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知识付费与学习能力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知乎live”“分答小讲”“得到”“在行”等应用纷纷上线,“喜马拉雅”“豆瓣”“微博”也都推出各自的知识付费模式。

据《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称,33.8%的新媒体用户已经开始为新媒体内容付费,15.6%的用户有付费意愿但还没有付费行为。

曾经,遇到有一位“报课狂人”过去1年在网络学习上投入数万元。

我问他,那些形形色色的在线课和训练营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他想了一会儿说,主要是心里踏实吧,比如开车的时候放一段名师音频,就觉着“时间没白过,充了点儿电”。他又说,后来买了很多课都没来得及听。

过去的几年中,看似火爆的“知识付费”,其实是由用户的焦虑、恐慌和好奇心驱动的。

在当下这个变幻莫测、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人们都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于是他们的内心满是“知识焦虑”和“知识恐慌”,这时候,每当有人包装出一个“你必须关注的未来”或是某些“成功之道”时,他们就忙不选地去一窥究竟。

这种情形像极了家长们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各种奥数班、写作班、智力开发班、兴趣班,而仅仅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我们不上,输在起跑线上怎么办?”

一个大家无法回答的问题是,假如这群焦虑、恐慌的用户从知识付费产品中感受到的价值并不明确,他们还愿意继续付费吗?

2017年3月,“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披露,“得到”总用户数为558.48万,日均活跃用户数为45.45万,专栏日打开率为29.3%。也就是说,学习者虽然花了钱,但每天听课的占比不到三成。

这不是个别现象。实际上,“喜马拉雅”等平台的公开数据显示,付费用户的打开率和播放率都在大幅下降。花钱买了却不听的大有人在,且这一类人数的比例在持续上升。

各种声音也相继出现,有人说知识付费是“欺骗者的游戏”,有人把“购买知识产品”称作“交智商税”。

此时距离这个风口兴起还不足一年。

有人感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风口轮番登场,新问题层出不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但是,付费学习的起起伏伏根本不是新问题呀。因花了钱听不完而感到愧疚的人,请看看自己家的书柜:有多少书是买来而没有看完的?没时间、没精力、记不住、学不下去,其实这些都是老问题。

认为听了也没什么用,因而冷嘲热讽的人,唱的是“读书无用”的老调:学习没收获,就指责读书没用、老师不行、内容不好。这种学习能力低下的情况,也是老问题。

大部分人认为自己需要知识付费产品,但又无法从中获得价值,而这并不影响消费者继续付费,因为这些人并不能识别知识,也并不是真的需要这些知识

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缺乏哪方面的知识,所以那些面对大众且未必有深度的知识必然大受欢迎。

大多数人并不是因为知道自己缺什么,然后去弥补,而是受社会化媒体、传统媒体和内容演绎者的包装影响而做出选择。

很多知识只是长得像知识而已。

很多人也只是装作很爱学习而已。

经济学早有定论,任何市场要想健康发展,实现“良币驱逐劣币”,从来不是靠卖家的自律,而是靠买方的辨别力。能判断自己需要的课题、分辨各种来源的信息,也是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

从商业角度,判断知识付费的价值是看对消费者有没有真正的价值;从教育角度,则看学习者有没有真正地成长。而对成人学习来说,有无成长,归根结底不取决于平台、模式、内容等,而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知识付费能否持续,关键在于学习能力普遍低下的状况能否得到改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知识付费与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