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细读》读书笔记2

前几天,和办公室老师聊天,聊到哲学的用处,我说教育的上位概念是哲学,也就是说教育问题本质上属于哲学范畴。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说过,大多数一般性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本身的问题。大家不甚理解,让我举例说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哲学在文本解读中的应用。以《荷塘月色》的解读为例。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讲到《荷塘月色》,就只有一种思路,那就是把朱自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不宁静,直接和当时的政治现实联系起来。那还有没有有其他的解读方向呢?孙老说有,从理论上说至少有两个理由:第一,光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普遍性的苦闷作为大前提,并不能揭示出朱自清的个性来。因为普遍性的内涵小于特殊性,正如水果的内涵小于苹果一样。也就是说吃了苹果就知道水果是怎么一回事,而如果光知道普遍性的(水果)定义,却仍然不知道苹果的味道。第二,就算知道了朱自清的一般的个性,也不足以彻底分析《荷塘月色》的特点。因为,他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比较稳定的个性和瞬息万变的心情并不是一回事。

孙老在文中还就“分析”一词从思想方法上进行了解释。分析就是把本来似乎是统一的东西深层的内在矛盾揭示出来,分析的对象就是矛盾。没有涉及矛盾的文本解读都是只限于表面现象的滑行。也就是说“分析”要从作品与现实的矛盾、不统一的方面入手。

《荷塘月色》一开头就说,夜深了,人静了,想起日日经过的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句话很重要,因为这里有矛盾可分析。平时的荷塘,是一个样子,并不值得写,而今天“另有一番样子”才值得写。抓住这一句,不仅有利于分析文章,而且便于从中分析出为文之道。要写一处风景,一般的情况是不值得写的;只有与平常不同的样子才值得写。平时的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路边的树也不知名。“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有点寂寞”,一点诗意也没有。值得写一写的是“今晚却很好”,一个人来到这里,好像来到“另一世界里”,作者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很多人读到这里就滑过去了。但是这里的矛盾更明显了,是双重的。1.清华园就是一个世界,哪来“另一世界”?2.“平常的自己”和“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平常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文章中说“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而现在却只爱“独处的妙处”。这些矛盾点都我们的课堂切入点,需要我们带学生深究下去,直达文本中心。孙老就课堂上抓“矛盾点”的重要性说到:为什么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没有东西可讲呢?因为没有抓住矛盾,无法往深刻的内涵突进,就只好从表面到表面,在字词句段篇上瞎折腾了。而抓住了矛盾,就可以分析到深层去。

孙老还提到朱自清一连用14个比喻来写荷塘之美,但是,事物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这14个比喻不可能全是很精彩的,孤立起来看就比较平庸,余光中先生就对这十四个比喻句提出过批评,认为比喻不高明。但孙老认为就一篇文章而言,首先应该看整体效果,一般不宜拆开来分析。局部是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各要素之和。我对这种解读相当服气!有理有据,理性客观!

孙老是从“伦理的自由”的角度解读《荷塘月色》,那和之前的“政治的自由”没有一点关系吗?当然有了。但那是比较间接、次要的。所以一篇文章的矛盾点不会是单一的,但要分清主次,要抓主要矛盾。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作细读》读书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