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看到了一个模型(书中截图):
1.没有认识到你所看到的(割裂了感知和思考)
2.没有说出你所看到的(割裂了思考和谈话)
3.没有做到你所说的(割裂了谈话与行动)
4没有看到你所做的(割裂了感知和行动)
昨天晚上读到这里卡住了,完全没有任何感受,本来想跳过去。这个部分是我不太清晰的,反而可能是最重要的。后来想到了成甲说的,认真的理解比快速读完更重要。所以我就开始把这个部分写下来思考的过程,以便回头再看的时候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
U型理论是一本比较晦涩的书,他的难度不在概念上,其实整本书都在翻来覆去的讲一个模型。
他难在,人很难用精确的语言去描述体验。就像你 想知道苹果的味道只有亲自去品尝,任何关于记录苹果的味道的书都无法给你带来体验式的理解。对于没有体验过类似经历的人来说只能通过想像去理解。接下来回到上面的那个模型。
无论对于组织还是个人来说,这四种障碍都会限制我们的变革和成长。观察自己发现。我会在恐惧的时候会进行上面描述的四种割裂。
这种一种无助的反应,感觉自己没有办法应对眼前问题时,就会避免看到感受到避免去思考和行动,等待一切都过去了,就好像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我又想起了那句话“人们为了避免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放到这里,我发现我不仅仅会避免思考。当他们恐惧的时候,会避免看到听到感受到,思考,体验,谈论和行动等一切感知,让事情糊弄过去。这就是大部分人不会成长的原因,因为当我们面地真相的时候,是血淋淋的痛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面对自己并且调整自己做事模式的人都是真正的英雄。
1.没有认识到你所看到的(割裂了感知和思考)
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环境中铺天盖地的信息会扑过来,我一般情况下会屏蔽所有我不感兴趣的事物,屏蔽掉不在我目标范围内的东西。比如我现在在咖啡馆里,我来这里读书有半年了。但是对于店内的装饰摆件,店员的样貌都是模糊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我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只专注于我自己的领域。那么这么做的弱点是,我很容易活在自己构建的 感知和世界里面。无法看到新的东西,无法进行更新和思考。如果换一个商人思维的人来到这里,他可能会敏锐的捕捉到店铺的位置环境,经营模式,竞争优势,或者他自己开一家咖啡馆会开成什么样子。如果换一个艺术家,那么他可能会从美学和陈列的角度看待这个空间。而我对于物理世界的屏蔽,包括我对自己心理咨询师的定位,让我对物质世界的运转和感知度非常低。
我认识的一个人在这个点上的有时候就非常明显。他可以正常的进行深入的谈话,并且对周围的环境变化,各种信息有着敏锐的捕捉,就像一架高清的摄像机,注视着视线范围内的一切。从各个维度去捕捉同一个场景的信息。
从古之今学者一般都要比普通人活的时间长,这里的学者不是那种利用学习达成目的,把学习当作痛苦工作的人,而是那种对世界,和观察事情的角度有着好奇心,想要了解这个世界的样子的那种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看到的事物是立体的。比如一个苹果。在物理学家化学家 生物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等不同思维模型的人的眼里是不一样的。当一个学掌握了多种模型,那么在普通人看起来单调无趣的 客观世界,在他的眼里是丰富多彩的。而且积累的思维模型越多,他就对这个世界更感兴趣。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的人,自然要比黑白世界里的人更幸福,活得更健康更长久也是必然的。
我学教练技术的时候,大家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觉察。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么去觉察别人。
在这里我的方法就是训练在任何情境中,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另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事情上。呼吸是连接觉察的大门。
以上是我对这第一个割裂的思考,不断的打开 自己的感官,去接纳这个世界的信息,让自己像拥有复眼一样,立体的看到这个世界,并且 去思考背后的规律。
2.没有说出你所看到的(割裂了思考和谈话)
在所有的人际谈话和互动中(包括自我对话),无论我们是否有意识到,其实任何一次谈话的背后都会有一个目的。有时候这个目的自己是很清晰的,有时候这个目的是隐藏在潜意识里面的。这样说好像人很功利,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而事实上的确是这样的。这些目的有可能是精神上的满足,有可能是物质上的获得。这些目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人会做对自己无意义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歧视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总会选择对自己高价值的事情去做。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与关系相关的话题。
虽然还没有正式的开始做咨询,但是有很多有人都知道我有咨询的能力,想借着和我成为朋友来寻求帮助。在他们的表意识里的确是想要结交我这个朋友,但是在潜意识里面是希望在我这获得帮助。我一开始是无法区分的。所以对所有向我表达出友好的朋友,都会给予帮助和支持。后来到了影响到我正常生活的程度,我不断的处理着别人的情绪和问题,失去了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还有半夜给我打电话求助的人。这是单方向的付出和支持,明显不对等的关系。但是我告诉自己做事情不要功利,不要歧视别人。朋友之间多付出一些没有什么。而且非常惧怕别人说自己没有爱心。就这样我慢慢的成为了一个干枯的好人。
我没有给自己设立界限,所以从今年下半年我就开始调整自己。除非是真正的咨询关系。我有界限的向他人提供帮助。
真理可能会说“是要爱所有人”,我更倾向于说这是一种心态。活心态和活行为是不同的维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我们不是神,我们只有一颗心,一个身体和有限的时间。我如果成为了一个干枯的好人,就是在告诉别人自己的立场“大家快来为了爱牺牲自己吧”,这样大家会对爱人产生恐惧,和不切实际的付出,无法长期持续下去。
回到这第二个割裂。有一些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场域里有一些东西生成了,但是出于各种原因没有说出来,这样会导致谈话流于表面,没有办法深入的展开。我观察到自己没有说出我感受到的事情的情况。一是这个话题比较敏感,说出来可能会触及到对方的痛点,或者自己的痛点。二是深入下去,这段关系可能会发生本质的改变,分离或者破裂的恐惧让我无法说出自己的感受。三是在权威面前,认为权威看到的,比自己看到的要重要。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不信任关系,不信任未来,不信任自己的感受。敏感的话题背后可能隐藏着最关键的信念。关系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我并不相信关系会越来越好,或者是害怕别人会生气。在权威面前勇敢的表达自己,也是自尊心的体现。无论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呈现我真实的 样子,不自卑,不自我怀疑。
3.没有做到你所说的(割裂了谈话与行动)
我最典型的一个行为模式,就是漠视对自己的承诺。谈话最后落实到行动的时候,产生了割裂。
比如我在规划当中写下了我第二天必须要完成的事情,第二天做这件事的时候会非常抗拒。就好像生命不受自己控制了一样。(典型的自己做了一件事,还告诉别人我也不想这样)。从高二开始就一直在做时间管理,到今天为止我也没有过超过两个月完成“重要的三件事”(三只青蛙:每天起床优先做那些对自己目标最关键的三件事)。
还有一个模式,我答应权威的事情,如果我没做到,就会先封闭和对方的谈话,把自己“藏起来”起来,然后会自责难受几天。找一些其它的事情让自己忙碌,慢慢把这件事忘掉。而且也期待对方可以忘掉这件事情。(我知道他不会的)。2019年21月31号那一天我答应牧师,晚上去教会跨年。我答应的原因觉得牧师亲自邀请份量很重,我不想拒绝他。但是到了下午,发现想听的跨年演讲在那个时间,我 加入学习小组的开营仪式也在那个时间。就想等这些都结束的时候再去吧。但是当我躺在床上非常困倦的时候,就安慰自己说“这个时候去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个声音比“我不守承诺”的声音更强烈。之后的两天我就忙碌 起来,让自己忘掉这件事情。偶然想起来会内疚一下,但是到现在也没有给牧师说明原因。
我生活中大部分的时候都自由自在的,这份自由自在背后是对约束的 一种抗拒。就像完成使命一样站在约束的对立面。我想这背后隐藏了一个很大的盲点等待 我去发掘和调整。
4.没有看到你所做的(割裂了感知和行动)
人的行为如果没有的到反馈就不会改变。很多从你出生就带来的习惯和行为模式可能是破坏性的,但是在你没有觉察到自己所做之前,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这也是我今年坚持写复盘的原因。
将一个自己的例子。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无力感,而且非常容易抱怨生气。但是我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为什么在外面世界可以平静的保持心态积极乐观的自己,在父母面前就变得任性而且脾气暴躁。难道我是伪装的积极?或者我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没有看到自己所做的。所以让这个模式延续到今天都没有质量的改变(有情绪的频率和强度变低了,但是还是会有)。
上个月回家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开车去姥姥家。一路上非常开心,因为好久没有见到家人了。在路上爸爸讲了一些关于奶奶爷爷,老叔的抱怨。我听到的时候感觉到无力,委屈和愤怒。因为他人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他却和我谈论那些 我完全无法改变的事情,车里的氛围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如今看来,我爸爸说这些话完全是无意识的,回想几乎每次过节回家他说的都是这个话题。我也是这次才意识到。谈话的方式和内容的重要性,言语可以把整个氛围和关系带入到赞美欣赏和力量里面。更有可能轻易的把你拽入无力,怨恨,愤怒和痛苦当中。这两个者本质的差别就在于对同一件事的焦点。心理学的abc理论。一件事发生并不会引发情绪,而是我们对它的看法引发了情绪。长期对一件事情某个焦点的关注,就创造了这个人的真实世界,当他完全相信这个世界的时候,背后出来的情绪是十分感染人的。如果这个焦点是消极的,就非常容易污染周围的环境。
继续回到上面的场景里面,当回程的时候,我开始抱怨:“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好好的活一生,却不去珍惜自己的时间,最后自作自受”“你看我的奶奶,明明可以每天活动一点,这样可以让身体健康一些,舒适一些,但是她连走路都不走”。我的爸爸听到这些话,就来了情绪,我明显感觉他在教育我,还告诉我不要管别人的事情。难道他忘了刚才在路上他表达了同样的抱怨和内容么?为什么他可以我不可以。我们俩你一言我一语,眼看氛围开始开始充满火药味。我这个时候才第一次看到我和爸爸的互动模式。
因为原来这种互动是非常日常且经常发生,就像鱼在水里面看不到水一样,我几乎要认为所有的亲密关系都是这样的互动方式。但是这一刻我发现那是我创造出来的。我从他那里学习继承了一种思维模式,对事情消极点的聚焦。然后回应给他。虽然我学习了很多沟通方式,但是这种回应是本能的,惯常的轻松的。而转化是需要刻意的调整自己看待事情的焦点,是费力的。且需要觉察的。
当我清晰到是自己需要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庭氛围,而不是别人时,我放下了对父母不切实际的期待。当事人想创造的,只能当事人去实践。但是当时我的情绪特别强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那个时候停止这段谈话,并且深入的感受接受自己的情绪,不让谈话继续发展下去。停止下载过去的模式是改变的第一步,我很高兴自己有这样的调整和改变,希望接下来更多的对自己的行为有觉察。
最近在和自己相处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另一个行为“情绪隔离”。我自己独处的时候会经常的面无表情,匮乏。只有在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表现出快乐的样子,觉察到自己这样的行为,我发现自己内在是十分匮乏的,并不像我想象中那样的美好。如果我带着这种匮乏,未来无论接触任何优秀的人,我都会把这份匮乏带入其中。成为关系中的一部分。我现在可以调整的部分就是去接受这种匮乏的感受,然后让这种感受慢慢离开我,尝试想办法活出丰盛的状态,不需要任何人的丰盛。
以上就是我读这个模型的收获,用了2个半小时整理出来,有些地方思路很乱,日后再来进行改进。
毕竟完成比完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