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北大一些教授的年龄,现在这个年龄的一些人反而成了啃老族

今天看到一幅挺有意思的图,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说的是在1917年的教授年龄,和现在这些年龄的一些人成为了啃老一族,问为何会这样,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今天就和大家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分成2方面看。

第一方面是为什么1917年的教授都普遍年轻,当然,这个年轻是和现在的教授来比的

A. 1917年那时,北大建立20来年,各个学科发展起来了,所以是必然会需要一些教授,一些学科的领头人。

B. 小编没有去考证北大当时那些教授的学术水平,不过,想来,那时的教授评定和现在应该是有很大差别的。

C. 现在的教授评定可能更难一点,而且,说实话,上面有那么多教授在,再增加更多的教授可能也确实比较困难了,如果把教授也放入市场规律来看,现在是教授的卖方市场,也即是说教授太多了,所以导致要想成为教授就需要靠时间,靠资历去熬出来。

D. 教授竞争估计也比1917年那时候激烈的多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代表了我们学术水平增长了,或者说是具有学术研究水平的人更多了。

E. 其他

第二方面是为什么和那些教授差不多年龄的现代的一些人成为了啃老一族?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袭”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近几年有增长化趋势,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经常听到某某某家里,父母都退休了还在外面打工,可年轻夫妻俩却闲赋在家里,吃穿住用都还要用父母的钱。

一方面,对于城里的父母这一阶层的人,他们年轻的时候,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其实不是很大,基本上都能靠自己的劳动进行工作,所以,退休后,自然有一份退休工资,这也让啃老族这一批人有老可啃。

另一方面,现在部分年轻人,总是高不成,低不就,自以为是,然后就造成了有工作不去做,或者是自认为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轻松离职,潇洒不工作,那么,总要吃饭哦,看来只能啃老咯

从第三方面讲,科技发达了,许多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被科技等替代了,所以,一些工作岗位确实可能减少了(相对而言),并且,这几年教育改革,导致一大批大学生年年找工作,年年抢饭碗,不像以前,大学生还是比较稀缺的,而且,层次比较分明,大学毕业,职校毕业等等,都会有着相应的就业机会在那里,可现在,大家都是大学生,正如和上文提到的教授一样的卖方市场,所以会导致一部分人闲赋在家里啃老咯。

当然,其实这些啃老族,如果能放低姿态,平衡心态,完全是可以找到相应工作的,不过,可能需要的是以10多年前的职校毕业心态去适应工作罢了。

综合以上2个方面的回答,应该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状况,其实,这样的比较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也无法很好的说明问题,真要比的话,应该是比比1917年那时的教授和现在的教授的学术水平,教授基数(按人均总人口来算),以及这些教授做出的相应的贡献。

比比1917年那时的啃老族(不知道有没有)和现在的啃老族,人口基数,以及他们啃得厉害程度等等。

其实,小编最想比的是那时候北大和现在北大的影响力,那时候北大厉害,还是现在的北大厉害,当然,这肯定是需要设置一些比较公平的可比项来进行比较。

最后,无论如何,希望我们的北大,清华等所有大学都能够越办越好,为国家,为社会多培养一些人才,同样,也希望那些啃老一族能够放低心态,从小做起,做到一个真正对社会,对父母,对自己有用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1917年北大一些教授的年龄,现在这个年龄的一些人反而成了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