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看完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一书。小说主人公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主人翁斯特里克兰,原是一位证券经纪人,有一儿一女,属伦敦的中产阶层。妻子喜欢文学,常在一些文学沙龙里穿梭,外人看来安逸幸福。

人到中年他突发奇想,抛妻别子,独自去法国巴黎学画。住最㾾价的旅馆,过饥寒交迫的生活,为画画受尽了折磨。先后流落数地,成了地地道道的流浪汉,靠收容所和朋友救济生活。只要生计不愁,他就继续拿起画笔。

他冷嘲热讽世俗观念,在世人看来他就是一个毫无道德底线,十足的混蛋。朋友德克对他的画顶礼崇拜,对他也敬如神灵。在他病重奄奄一息时刻,说服妻子,将他接到家中养病。可他恩将仇报,与其妻布兰奇勾搭成奸,并始乱终弃,迫使了布兰奇自杀。布兰奇对他来说就是画画的工具,使用完就毫无价值。

面对毛姆的责问,他嘲弄爱情。认为布兰奇自杀是她自己蠢,他嘲笑女人把爱情当着生活的全部,对于男人来说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他讨厌任何女人用爱情来捆绑他。

他跟一起流浪的朋友布里诺船长,来到塔希提岛上,与当地居民阿塔同居。阿居有一块地能让他们自给自足。两间木屋在小岛深谷中,远离喧哮,是他最理想的画画场所。

直到得了麻疯病死之前,他一直在画,生命临终之前,他告诉阿居,他需要的是颜料而不是药。他的房间墙壁,屋顶布满了他的画。

他对世俗的价值观不屑一顾,对绘画却拿生命在朝拜。当他完成了壁画之后,书上这样描述:

斯特里克兰终于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完整地表达出来。他埋头创作,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我想,他一定把自己所理解的,所洞悉的一切,倾毕生之力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他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纠缠着他的魔鬼终于被驱逐了,他痛苦一生就是为这件作品做准备,随着作品的完成,他远离凡俗的,备受折磨的灵魂终于得到安息。他甘愿赴死,因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已经达到。

那是怎样的创世之作呢?唯一见到过那幅壁画库特拉斯医生说:

看起来非常奇妙,荒诞至极。就像创世之初的图景,伊甸园,亚当夏娃——怎么说呢?——是对男人女人,人体之美的颂杨,对大自然的赞美,既崇高又冷漠,既美好又残忍。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垠,让你深深感到敬畏。因为他画了很多树,椰子树,菩提树,凤凰树,鳄梨树,这些树我天天 看到,但又仿佛从未见过,就好像它们都有了灵魂。有了秘密,眼看就要抓到手,它们却突然跑掉了。那些色彩是我熟悉的色彩,却又完全不同,它们都有自身的独特意义。而那些些裸体的男男女女,他们既是尘世的,又远离尘世。他们似乎是黏土搓成的,但又仿佛都是神灵。呈现在你面前的,是赤裸裸的人类原始本性,你感觉害怕,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除了不得已,为填饱肚子给别人画的画,从开始画画到最后,斯特里克兰,总是在追逐过程的快乐与美好。他不把画示人,即使画商买去,他也不遗余力索回。却使最成功的壁画,他也吩咐阿塔在他死后付之一炬。

他活在自我中,对世俗的道德、功名利禄抱着嘲讽的态度。他充分的享受过程,无需要别人的肯定。站在凡夫俗子之上,听从心的期许与召唤,认真做到了为自己而活。那怕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名,穷困潦倒也在所不辞。

他是发自内心热爱艺术。与其妻在作家间厮混,附庸风雅,装模作样有本质的区别。而世人有几人能像他那样,倾其一切做自己。大多像她的妻子一样,艺术不过是茶余饭后的点缀,以此抬高身价的筹码罢了。

有人说:如果你只要月亮,你会饿死;如果你只要六便士,你一定会活得庸俗;如果你想月亮与六便士两手抓,那你又会陷入这样一个困境——月亮你够不到,六便士你嫌少。

其实本书已经给出了答案,细心的你发现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