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7如果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糟糕,请好好爱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今天读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想必这本书对于多数人而言很熟悉了,一本关于心理咨询的著作,因为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了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而被很多名家推广,今天也是我第二次与它相逢。经典的书籍是值得被反复阅读的,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设定是以经典的童话故事《杨柳风声》为原型,讲述了热情、活泼又时尚的蛤蟆换上抑郁后,在他的朋友河鼠、鼹鼠以及獾劝说下寻求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帮助而获得成长的故事。作者呢也是为这个故事注入了很多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咨询的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的知识,比如说探索求助者的早年经历,释梦,防御机制,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等;这个故事与其说是蛤蟆先生的心灵成长之旅,还不如说是作者献给读者的一场治愈之旅,而蛤蟆先生的成长有以下几个阶段。

1 认识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中,求助者和咨询师的第一次见面是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关键。在河鼠、鼹鼠和獾的威逼劝诱下,蛤蟆先生来到了咨询地点——“苍鹭小筑”,第一次见到咨询师苍鹭,蛤蟆就对他留下了“个子很高,看上去富有智慧”的印象,这对他以后在苍鹭的引导下深入探索自我是很有帮助的;蛤蟆先生是第一次寻求心理咨询,所以他以为苍鹭会像具有号召力又富有说服力的獾一样开导他,而苍鹭的沉默打破了蛤蟆的这种认知,苍鹭问了蛤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谁才是对这次咨询负责的人?苍鹭说:“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蛤蟆才渐渐认识到,该对心理咨询负责的人不是催促他来咨询的朋友,而是他自己,他需要对自己负责,也需要通过和苍鹭的“合作”解决自己的问题,而苍鹭似乎不同于他认识的每一个人,蛤蟆怀着一些期待开启了他的心灵成长之旅。

2 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

当被问道:“你现在真实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蛤蟆很是惊讶,因为他以及他身边的很多人也不会以这样的方式去发现自己的情绪,通过苍鹭的讲解,蛤蟆发现自己以往的人生经历都处在“儿童自我状态”下,也就是说他的很多行为以及感受都像一个孩子,如果这种状态不被现实所理解和接受,他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也就是他现在的抑郁状态了;儿童自我状态是每个人身上都具有的,观察那些小孩,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身上都存在着喜悦、愤怒、悲伤、恐惧这四种情绪,这也是所有儿童所具有的最原始的情绪状态,它属于“儿童自我状态”下的一种类型——“自然型儿童”。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然型儿童的状态会演变出儿童自我状态的另一种类型:适应型儿童。“就像红黄蓝三原色一样,当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后就会变出各式各样微妙的色调和色差来”;蛤蟆的问题来了:“为什么我没有愤怒的情绪?”蛤蟆思前想后,发现自己无论在对待严苛的父亲,还是冷淡的母亲,以及他那该死的朋友们时都是表现的很顺从,并试图取悦他们,必要时还会对他们道歉,他从来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情绪状态,除了从黄鼠狼手中夺回自己的蛤蟆庄园之外;苍鹭解释说,蛤蟆先生所表现出的顺从、取悦、道歉以及依赖都是“适应型儿童”为了适应父母的给予自己的行为反应所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用来保护自己和获取更多生存资源的方法,而蛤蟆先生的愤怒不会凭空消失,它只是以一种很难觉察的方式释放了而已,比如说蛤蟆所惯用的撒泼行为。蛤蟆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现在的行为和情绪一直沿用着儿童时期就已经形成的行为和情绪,而这种方法的习得却是早年为了适应自己的父母而形成的,这不免让蛤蟆先生觉得父母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但又想到自己的父母以及悲惨的童年,又有一些难过。

在咨询的推进过程中,苍鹭和蛤蟆一起探讨了“父母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一样,父母自我状态是每个人也都具有的,蛤蟆想到了好朋友獾,獾就像是一位挑剔型父母,威严中总能让蛤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蠢货,獾也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对自己非常严苛,一个眼神就会让蛤蟆明白自己又犯错了。而蛤蟆的问题又来了:“我的父母状态去哪里了?”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慢慢意识到他从别人身上感受到的“严苛型父母状态”,恰恰是自己心里“严苛型父母状态”的投射,原来,一直以来,自己才是那个伤害自己最深的人

蛤蟆很无力,他不知要怪谁,明明是他的父母,他的朋友害他患上抑郁的,现在怎么反倒是自己才是害自己的真凶呢?苍鹭默默地陪伴着蛤蟆,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蛤蟆自己悟出了个体身上存在的第三种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是个体能理性的看待事物,并且处理现实发生的状况。苍鹭告诉蛤蟆,个体在儿童自我状态时,只会体验到小时候的感受,在父母自我状态时,只会指责和挑剔别人,而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中时,个体才会不断成长。

蛤蟆先生在和苍鹭的“合作”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人生真相,最重要的是自己可以有意识地去觉察到自己此时此刻所处的情绪状态,是儿童的呢,父母的呢,还是成人的,慢慢的他也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了,和朋友们相处时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冒失、激进和炫耀了,他也开始做起自己喜欢的事情(划船)了,还会去河鼠和鼹鼠的家里吃午餐。蛤蟆的生活似乎变得多彩起来了,但处在十字路口的蛤蟆会不会选择继续继续成长呢?

3 选择自己的人生剧本

蛤蟆经过和苍鹭的多次面谈后,和他也建立起了平等、真诚、包容的咨访关系,蛤蟆终于第一次向苍鹭倾诉了自己的人生故事。人生故事中,小时候的蛤蟆一直生活在优秀的祖父、外祖父以及父亲的光环下,过着他们为自己安排的人生,不过他也受他们的影响,找到了自己的兴趣,蛤蟆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可怜的笼中鸟,想飞却怎么也飞不出鸟笼;苍鹭听完蛤蟆的人生故事后问:“你从你的人生故事里面学到了什么呢?”。蛤蟆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经过前面几次咨询,蛤蟆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现在的他会用战略性的视角去看待他的整个人生,不过他发现以往他出演的人生剧本都像是喜剧,他总是会饰演一些受到别人讥笑的角色,可无论怎么尝试,都无法改写剧本;现在他要怎样才能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呢?以及改写什么样的人生剧本呢?

苍鹭说道:“个体小时候所形成的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同样会影响成年后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就是说,我们在童年的时候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也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游戏”,比如蛤蟆就是在玩“可怜弱小的我”的游戏,他认为别人都是权威的,严厉的,而自己是弱小的,无助可怜的;在实际生活中蛤蟆还会为了应证自己的观点而寻找证据,最后也会得到满意的“必然结果”(就是这样的)。想想这样的心理游戏还是很可怕的,如果当事人没有觉察到自己在玩这个游戏,那这个游戏就会无限循环下去吧!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剧本

而像这样的心理游戏还有很多,如果将我们的人生剧本划分为四类,那这四类分别是: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蛤蟆先生玩的就是第三类心理游戏——我不好,你好,总会让自己感到压抑难受,甚至会想到自杀;而蛤蟆的父母玩的就是第二类心理游戏——我好,你不好,自己永远是对的一方,也会永远挑别人身上的毛病,其实这也是公司老板一直在玩的游戏。在最后一次和苍鹭见面的时候,蛤蟆先生最终也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他愿意选“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剧本,既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也能承认别人的优点,这是一个双赢的人生好剧本。

最后,蛤蟆先生做出了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他也发现他的朋友鼹鼠、河鼠和獾也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规划,他们知道“变化意味着风险,但无论风险如何,他们都愿意继续前行”。这本书是蛤蟆先生的心灵成长史,同样是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成长史,或许从读完本书起,我们才开始真正的认识自己以及这个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07如果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糟糕,请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