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呱呱
前几天,看了这样一个关于教育孩子的视频。
一位妈妈发现自己6岁的女儿,竟然对来家里玩的男同学,没有穿上衣的行为,没有半点惊讶,甚至是不好意思。
后来一问孩子,孩子的回答更是让这位妈妈错愕不已。
孩子说:“爸爸不也这样吗?这又没什么。”
事实上,孩子从3岁起,对自己的保护认知非常重要。
如果爸爸或者爷爷等异性经常在女儿、孙女面前光膀子,会让女孩子有一种,异性在自己面前光膀子是很正常行为。
而如果家里是男孩子,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光膀子,因为这样孩子会以为在任何人面前光膀子,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所以说,在孩子年幼时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刚好,这几天一直在看《童年之谜》这本书,对儿童的心理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学习。
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孩子在3岁前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口欲期,也就是亲密期,这个时期一般是孩子从出生到18个月。
另一个是肛欲期,也就是协商期,这个时期一般是孩子从12个月到3岁。
《童年之谜》是由以色列资深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家罗尼·索兰所著,是一本专业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作者罗尼·索兰从事了多年心理治疗工作,书中结合了50多个常见的治疗案例,从心理学角度剖析0~3岁间的儿童心理,是一本助力父母及从事与幼儿相关工作的人员,了解幼儿内心世界的心理学指南,让成年人明白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带你走进0到3岁孩子的小世界。
01 为何你和孩子会有争执?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当孩子慢慢长大后,越来越不愿意听父母的话,按照父母的指示完成任务?
书中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岁10个月的艾拉还没有断奶。
可是,有一天家里的尿布都用完了,来不及购买,只能征求孩子的意见:“亲爱的,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我们忘了买新的尿片,家里没有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没想到,艾拉回答:“我会穿内衣。”
艾拉父亲便帮艾拉带多几套换洗衣服去幼儿园,结果,到放学回家前,艾拉都是自己去洗手间解决,并没有拉到内衣上。
可是回到家后,竟然开始尿裤子,而且还把最爱的娃娃尿湿了。
其实,这个时间段就是孩子在与父母做斗争的时候,因为在幼童心里,她已经到了可以自我做主的时候,可是父母却在规定,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会有想要反逆的做法,才会在幼儿园不会尿裤子,在家里会。
后来,艾拉母亲开始遵循艾拉的意见:“亲爱的,在家里你可以选择换新内裤还是上厕所,你也可以穿尿片。”
艾拉马上选择穿内裤,并且不会再尿湿了。
书中作者是这样解释的:
“幼儿通过“我是”“我不是”“我想要”和“我不想要”来划分自己具有自主性的自体熟悉感空间。因为在幼儿自恋的身体自体意向幻想中,她可以靠自己做任何事。”
如此说来,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太弱小,而是我们觉得他们需要靠我们。
所以,不妨学着放手,有一些事情,问问孩子自己的意见,这样既能培养他独立以及自主。
02 当你有二胎时,孩子是怎么想的?
前段时间,朋友生了二胎,但是她的2岁的大儿子一改往常乖巧的性格,变得很敏感,很容易就不开心,而且行为举止也异常奇怪。
看到家里来客人,每个客人都在抱着妹妹时,大儿子就会把自己手里的东西扔在地上,制造声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有一次,朋友的老公正抱着女儿玩耍,大儿子本来在看电视的,马上跑过去和爸爸一起玩耍。
每次朋友给女儿冲奶粉时,大儿子都要跑过去,嚷嚷着自己也要喝。
听完朋友诉说后,一开始,我以为朋友的大儿子是在争风吃醋,害怕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了,害怕眼前这个小妹妹会抢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
珍.尼尔森博士在她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
“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就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后来,看完书后发现,果真如此。
在书中,作者是这样解释的:
“从肛欲期(孩子从12个月到3岁)开始,幼儿对自体资产的占有欲变得非常强烈,尤其是在他拥有强大的家庭和父母之爱的地方。因此,他对父母将爱给予另一个人会非常敏感,如他的小妹妹。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感到自恋受损,被一种背叛和嫉妒的感觉所淹没,因为他的生活方式是以爱为一切的中心,在爱与被爱中寻求所有的满足。”
想起我一个有弟弟的朋友曾经告诉我:“自从有了弟弟后,我发现我爸爸妈妈没有那么爱我了,不会特意买我爱吃的东西,已经忘记有多久父母不曾像以前那么关注我了。”
那么,如果你生了二胎,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觉得你还是很爱他的?
第一点:要时刻告诉孩子,自己永远爱着他,不会因为有了弟弟妹妹就不爱他了,并且告诉他,以后要一起保护好弟弟和妹妹。
第二点:以前怎么对待孩子,现在就怎么对待孩子。
比如,以前没生二胎前,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会帮孩子查看作业,周末会一起出去玩,那么生二胎后,你一定要如常。
不然,他会觉得家里有了这个新成员,父母就不爱陪自己了。
第三点:给自己二胎买什么东西,也要顺带给大孩子也买。
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
03 伴侣的“无理取闹”,可能是孩童时的创伤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很多看似无理取闹的情绪背后,往往伴随着一段不幸的童年,它就在很久以前的创伤之中,深深地印刻在你的内心深处。”
书中作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30多岁的谢莉至今依旧很害怕被人遗弃,经常对男朋友歇斯底里无理取闹的大喊大叫。
原来,在她读幼儿园时,母亲曾因为她想去小伙伴家里玩,而对她大吼大叫,打了谢莉,还说不要谢莉之类的话。
都说“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一生。”
事实上,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她们的情绪都特别影响孩子的成长。
想要保护好孩子的心理,让她们健康的成长,唯有以身作则。
俗话说:“3岁看老。”
一个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是怎么样的,其实就和她在3岁前,父母怎么引导有关系。
父母越是能抓住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对孩子往后的发育和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我是吴呱呱,多平台原创作者,我在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着。如果你喜欢我,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为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