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理论源于马克思的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很多事情往往都不如表面的光鲜亮丽,但是我们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最近由于购买的音频课程听完了,就导致这方面的时间就空出来了。一时也没找到合适的听课资源,突然想起在以前有下载过一个叫喜马拉雅的app。今日就尝试下载了一个,刚刚进去就有一个素材类型选择项,就和看小说一样一开始会有一个定位。我就选择了历史、教育、名著三类。结果推送给我的也全是关于这三方面的内容。一时也没有目标不知道选择什么去听,就随机点了一下播放。就听到磁性满满的声音,十分的舒适,感觉还不差,关于历史类的一档叫做“历史上的那些未解之谜”这也符合我的胃口。

      很多时候看是平淡的表象却隐藏着不一样的本质,听了一下午的音频发现很多东西都是我们以前在学历史时所忽略的一些东西。很多事看是很简单却没有去深究过为什么?这也是我们所缺乏的,刚好通过这个音频解决了我这方面的疑惑,平时生后要多留一个心眼。

二、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孔子家语》里的一句话。奉承的话固然好听,却不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必须要客观的认识其本质。我们常常说要将教育要将课堂还原给学上,但是我们真正教学时还是在围绕老师课堂去做,仍然处于教师主导的状态。既然失去了本质的教育就是无效的教育。也许在我们潜意识里有着这种理论但是就是不能付诸实践。

      前几年我有一个同事特别爱读书,说他的书籍上千本完全不夸张。但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他看了大量的教育学科类的书籍但是就是教不好学生。而且在课堂上体现不出这种精湛的教学。这种就失去了价值,也许他符合搞教学研究,但是却在教育实施上体现不出教育价值。现在也换了好几个学校也没有好的发展,通过他我大致理了一下原因:

      第一他所学的东西从不与人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心得也没有用文字呈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步自封的情况,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离开了社会群体的支撑再好的教育都是无效的。

      第二点他性格内敛看其行为是完全看不出他具有语文老师的特质。这便导致了他不能前进的阻碍,就像推销一样在把产品介绍给别人的时候,首先要把其优势展示出去,要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发展自我更是如此首先就要学会推销自己。不主动不作为再高深的技能也是枉然。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不肯接受他人的指正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不懂得分享,太过于理想化。我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我认为不然,金子也不一定会发光。前几年在网上流传这样一则视频:说的是在海鲜市场是按品种来划分的价格,同样的螃蟹品种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而就有一只廉价的螃蟹往隔壁昂贵的池子里爬。所以后面很多人就讽刺说:螃蟹都知道提高自己的价值在努力,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通过这件事我们看到什么现象了“伪装”,不合实际的伪装。前十年海归都是人才,现在海归也许是搁浅而来的或是偷渡来的。以前我也崇拜海归,但是后面参加工作后,却发现海归这个词逐渐消失了。什么是海归?去过留学的就是海归?如果我去到国外读书回来就是海归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种不是海归,这种应该是归家的蝌蚪。自己没有真正的实力再怎么伪装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说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金子也不一定会发光。

三 、借芦苇的摆动我们才认识风,但风还是比芦苇更重要

      抖音上曾流行这么一句话:“我带你进入了我的圈子,你却忘记了做人”。 “得意忘形”这本是形容自己过于招摇而忘却了自己原有的面目。现在社会中也是充斥着此种现象,当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其态度是毕恭毕敬的,而当你对他而言没有价值利益时,自己便成了可有可无陌路人。那么这种价值观的扭曲真正的关键的是什么?还是源于教育,这一代的人刚好是处于教育的改革期,所以很多人就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为什么总是感觉五六十年代的人感情比年轻一代的好,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虽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们从小就在接受“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理念中成长。所以很多家长感慨为什么自己没受过什么教育远比某些大学生更懂得为人处世。更懂得社会生存,这就在于本质问题,也许新一代的人有了思想有了高等的技能,但是却没有达到教育的本质。我们看看教育的趋势,在我们那个时代好学生具备五项技能:德智体美劳,再往就发成了德智体美。而现在只有;三美了德智体,更有些地方只留下了一项“智”。而这种观念在我们教师当中也存在着分歧,非专业的只注重成绩的提高,专业的更看重的是德的培养。这是不理想的,所以现在教育又开始把以往的教育理念还回来了,从这届的初三毕业能看出来,实验操作不就是以前的“劳”吗, 美术体育都加入了中考项目。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理念都要秉持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透过现象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