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分科的弊端

从小学到初中是人文学科如历史、政治、音乐、美术到理工科如生物、化学、物理都有所涉猎(地理是综合类科学,既有关于人文的部分又有关于理科的部分)。或许是小学到初中所学的科目程度尚浅,易教易学,多学点也不会有压力。

到了高中就开始分文科、理科了,毕竟面临高考,对接日后大学的专业是要化繁为简的。高中所学的内容明显难度加大,我记得我是追着老师请教了好几遍也听不懂到底该怎么去解决一个难题,最后只好先搁置一旁,待上帝陡然间给我特别的启发。然而,那时候我还不信主,全靠瞎蒙,最后碰上了好运气考上了中山大学。

我的性格更适合文科,然而当时我很俗,跟随大流选择了理科,全校理科班是文科班的三倍,文科班只有两个班,理科班有六个班。选择理科,还有部分原因参考了爸妈的意思,他们说文科读出来没有理科好就业,后来我进入社会发现那都是胡说八道,早知如此,我不如一早就选了文科,最后还不是在大学里读了英语翻译专业。

高中那三年真是折磨,我一开始成绩极其优异,后来学得越来越难,我的文科生本性暴露无遗,我牟足了劲学数学和物理还是屡屡不及格。气得我熬夜斗它俩,结果还是那副鬼样子。还好,苍天有眼,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高考的时候及格了。物理拆开看还是不及格,但理综靠的是综合分,我生物和化学特别好,掩盖住了我无力的物理。

对哦,我特别喜欢生物,所以我上生物课特别兴奋。我觉得生物的各样变化都好奇特,老师讲的好不好我都瞪大着眼盯着她。

我觉得文理分科并不好,这是令学生们变得功力的罪魁祸首。大家学习不是为了提升自我,而是以后找个好工作。离进入社会还有七年之久,就带着这样的目的焦虑着,怎么能静下心来学习呢?

有个文人把文理科的严重失衡解读得颇为有趣,他说:

当局不善待人文科学,社会公众也认为它没有经济效益。甚至大学中教育从业员,因为人文系科除外语以外无法与理工科比创收(读者记:学洋文是前途光明的,它重振了文科的不景气,我走对门路了),人文科学从业员苦于“书卷难为稻梁谋”,也厚理工轻人文。人文科学过去被政治所践踏,现在被金钱所排挤,中国连续两三代人口与人文学术基本绝缘,其结果将在今后几十年消极地影响社会风气、人群教化和民族素质。国人似乎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了一切,而不知道只有财富技术而没有文化教养的民族并没有光明的前途。

父亲去世前一个月,弟弟和我送他去中日医院参加所谓“院士”体检。这恐怕是国内理工科和人文科精英学人共聚一堂的唯一场合。两组学人人数、年龄和健康的对照正是两个学科现状的反映。风烛残年的人文学科“院士”以轮椅代步,而“早晨九十点钟太阳”的理工院士健步如飞,突显人文的后继无人。

据知情者说,目前掌握社会科学部门权力者,多是没有学术可言的党工,如设人文院士,授予掌权者难以服众,而有成就的人文学者,又被当局认为背离官方意识形态散步精神污染而不愿授予,所以干脆不设人文学院。

我曾问父亲为什么比他年轻的同事、学生不能作为院士来体检,父亲说,当局不肯给他们院士名义,连父亲自己都是“假院士”呢。

我读到这段文字,心里真不是滋味。的确,理工人士创造了许多看得见的科学研究,但要是没有文化人来在那些理工人士困苦艰难之时说上两句安慰话(我指的是一本好书),那些理工人士估计在死磕无果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感到愧对祖国的厚望而悬梁自尽呢?文人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只是它们无法用一个看得见的标准衡量罢了。

我觉得,领导要是文科出身的话,更具有优势,毕竟文科生的思维比较细致,文人的气质令他们多了一分善解人意,你看习近平主席不就是文科出身吗?我看他手下好几个理科的部长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还会捂嘴巴,说得吞吞吐吐的(只是实话实说,不带任何嘲讽意味)。

风水轮流转,曾经国家领导班子以理科生居多,如今可大不一样了。

既然国家领袖都是文科出身,是不是该取消了文理科的划分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歧视和误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中分科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