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

刚看完了一本书《别装了,你不喜欢合群》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看到书名,有点好奇,觉得更像是一个老朋友在旁边调侃的口味聊天。


这本书有大量的金句,涉及到生活各个方面,有情绪管理,有对事物的认知……


每个人会根据当时当下的状态,会有不同的体会与感悟。


这本书主要讲了三点:

1认知更新


首先,废掉一个人,给他贴标签就行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不由自主的就会给别人贴标签。


前几天买鱼的时候,遇到一位家长给小孩贴了标签“笨蛋,傻瓜”,具体事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我前面的文章。


同时我们也经常被别人贴着标签。


长期的贴标签,我们潜意识会越来越向标签靠拢,这就是标签的力量。


标签有好,有坏,但生活中,往往负面的形容词标签越来越多。


其次,家暴是会遗传的。

这样让我想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俗话说的“老鼠生来会打洞”就是这个原因。


最后,认识孤独。

作者提出了,其实感觉到孤独,不是因为自己内心孤独,而是因为自己不合群,怕被孤立,怕排挤,才会孤独。


对此,我特别深有感触,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是感觉很孤独,原因是我在一个四五线的小城市,又是外地的,周围都是本地人,除了语言方面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是不同。


我觉得我没有朋友,我身边找不到同频的人,我很孤独,曾经还有过,觉得是自己有问题的想法,不是因为我害怕没有朋友,而是因为我害怕被孤立,被排挤,所以我会感觉到孤独。


后来,在一次出去学习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小伙伴,短短的14天相处,我们天南海北的聊天,从过去聊到未来,从生活,家庭,事业各纬度,感觉遇到了同频的人,很是开心欢喜,我才发现我自己没问题。


随着阅历,认知提升以后,那份内心恐惧的排挤,孤立对我开来说,也成了低纬度的事,于是孤独也不存在了。


2关于自我疗愈

书本讲了关于生死的一个概念。


对于生死,需要站在高纬度去看,生也是死,死也是生。


同时他也讲到了一个案例,对即将死去的人,说太多的鼓励的话,对他们来说没有用的,他们已经听了很多,很烦。


他们是身体生病了,智商没问题。他们内心的情绪很复杂,有绝望,不甘,痛苦,骄傲……需要的不是战胜病魔的鼓励,而是一句:我愿意陪你走完最后一段路。


因此,在父亲临死前的那段日子,我的处理就欠缺很多,我说了大量鼓励的话,但……让我对生死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3关于读书

读书是解决这一切的方法。

作者也提出了自己在大学的时候,热衷于学哑语以及其他自己感兴趣的,而别人却看似没有用的一些事情。


其他人都在在拼命的考证书,觉得有一天在找工作时候,可以给自己加薪,有更多的机会,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一件事情到底有用还是没用,时间才是掌握关键话语权的裁判,我们谁说了都不算。


读书不是烘培,不是即学即用。


但是有用,是很多人衡量万事万物的一个根源。


而有些看似无用的书,让我们知道了万物的多样性,也也让我们对周遭的一切多了一份理解与包容能力。


关与读书,有人很困惑,所读过的书早晚会忘记,那么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


三毛曾经说过一句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会改变,许多时候,我们自以为看过的书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仍藏在我们的气质里,在谈吐,在胸襟的无涯。


读书会改变我们,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读书可以让我们想明白很多的事情,


因此对自我认知,自我疗愈,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


我是拆书会阅读,一个阅读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天赋解读师,家庭教育指导师。

欢迎和有能量的你链接,让我们越来越优秀,成为心目中那个更优秀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