因无他,当时的桓温虽然进军神速战绩辉煌,但是荆州军已远离后方的粮食基地,从后方向前线运输粮食非常困难,所以桓温军很快就军粮稀少难以为继了。

此外,桓温全军仅有四万多人,除去战死战伤的非战斗人员,只会更少。而前秦的八万大军虽然作战失败损失较多,但仍比桓温具有人数上的优势。

所以两相对比,桓温人少还缺粮,难以在长期对战中稳妥求胜。

随后,桓温任命王猛为军咨祭酒,王猛在了解清楚桓温军的虚实后,对桓温的不坦诚、实力难继,对东晋内部的政治斗争均大失所望。

不过,桓温还有保障后勤的手段,那就是因粮于敌地收割关中地区的小麦来补充军粮。

然而,前秦军为了彻底击败桓温,竟将灞水附近还未成熟的麦苗全部割掉,如此一来,桓温保障后勤的手段彻底失效。

如此,桓温只能谨慎地准备撤军事宜。

不久,苻雄率军进攻桓温军于白鹿原,军粮不济的桓温军体力不支,作战乏力,遂迅速战败,竟战死一万余人;

随后,桓温迁徙关中三千多户百姓向南撤退,撤退途中,桓温想加封王猛为都护,想让王猛与自己一起南还,早有去意的王猛当然不愿意,遂重回隐居地伺机而起。

同时,秦国境内的呼延毒也率领一万多人的部众,跟随桓温返回荆州。

桓温退兵后,苻雄率军进击至陈仓,王擢败走,司马勋军撤回汉中。

九月,桓温撤还襄阳,北伐结束。

此次北伐,总体上看,是桓温对诸葛亮隆中对夹击中原战略和魏延子午谷偷袭关中战术的勇敢尝试,不过画虎不成反类犬。

从战略上来看,从政治战略来说,桓温趁前秦皇室在关中立足未稳之时迅猛进击,趁西晋遗民怀念故国迎奉官军时突袭而至,确实给予了前秦军重创:前秦皇帝苻健于次年死去;前秦丞相苻雄战死;太子苻苌中箭后不久病死。

可惜,桓温北伐的政治战略目的,不是如祖逖那样为天下万民驱逐胡虏、恢复中原和平的公心壮举,桓温的政治战略,是在尽量少地消耗己军实力的基础上,重创敌军建功立业,然后挟战胜之威和灭国之功,行王莽、曹操那样取东晋而代之的废旧立新之举。

在这种政治私心的驱使下,桓温北伐,在进军灞上后,就逡巡不前贻误战机,导致前秦皇帝苻健得以从容调度各路军马依托灞水、浐水妥善防御,在形成僵持之势后,看到关中遗民对桓温军的微薄周济,苻健立刻猛醒,将周围的麦苗尽数收割,坚壁清野。

同时,这种谋朝篡位的政治战略,这种成功则流芳百世、失败就遗臭万年的政治战略,也令桓温很难笼络到爱惜名声的绝世大才,王猛就因看出桓温心存异志而与桓温分道扬镳,后来的名臣谢安、智谋之士郗超,也因看出桓温的野心,而与桓温貌合神离。

可以说,桓温过早暴露的政治野心,导致桓温北伐时自身为保存实力遂束手束脚,导致后方世家大族对他明里暗里百般反对,导致前线、后方的贤才都对他敬而远之,真是多面不讨好。

从军事战略来说,此次北伐,桓温以荆州四万余军队为主攻,以司马勋军、王擢军为辅攻,实施东西钳攻前秦的战略,若运用得好,确实能令前秦军顾此失彼左支右绌地灭亡。

可惜,由于道险路远、信息交流不畅,所以桓温与司马勋、王擢难以迅捷高效地互相沟通、相互协作,所以三支军队只能各自为战地被秦军各个击破。

从民心战略来说,桓温北伐前秦,以恢复汉族天下为号召,此举确实得到了关中汉族老百姓箪食壶浆式的相迎,不过,桓温没有得到关中汉族及其他民族豪杰们的起兵响应支持,这就有些美中不足,毕竟,真正能跟前秦军直接对抗的,不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而是潜居于关中的众多豪杰,他们若支持桓温,那前秦皇帝就危险了;他们若支持前秦皇帝,那桓温就危险了。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王猛的高明论断,桓温在灞上的停滞不前,让关中豪杰们看到了桓温的朝气锐、昼气堕、暮气归,让关中豪杰们看到了前秦军的朝堕夕锐,于是,善于权衡利弊的豪杰们便舍弃桓温,支持前秦皇族,如此此消彼长的形势逆转下,桓温自然节节败退无奈撤还。

从后勤供应战略来说,前秦军后勤基地就在近在咫尺的关中,后勤保障无问题,而桓温军却是千里远征,后勤供应需要千里远输,途中消耗巨大,最终所得甚少,且转运到达十分困难;同时,桓温想因粮于敌地抢割关中小麦,却被苻健收割麦苗坚壁清野地对待,可以说桓温此次北伐既后勤供应难以为继,又不能夺粮于敌。

终于,这种后勤战略失败的窘况,直接导致桓温军粮尽惨败无奈撤回。

从揽才战略来说,桓温北伐,不是出于公心,而是出于谋朝篡位的私心,这导致他不能取得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甚至还遭到世家大族们明里暗里(如培植褚裒、殷浩、司马昱抗衡桓温)的反对,导致他对外北伐缺乏人才、颇受掣肘,也难以招揽到王猛、慕容垂(都投奔前秦)等敌国人才,对内也很难得到谢安、郗超等人才的全力支持,这些揽才战略的失败,也间接导致桓温难以搜罗到天下贤才,难以人尽其才地全力北伐,遂至失败。

从战术上来看,桓温军比前秦军精锐,所以能够在前期训练有素地击败前秦迅速集结的训练不足之军,可是由于桓温军步兵占绝大多数,机动性差,所以进军缓慢,再加上桓温灭蜀汉,曾侥幸取胜,所以桓温以后作战均吸取教训、不敢冒险。

以上举措,导致桓温没能夺取前秦的产马地,无法组建大规模骑兵部队,没能夺取前秦的产粮地,无法因粮于敌地减轻后勤供应压力,这些是桓温的失策失当之处。

而前秦皇帝苻健,虽然前期防备不足,被桓温占尽胜机,但他能够及时调整策略,趁桓温驻军灞上逡巡不前的良机,自率六千老弱死守长安,派雷弱儿及时补充前期前秦军的作战损失,令补充后的苻苌军严密防守灞水、浐水沿线,令苻雄得以腾出手来从容对付司马勋和王擢,同时还果断将桓温军想要收割的麦子提前收割掉。

如此安排,既迫使桓温无法渡过灞水、浐水进占长安,又无军资粮草供应全军,还无法与司马勋、王擢协调着共攻前秦。

随后,桓温缺粮,士兵乏力,所以战败撤退。

可以说,正是苻健及时调整后确定实施的严防死守、游击破敌、坚壁清野战术,终将桓温军、司马勋军、王擢军各个击破。

那么桓温北伐前秦的先胜后败,对想避免功败垂成、优化人生、不断追求成功的我们有何实用启发呢?

其一,父母妻儿等家庭成员的全力支持,是干成一切事业的基础。无论是学校毕业考试,还是公司业绩评比,有一个稳定、团结的大后方,是考试成绩优异、成功上理想院校,业绩考评优秀、成功升职加薪的坚实基础。

家和万事兴,家不和万事衰,这是实实在在的真理,并非空话。

桓温北伐失败,就在于后方朝廷的不支持和明里暗里反对,这种相斗于内的不理内部环境,必会造成桓温力弱于外的北伐不利局势。

总结桓温,反思自己,我们平时,是否做到和善对待家人、缓解各种矛盾,进而营造出和谐友好的家庭氛围,确保自己在外学习、工作时,较少受到家庭消极事务的干扰阻挠呢?

若没做到,我们需以桓温为鉴,去阅读和谐家庭的相关书籍,去向家庭和睦的榜样去学习,尽快去缓和家庭矛盾、处理家庭消极事务(吵架、打架、生病住院等)、集中家庭力量去学习、工作;

若做到,那我们只需继续发扬阖家欢乐之道,去和谐精进地终身学习、全身心工作,方是成功王道。

其二,积极揽才,然后与人才共同协作,一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地提升成绩、拓展业绩,这是干成各种事业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结交各学科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结交各领域业绩优秀的员工,平时多请他们吃饭,多与他们一起游玩,多频次地去与他们交流沟通、加深感情,继而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多多请教他们高效学习、取得好成绩的学习诀窍和应考技巧,多多请教他们高明工作、取得优秀业绩的精进法门和评优策略,师人长技以自强,师人长技以求富,师人长技以求成功。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分崩万事愁,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之道,并非欺世大言。

桓温此次北伐,真正能依靠的竟只有自己的弟弟桓冲,至于其他人才,袁乔英年早逝,王猛得而复失,谢安避世隐居,郗超作壁上观,如此一来,外部人才,桓温竟无一人可倾心托付、可与之共同奋斗。

正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因为桓温没有得到足够多智谋百出、武勇绝伦之人的帮助,所以他才会在北伐中用人捉襟见肘,用兵战略构想虽很好但实施不当,用兵战术麻木呆板毫无新意。

所以桓温才会先胜后败。

所以,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倾心结交各学科优异人才,就要真诚地结交各领域优秀人才,之后,在获得他们肯定回应和广泛认可的基础上,我们可制定攻坚克难的战略战术:

第一,闪击战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学习各学科知识如此,提升工作技能亦然。研究德国的坦克装甲战术,用闪击战术灭国耗时最少、收益最大,所以这非常适合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秉承着,去快速学习大量知识,迅速精进自己的多项技能,去创造非凡业绩。

具体做法,就是高度集中学习注意力,去认真踏实地迅速学习各学科知识,去认真专注地快速处理各项工作业务,若遇到不会的知识、不知如何处理的业务,先跳过,先挑选容易理解、容易掌握的知识学习着,做题练习着,扎实掌握着;先挑选容易处理、容易掌握的工作业务处理着、实战练习着、稳妥掌握着。

期间若累了,我们注意劳逸结合地及时修养身体,等到身体状态恢复良好后,再继续以如此套路学通一门学科的整体知识、学通一系列工作事务的整体流程。

等到仅剩重难点知识、仅剩繁难业务,凭个人之力实在难以掌握、处理时,我们再采用下个战术;

第二,狼群战术,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总会有些重点难点不容易学成,想用其来创造财富,也会更难;任何一项繁难工作,总会让我们头疼不已束手无策,可偏偏做好它们,才能够创造巨大财富。

这就需要我们团结各学科优秀人才、各领域优质人才,去有针对性地攻坚克难,如一道题、一个知识点,一个人学会很慢;一群人学,总会有既快又好学通它的人,到时大家向他取经,也就会有一群人都能既快又好地学好此知识。

工作也是如此,同类型的工作,一个人做可能会很慢;一群人做,总会有脑袋灵光、能既快又好处理它的天才,到时大家向他请教经验,学习技巧,便会有一群人跟着学会高效处理工作的技法。

最重要的是,了解各种学科优秀同学的迥异特点及他们学习特定知识的优劣短长后,了解各领域优异朋友们的不同处事特征和他们处理特定工作的快慢高下后,若遇到繁难庞杂的知识点,若遇到巨大难解的工作事务,我们可以根据各人的特点及知识的特性、根据个人的能力及工作的特征,将繁杂知识点拆分成几个小的易处理知识点,并交给合适(学起来又快又好)的人去学习掌握它;将难解巨大事务拆分成几个小的易处理事务,并交给合适(处理起来又快又高明)的朋友去处理它。

等到每个朋友都有针对性、各展所长地处理好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事务时,再将他们妥善协调起来,那就是我们攻克学习重难点、战胜繁难事务的成功时刻。

这就是学习和工作的知人用人之道。

第三,我们还需要采用复盘反思战术来精进自己。

因为若只顾闷头带着众人向前冲,不知及时停下来反思总结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和工作业绩,这就好比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还要乱蹦乱跑、乱跳乱闹,此举极为危险。

所以,及时与好友们复盘着总结反思学习、工作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友善讨论学习策略,和谐交流工作技巧,必要时可以互相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改善各自的学习方法,不断改进各自的工作技巧,趋利避害、趋吉避凶地警醒自己、精进自己,这些,均极为重要。

其三,互联网多平台高效学习、多种学习方式互相协作的成长模式,更能激励我们在如今这个时代,紧跟时代的步伐和发展的潮流,去持续创造学业成功和工作胜利。

桓温此次北伐,作战战略制定得很高明,即利用前凉与前秦的矛盾,联合前凉的王擢军一起夹击前秦,同时桓温亲率主力军进攻关中东部,还派司马勋率军出子午谷夹击前秦军。

如此作战安排,既有诸葛亮钳击关中的高明战略,又有魏延潜出子午谷、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的奇谋战术,可以说,桓温的作战策划确实用心良苦。

可惜,道路的隔绝、信息交流的不通畅,阻碍了桓温军、司马勋军、王擢军的团结合作、左右夹攻,终导致此次北伐各军,被前秦军各个击破。

试想,若桓温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与各路军密切配合、精诚团结地互相支援、共同进退,那灭掉左支右绌四面楚歌的前秦,则极有可能。

不能妥善协调各方资源,去团结奋进地创造成功,也是桓温北伐的败因。

如今,教师集聚的学校、社会各种技能培训机构垄断人类学习成长资源的时代早已过去,

以前,我们在学校与某学科老师产生矛盾,就很容易恨屋及乌地讨厌该学科,并极有可能把本学科学糟糕,即使请了家教,也会耗资巨大得不偿失;而在公司与某部门领导产生矛盾,也很容易针锋相对地讨厌与该部门有关的业务,并极有可能把整体工作业绩办糟糕,即使后来有幸有前辈指导转危为安,也会极为侥幸,且白白消耗的时间难以回还。

这就是学习知识和学习工作技能的平台,垄断在学校和公司的坏处。

学习资源唾手可得的互联网时代

如今,互联网战国时代已到来,学校老师所教若合心意最好,那我们仍可通过互联网教学内容补全学校所教不足之处;若学校所教不合心意,那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上各种免费、廉价、合自己心意的网络课程,去弥补着学习各学科知识、高效学习方法及科学应试技巧,同时在线下与学习好友们勤交流、多沟通,集思广益地活学活用学习战略战术,进而切实提高学习成绩,打赢各次毕业精进考试,考进理想院校;

公司某部门领导若合自己心意最好,若不合自己心意,我们可通过互联网上各种形式多样、风格多彩的网络资源,去学习各种实用技能以增长自身能力、和谐同事关系、提升工作业绩,必要时也可合则留、不合则去地贤臣择主而事,同时在线下多与工作好友们交流沟通,群策群力地灵活运用精进技能之道。毕竟技多不压身,只要我们通过互联网切实学到能够创造丰厚价值的实用技能,那到哪里不是爷?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所谓最好,是只要你心存积极进取的勃勃雄心,只要你心存开放乐观博采众长的强大心智,只要你心怀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强韧心志,你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上各种学习精进的资源,去专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去刻意练习利用感兴趣知识创造财富的技能和战略战术,进而不断参加关键考试取得成功,不断干出丰厚业绩,持续优秀地走上人生巅峰,成为利用互联网成功发家致富、建功立业的时代新人。

所谓最坏,是只要你仍旧怀抱以前时代的封闭顽固式学习精进思想,还在不思进取地自甘堕落,还在坐井观天地骄傲自大,还在固步自封地只局限于所读学校和所从事公司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培训,那你只能被更彻底地被时代新人远远甩在身后,且还不自知。当两者差距的量变大到足以产生天渊之别的质变时,时代新人掌控时代旧人的一切,都是有可能的,想到这些,那对时代旧人来说,如今确实是最坏的时代。

愿我们开放思想、动员全身感官,去踊跃担当协调身边的线上线下各种资源精进自己、奋进着创造各种财富的时代新人。

愿我们打破思想禁锢、解放手脚镣铐,去竭力避免成为不能妥善协调身边各种资源精进自己、只能固步自封自取灭亡的时代旧人。

加油,不愿功败垂成,想科学提升自己、持续创造成功的兄弟姐妹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4万人挑战8万人,桓温伐前秦,对不想功败垂成的人有何实用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