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河中石兽》编者埋的坑

当我拿到新版教材的时候,首先的感觉是选文的内容非常好,去掉了很多难以理解的文章,加进来很多有趣的作品,《河中石兽》就是其中一篇。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非常喜欢,语文组终于发现宝贝了。幸运的是,我在考教师资格证的科三(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时候,最后一道大题,就是《河中石兽》。

《河中石兽》选自纪(jǐ)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风格很像,是借用神鬼妖狐来说现实中的事,似乎现实社会中的某些不平事只有在这荒诞的故事中才能找到答案。《阅微草堂笔记》更注重的是讽刺。《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章节并没有题目,“河中石兽”是编者加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就是,一个河边的寺庙,山门掉河里去了,两个石狮子也一块下去了。十多年后,寺庙众筹修山门,派人往河下游去找,结果找了十几里地,也没找到。

有一个“砖家”来寺里讲座捞钱,听到这事儿,笑了:你们啥也不懂,那大石又不是木头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你寻思寻思,石头那么沉,沙子那么松软,肯定就在原点,并且沉到沙子里去了,你们往下找,那不是扯淡么。

有个老河兵一听“砖家”的解释,也笑了:我跟你说,就在这条河里,只要掉进大石头,你就应该去上面找。为啥呢,你看石头重吧,沙子松,水冲到石头上面肯定要弹回来,在弹回来的时候,就把石头前面的沙子冲出个坑来,坑越来越大,石头就倒进坑里了。如此反复多次,那就跑上游去了。往河下游去找,是挺扯的;在原点找,那不更扯么?人们按照老河兵说的去找,果然在几里之外找到了。


虽然没有逐字翻译,但是大致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而且文章的最后一句也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天下之事,只知其一不如其二的很多,怎么能根据某种原理就主观的判断呢?

结尾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本文的主旨,这使文章看起来简单了,学起来也不麻烦了,不用分析主题了不是么。而且还很有生活,因为类似的事,经常发生。

我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自然老师给我们讲,水滴石穿,说水从越高的地方滴下,力量就越大,还说,如果水从10000000……后面全是零的高空落下,那么一下,就能把石头穿个窟窿。这绝对不是个段子,百分百是真事。

最有趣的是这篇课文的后面,编者设置了两道“思考探究”题目。

一 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这还用悟吗?很明显,就是不能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下据理臆断,有些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这就是答案,当然重点并不是这第一题。因为紧跟着,就来了第二题。

二  对于课文,我们如果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也会产生疑问。下面这则资料也许会引发你的新思考,请与同学交流。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资料见《唐铁牛与蒲津桥》,《山西文史资料》1999年Z1期)

这题可以说是一个大坑,这就是刻意地在引导学生猜测、推断这件事的原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只要你一推断,就掉进了编者的坑,不信请看第一题。第一题刚说了,不能据理臆断,那么第二题又故意引导你据理臆断,这有点儿意思啊。要我说,第二题最好的答案就是留白,不“臆断”。

其实纪晓岚说的是真是假,又有谁知道呢?

三 背诵这篇课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年级下《河中石兽》编者埋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