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如何“中立”?
我自己实践下来,一些粗浅的心得是,可以用一些好的提问,来鼓励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件事,引发大家的参与。比如,如果想激发每个人的想法,就把问题问给所有人,问“大家怎么看?" 或者"你们觉得呢?”如果允许大家自发回答问题,而不是针对某个人,就可以问“谁有过类似的经验呢?”如果想要激发某个人思考并给与回应,就直接把问题给那个人,“XX,我们怎么解决这件事,你怎么想?”如果团队里有这个方面的专家,就把问题抛给他,“XX,你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保持中立有助于让团队确信你的工作只是引导,而不会去影响研讨的内容,而且每个人的贡献都很重要。
在回应参与者的想法时要特别注意,如果一不小心有了评价色彩,就会失去中立原则。在给予正面反馈的时候,不能说“这个想法真好”,而是改用“谢谢你的贡献。” 对此,我的理解是对“过程”的鼓励,而不是对“内容”的评判。
3# 当“流程”即“内容”.....
这是我遇到过最有趣的一个命题。
当时我正在做一个内训师技能提升的工作坊,我采用了引导的方式,但这里涉及的“流程”,就是我想表达的“内容”。面对参与者提出的问题和我可以看到的偏差,作为引导师,我又要如何保持中立呢?
这个命题像是一个悖论。理想状态下,引导师对于团队所考虑的任何解决方案应该是没有任何偏好。如果讨论的事情关于流程,那么引导师就无法保持绝对中立,因为他们不仅有自己的观点,而且他们还是流程专家。比如说,在这个工作坊里,有小伙伴对讲师角色何时偏向于引导者,何时偏向于管理者,何时偏向于指导者产生疑义时,我就会有一些下意识的偏好来给与“引导”。
对此,我的反思是,我们在界定一个(阶段性的)产出时,是否也同样需要去界定这个流程是一个纯引导的流程,还是一个结合了培训或教练模式的会议?如果是一个纯引导的流程,那么显然作为内容专家的人是需要培养自己的觉察,去把一个浮现出来的问题/意见,转提给全体参与者的。但如果是一个混合的模式,我的折衷方案是可以作为引导型顾问的角色,来分享这个话题。在这里,我将引导技巧作为一个工具,而非用来控制流程。
4# “中立”的转化
引导技术的根本核心是建立在中立与不评判的基础上的,这也是引导技术与传统领导技术最大的差别之所在。
如果参与者直接向引导师提问征求关于会议主题的一些意见时,引导师通常有三个选择:
1.把这个问题转提给会议其他成员,或者转提给全体参与者;
2.如果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在座所有人的能力范围,就把这个问题暂时搁置,承诺大家之后再找时间寻求答案;
3.声明自己此刻摘下了“过程引导者”的帽子,以一个专家的身份给出自己的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提问或者建议的过程中,引导师只是在陈述自己的想法而不能鼓动、强迫参加者同意。
除此之外,保持中立还包括以下的基本原则:接收反馈时要说收到、涉及会议内容时要用“你们”。这两点都是为了避免让人误会引导师也是讨论与决策的参与者。
写完之后再通读一遍,新的觉察是,所谓“中立”,就是确保引导技术的核心“群策群力”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团体不同的声音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与保留,不讨好不偏颇。从“中立”到“再次中立”,这是一个值得精进的美好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