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成长 平凡中不凡——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本来像《平凡的世界》这种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对于我一个不是很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但在一次偶然阅读后便如痴如醉读了两三遍,甚至偶尔闲暇都要翻到最喜欢的章节反复卒读,回味无穷。


      平凡的世界有不平凡的人,小说真正的高潮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农村经济最后的枷锁被时代取下,双水村中从不缺少敢于拼搏敢于奋斗的人,少安选择了在农村开砖厂,少平选择了走出去,到大城市当煤炭工人。在时代的大潮中,他们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但是,我们能看见他们共同的闪光点,那就是能够体桖身边的穷苦人,仅仅凭借这点,他们就不是一个平凡人。回望过去风云激荡的几十年,现在的社会简直像湖面一样平静。好像每个人都很平凡,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缺乏那个时代特有的人物品性。

    《平凡的世界》这本大部头小说,塑造了很多值得我们评析的人物,或是在农村搞得热火朝天的少安,或者是忠于爱情又妥协生活的润叶,或者是理想化身的晓霞,他们对于那个英雄辈出,群星闪耀的时代来说微乎其微,但他们就是组成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这篇读后感我就主要讲一讲书中两兄弟的弟弟少平对我的启发。孙少平的苦难是从出生开始的,到了上学的年纪,家里的光景几乎是最差的时候,哥哥少安还没有真正的开始返家务农,一家的单子都担在父亲孙玉厚一个人的身上。孙少平身上的宝贝都是精神上的,都不能直接拿来当饭吃,一个是读书一个是坚韧的意志力。但就是这两样东西让他在以后的人生中受益匪浅。艰苦岁月里,孙少平似乎从来没有忘记读书,从在县城打工找田晓霞借书,再到成为煤矿工人自己买书。读书熨平了那个时代给予孙少安到所有不平与伤痛。书中关于少平爱读书的描写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他还在上学的时候就经常通过田晓霞来借阅各种书籍并且和她做交流。一处是他在毕业以后,只身前往黄原当工人,即使每天累的精疲力竭也要拿出在前辈那里借的《牛虻》来看,试想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房间,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可以供我们广泛阅读却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几本书籍,尤其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更感到问心有愧了。

        我始终认为书中孙少安的经历在现在仍然对我们广大年轻人有很大启发,他爱读书爱思考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面对苦难时候的自强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大概是距离年轻人最近的位置,对现在孩子的思想状况有一定的反思了解。我们现在的孩子在享受前辈们辛苦打拼的资源的同时,也要学会自强不息,学会自己走自己的路。在教育工作中我遇到很多“孙少平”这样的孩子,他们即使没有体会过少平那样的苦难,却也能做到自强上进。他们在学习中不懂就问,面对差距找准自己的不足加强弥补,他们让我在书中和现实找到了交融点,感谢他们。读了《平凡的世界》,先是震撼,接着就是惭愧,惭愧自己从小没有像少平那样持之以恒的与命运搏斗。记得书中少平给兰香写的那封信,里面有句话是这么写的:“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生活在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的出那个时代的人为了摆脱苦难所作的巨大努力和牺牲,相反,我们往往会因为一点问题和挫折就抱怨社会,心灰意冷,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最近一段时间,一些高材生轻生的消息频见报端,可见,对与苦难的教育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平凡的世界》的伟大之处在于,我们终能在书中找到那个理想中的自己。书中人物的走向始终是坚持着最初理想的,我们由于现实,或者没有成为我们梦想中的自己,但阅读使我们看见更多可能。平凡的永远不是世界,在任何一个时期,这个世界是群星闪耀的,小时候的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就是特殊的那个,自己身上总会有突出于别人的天赋,但是在一次次挫折和诱惑中,我们沦落为了这个世界的普通人、平凡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苦难中成长 平凡中不凡——读《平凡的世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