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琢磨买个安卓备用机,对比一台2499元的手机A和一台3199元的手机B时,因为性能差不多,我倾向于购买便宜的A,但浏览着又看到一款比A和B性能好那么一些,颜值高那么一些的手机,只是价格飙到了3999元,我心里的想法竟然变成了只比B贵800元而已呀,不如买这个3999元的吧!
可是我一开始的倾向明明是最便宜的A手机,他们可是差了1500元啊!
看了《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以后发现,我这种自己都觉得奇妙的逻辑,在行为经济学中被称为“中杯效应”。
丹尼尔·卡尼曼在2002年因为创立行为经济学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他是个心理学家。由此可见,行为经济学相当于心理学在经济学上开的人性窗口。
心理学和经济学可都不是简单的学科,这使得综合而来的行为经济学听起来更难懂了。
但在《赌客信条》作者孙惟微的笔下,看起来高深莫测的专业词汇变得好理解了起来:
因为他针对每个理论均罗列了大量的与生活贴切,易于理解的例子,我保证,高中生就能看得明白。
作者孙惟微可查的出版书有四本,其中《赌客信条》是他的第一本书,他所运营的公司负责的相关业务正是最需要运用行为经济学的智业机构。
你可能会好奇,这本书的名字一听似乎跟赌博有关吧?
是的,赌博业正是一种运用人类心理到极致的商业。
而行为经济学本就是解释人类抉择行为的学科,所谓抉择,某种意义上就是赌博。
并不是赌徒才会赌,想想你的日常生活,买彩票是赌运气,买保险是赌自己会倒霉,选工作是想赌进好公司,选结婚对象更是需要赌上一生……
我仅选三个本人感悟最深并且与生活贴切的内容来与你们分享:
意识到你的”心理账户“:小处精明,大处浪费
这句话源自于英文谚语: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假设你捡到了100块钱,你会认为它和你工资中的100元等值吗?
有个你绝对会有的可怕心理现象:一笔小额的意外之财,反而可能会让你破费更多。
曾经公司组织优秀员工免费出游云南,我有幸成为其中一位。
因为4000元的旅费是由公司全包的,结果我在购买特产的时候,总想着没出旅费,花钱就没有了边界
回家一盘算,我竟然在特产上花了将近4000元!甚至买了很鸡肋的银筷子……(还不便宜!)
反思了一下,如果我把它当做一场正常旅游,可能我最多只会在特产上花2000元。
这就是因为我的心理账户自动区分了劳动所得和意外所得,把这两笔钱放在了不同的账户里。可实际上他们除了来源不同以外,价值都是一样的。
《赌客信条》中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
A.你花300元买了演唱会门票,到了会场发现丢了,你会再花300元买一张新票进去吗?
B.你本就打算到会场再买票,但买票前发现丢了300元,钱包里还有现钞,你会不会照样买票?
想一想你会怎么选择?
多数人在第一种情况下会掉头就走,第二种情况却会继续买票,其实两者的损失是一样的,但在他们的心理账户中,会认为第一种情况等于600元一张票,第二种情况中掉的钱是另一码事,不会影响门票的价值。
如果你属于这多数人,想必你是个存不下来钱的人,建议你不要使用信用卡。因为你对心理账户的划分会导致你认不清钱的价值。
好好利用“锚定效应”:杀价的艺术
先拿老百姓最喜欢的房价问题来解释“锚定效应”。
你如果了解楼市,会知道有个“地王”的概念,《赌客信条》中就用它举了例子。
用百货公司来解释会比较好理解:“只要一间商场里有LV,顾客就会下意识地觉得这个商场里都是高端店。”
同理可证,只要“地王”一出现,周围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的房价就会跟着上涨,甚至购房者也因为“地王”的出现而接受了大幅涨价。
一般什么时候会出现“地王”?在国家拍卖土地成交的消息公布的时候而不是楼盘建成之时。
你注意观察了吗?“地王”很少真的被盖成楼盘。
在广州,曾经有27个“地王”,然而这当中有24个都未正式动工过,都在超期以后被政府又收了回去。
高价拍下土地的人傻吗?乍看是赔了保证金又被没收了土地,实际上你不知道的是:
地王的高价其实就是由周边的几个开发商合作凑保证金去竞拍出来的,用高价拍下来不是为了盖新房子,而是为了让它周边的房价飙升。等到开发商的已建楼盘都已高价卖出,赔掉的保证金便不算亏损,“地王”也就完成了“锚定”的使命。
往小了说,在日常购物杀价时,最好要先出价,先抓住锚,把控住制高点。
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商家先出价,那么我们就要意识到“锚定效应”,不要被商家开的锚给带走了,果断的杀出半价!
还想了解更细致的杀价心理,可以查看书中的第三章。
过度自信理论:你是不是概率盲?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而行为经济学偏偏是在证明人是非理性的,你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高明。
《赌客信条》中提到一个针对女性的问卷:你认为男人的婚后出轨率是多少?你认为你的老公的出轨率是多少?
最后统计出的平均答案很有意思,她们认为男人的出轨率超过55%,但是自己老公的出轨率,不超过10%。
理性地想一想,是不是挺自相矛盾的一个结果?
不过人就是需要一些盲目自信,绝对自知之明的人反而容易得抑郁症。如果我理性地认同每个男人的出轨率都高达55%,我想我的结婚概率会低于10%。
举个赌牌电影里的常见桥段,很多时候主角打败对方靠的不是牌面,而是散发出的绝对自信的气势。
不过反过来讲,这个“过度自信”也会导致坏处。
我喜欢买彩票,但是三十年来最多中过50元而已。
我哀叹自己没有买彩票的运气,但还是会在路过彩票店的时候买一张,并且坚持选有灵感的号码。
彩票店墙上总是有很多走势图以供研究,然而从大概念上来说,自选号跟机选号中奖概率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可是每当我敲下了7个灵感号码后,在等待开奖的过程中,我总会有我一定会中的错觉。
这种“概率盲”现象,正是保险公司,博彩公司甚至赌场赚钱的心理基础。
所以,千万不要把你的“自信过度”用在这些地方,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可不能傻到因为感觉而把全部身家都压上去,那你破产的概率大概无限逼近于百分百。
《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绝对不止我以上提到的三点运用,作者的讲解范围充分地涉及到了赌场心理、商业管理、销售技巧、投资理财、生活处事、人际交往、甚至人生规划等各个方面。
行为经济学指出,人类的种种”非理性“的行为,并不是你以为的偶然失误,而是普遍存在的。作为哈佛经济系的博士基础学科,它可以说是最与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分支。
如果你在销售行业?看这本书吧,教你怎么让顾客跟着你的节奏走。
如果你是公司老板?看这本书吧,教你如何让员工自愿为你卖命。
如果你老存不下钱?看这本书吧,教你如何战胜自己成为有钱人。
如果你有投资爱好?看这本书吧,教你如何让资产最大利益化。
清晰了解了人类的劣根性,绝对对掌握销售技巧、管理技巧乃至投资技巧大有裨益。
就算你不需要这些技巧,你永远都会是个顾客,看完了这本书,至少你不会傻傻的被人当韭菜割了,绝对值回35元的N倍。
公众号:一知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