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萤火微光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导语:《万历十五年》是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其大历史观思想下的一部作品,作者把万历十五年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年作为一个切面,通过不同人物的事迹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政治的些许弊病,将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的相关联的点连点成线,由线构面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大明王朝已是大厦将倾。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任何事情的发生究其根本必有缘由,虽然 1587年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潮涌动,有些小事虽似末端小节,但是却为日后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接下来我们从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创作方法两个方面对整书进行细致解析。
一、主要内容
6个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
书中的主要内容是围绕6个人物展开的,他们分别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当过首辅的张居正和申时行,在这里要解释一下“首辅”这个词,自从洪武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就取代了之前的宰相一职,取而代之的是创立了内阁,内阁中有六位大学士,首辅简单理解就是这六个人中的老大,其实到明代后期首辅的地位已经远高于之前的宰相。剩下的三个人是大清官海瑞、抗倭英雄戚继光和哲学家李贽。
夙愿难偿的万历皇帝
首先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是隆庆皇帝第三子,在他六岁那年被立为皇太子,十岁那年隆庆皇帝龙驭上宾,万历皇帝便顺理成章的继位登帝。
因为皇帝年龄尚小,对政治上的很多事情不能做出准确且合理的决断,于是就需要一个大学士从旁辅佐,当时的首辅张居正便成为了万历皇帝的老师。
张居正对待小皇帝极为严格。
如果准备充分,背书如银瓶泻水,张先生就会颂扬天子的圣明;但如果背得结结巴巴或者读出别字,张先生也立即会拿出严师的身分加以质问,使他无地自容。
在张居正的严厉督促下,小皇帝进步神速,对日常事务的处理也愈加驾轻就熟,尽管如此,大部分奏折文书的批复其实都是假借首辅张居正之手,可以说朝廷上下的大小事务都或多或少的掺杂张居正的个人意愿,权利之大自不必言说,这也为日后被清算埋下了祸根。
皇帝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请教老师张居正,这在很多文官眼里是有违纲常的,他们觉得这是张居正在变相的干涉国家大事。于是很多官员都上书参奏说张居正的坏话,这些文书到了小皇帝那里,他看到这些人竟然如此诽谤自己非常敬重的老师,便非常迅速的采取行动惩罚了上书的文官。这一做法使得很多想要还没有上书的官员打消了念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张居正在朝中的影响力之大。
但是等到张居正病逝后,事情却悄然发生了转机。万历皇帝为了摆脱先前一有问题就找老师的那种软弱怯懦的形象,想要塑造自己的威严。如何塑造呢?那就消除所有有关张居正的残留影响,从根本上上消除皇帝对张居正的依赖。于是就有了一场声势浩荡的对于张居正的清算,清算波及甚广,很多人牵连在内,比如后面要说的海瑞、戚继光和李贽,他们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清算完张居正,自己的威严也算立下了,万历皇帝开始潜心治国,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国家做一些事情,可是实际却远没有他想的那样简单。皇帝虽名为天子,事实上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全体文官的焦点。皇帝如有一点出格的举动,文官集团就会上书劝谏,如果皇帝不听劝,他们便引咎辞职采取变相的威胁。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官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意识团体,他们完全具有能够左右皇帝意愿的能力。
皇帝就像一只小鸟,被牢牢地关在由文官集团编织的金丝笼里,任皇帝如何挣扎,也不能逃脱。这一点,万历也是深有体会,自己的夙愿得不到实现,只能在文官规定的三纲五常中施展拳脚,无奈万历最终选择以无作为的方式应对,对文官上书的奏折敷衍批复,或者不闻不问。文官的束缚让万历看不到自己的意愿得以实现的希望,自己的无所作为更加加剧了文官集团的控制,如此恶性循环,只会终得恶果。
皇帝,本应是本朝最高权威的体现,可是由于在文官集团的不断壮大下,只能沦为文官集团墨守成规的傀儡。
生前位高权重,死后却被清算的张居正
张居正是贯穿整本书的一个关键人物,他位高权重,不管拥护他的,还是诋毁他的,在他死后被清算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
作为皇帝的老师,不光是皇帝,连太后也对张居正极其敬重,这种敬重也让张居正有了肆无忌惮的本钱。
张居正在平日教导万历皇帝的时候,总是会跟他说不要铺张浪费,要节约物力,就连皇帝提议说要给太后修缮行宫也被张居正提议废止。可是他自己的饮食起居却奢华无比。
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元辅的坐轿要三十二个轿伕扛抬,内分卧室及客室,还有小僮两名在内伺候。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对鸟铳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委派,而鸟铳在当时尚属时髦的火器。
其实从客观来讲,张居正确实为国家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万历年幼时,仅凭他一人之力就维持了当时明朝十几年的太平盛世,可是这也是他死后被清算的症结所在。
深谙中庸之道的首辅申时行
张居正死后,大学士申时行接替了他的位子。有了前任张居正的 前车之鉴,申时行为人处世变得更加慎重且中庸。凡是都讲究顺其自然,不强求,这也就塑造了他不作为的形象。其实申时行的眼光很独到,他可以通过很多细节看到推断出事情的发展方向甚至可以推测出最终的结果。这些在他和友人的很多书信中可以看得出来。
“上下否鬲,中外睽携,自古国家未有如此而能久安长治者。”
他深谙中庸之道,他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以及什么事情能做成,什么事情做不成。
他的老成,来自长期处理各种人事的经验;这种经验,使他深知我们这个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正是因为他知道文官集团的力量之大,而自身的力量是如此的的渺小,他不像张居正,误以为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就像是行走在钢索上,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万丈深渊,万劫不复。其实万历皇帝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走上了庸碌无为的道路。
比较张居正和申时行,我们会发现,同为首辅,他们两人身上有着截然不同两种政治色彩,一种积极发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勇敢冒进,创新改革;另一种呢人云亦云,处世圆滑,循规蹈矩。
这两种政治色彩虽没有优劣之分,但是相比较而言,在当时的大环境之下,勇敢冒进就意味着有着更高的风险。
刚正不阿的海瑞
海瑞从政二十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
海瑞是一个为官做事都谨遵规则的人,他一生为官清廉,时刻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
他不光对自己及家人要求严格,还立志要一己之力肃清朝廷的贪腐奢靡之风。这也致使很多官员一听到海瑞的名号就避之不及。
海瑞的这种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奋不顾身的特点,让朝廷上下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又爱又恨。
经过慎重的考虑,阳历十一月,海瑞向嘉靖递上了著名的奏疏。奏疏中指出,他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举凡官吏贪污、役重税多、宫廷的无限制浪费和各地的盗匪滋炽,皇帝本人都应该直接负责。
然而奏疏中最具有刺激性的一句话,还是“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就是说普天下的官员百姓,很久以来就认为你是不正确的了。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海瑞可以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直言顶撞皇上,或许当时的他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
海瑞的抱负难平根本原因是他把当时的治国大计、法律制度奉为圭臬,自己的行事风格要严格按照这些,他曾不质疑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是否合情合理。但是,从当时的官场可以看出,其实大部分的法律制度形同虚设,绝大部分的官员都会通过投机取巧,另辟蹊径的方式绕过这些规则。
海瑞也曾感到身单力薄,他曾经向当时任首辅的张居正寻求过帮助,可是张居正并没有选择帮他。这也成为了日后张居正被清算时海瑞重新得到重用的契机。
重新得以起用的海瑞当时已经七十二岁高龄,重新出山的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他的政治风格。这也是被很多官员诟病的地方。
很快,有部分官员上书弹劾海瑞,说他一无是处。皇帝深知海瑞的为人,于是为海瑞开脱说:“海瑞生性愚钝,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看似一句给海瑞下台阶的话却让海瑞伤透了心,在他自己看来,他为国家社稷大业披肝沥胆,不曾想最后的结果竟然被告知是愚钝。
皇帝的一番话已让海瑞心如死灰,他再也无法在追寻自己政治抱负的道路上走下去了。最终他选择了卸任归隐。
海瑞的那种矢志不渝的坚信法律、制度以及道德精神是值得被传承和宣扬的,可是正是他这种带有些许盲目的坚持害了他,他也不曾想过他所坚持的信仰已经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情。
治军有方的戚继光
戚继光是有着良将之才的人,他从募兵、改良军备军械、根据军队的特点改变布阵等方面对自己带领下的戚家军不断的改良调优,最终在抵御外来海寇的大小战役中都打了不少胜仗,即便是在对方有着坚固的战船和强力的火炮的前提下。
立下赫赫战功的戚继光本应会得到朝廷的重用,来进一步的发挥他的军事天赋。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最终他被弹劾罢官,凄凉的结束了自己的官场生涯,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与张居正的关系过于密切。在戚继光为官初期,他便展露出了自己的军事天赋,张居正本是一个爱才惜才之人,知道官场中有这样一位有才能的将领,便加以重用。戚继光为了报答张居正的知遇之恩,便给张居正配了一个火枪队,来保证张居正的安全。这些事情本来无可厚非,可是自打张居正被清算的那一刻起,性质就不一样了,与张居正交往过深的人统统会受到牵连,更何况是这样一位手握重兵的将军。
张居正和戚继光没有造反的证据,却有造反的能力。
这便是文官集团借以打压戚继光的理由,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相较文官集团,武官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更不必说还被扣了如此大的一个帽子,我们也不难猜到戚继光悲惨的结局。
自相矛盾的哲学家李贽
李贽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深受儒家、佛家和王阳明心学(从根本上讲心学也受到过佛教的影响)的影响,深知仁义礼智信,但又做事放浪形骸。
他在芝佛院讲学,不断的抨击官绅士族,在所写的文章中说他们是如何的丑陋肮脏,但是自己的经济来源却来源于这些人的施舍。
他一边辱骂当官的锦衣玉食,铺张浪费,但是又借他们之手享受着这种生活。刚开始他的很多当官朋友都很欣赏他的真实,他能够不避讳的在言语上攻击他们,但是时间久了,那些觉得他真实的人最后都开始心生厌恶。
在某些方面李贽和海瑞很像,他们都敢于揭穿官场的丑陋,只不过他们的立场不同,一个是为了实现立国安邦的政治夙愿,一个是为了追寻自己的生命哲学。
在李贽的眼里,他已经超凡脱俗,或者说已经出世,年过七十还会和女性友人嬉戏打闹。
很快,一场密谋已久的大火烧毁了芝佛院,很多官员在给皇帝的奏折中直言罪魁祸首便是李贽,李贽知道自己无法辩驳,因为这个结果可能是很多官绅的众望所归,于是他选择用剃刀了结自己的生命。
李贽所谓的哲学更像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一种挣扎,想要出世,摆脱世间烦恼但又不得不依存现实的土壤。
二、创作方法以及行文特点
叙事顺序:阶级等级的由高到低
按照书中人物介绍的出场顺序分别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
很显然作者是出于对阶级等级的考量来排的顺序,皇帝、首辅自不必说,肯定是排在最靠前的位置,同为政府官员的海瑞、戚继光和李贽为什么要这么排呢?从我个人的角度理解:海瑞和戚继光为官数十年,他们把一生中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为官从政,而李贽的主要兴趣不在做官,虽然他也曾经做过官,但是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研究哲学,所以他的地位相对来说会低一些,理所应当把他放到最后。至于海瑞和戚继光的顺序,我相信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从来都是文官的地位要高于武官,这一点在明代更为明显。
在描写单个人物时,作者多次采用倒叙的手法
作者在展开叙述某一个人物的时候,很明显的用到了倒叙的写作手法,比如:书中的第四章【活着的祖宗】开头讲的:解职归田23年之后,申时行在原籍苏州度过了他按中国习惯计算的八十寿辰......后面的内容却又回顾申时行还在朝中担任首辅时所做的事情,类似的还有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中的描写:1587年阳历11月13日,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在任所与世长辞......第六章的【戚继光——孤独的将领】:一代名将戚继光在阳历1588年1月17日离开了人间......第七章的【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1602年,李贽在狱中以剃刀自刎,死后,被称为牺牲自我......
作者采用这种特殊的写作手法无非是为了让读者首先了解人物的最后结果,通过结果倒后推理出原因所在。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可以帮助读者把着重点放在原因,而不是结果上,通过分析每一个人物身上的因子,来从侧面宏观的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特点。
文中引用大量的生僻字词和文言语句提高了阅读难度
为了提高本书的艺术价值以及如实的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作者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生僻字词、成语以及文言语句作为支撑。我统计了一下,书中涉及的完全不认识的字有24个,不知道含义的成语有数十个,而小段或者大篇幅的文言语句更是随处可见。
也正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存在,提高了本书的阅读难度。
三、结语
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当中发生的种种事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相互牵动又相互制约。可是这种关联是大势所趋的形势所孕育出的必然结果。有的时候,历史的的大环境可以完全掌控人的行动乃至生死,即便像是万历皇帝这种高高在上的阶级领导者,到头来也只不过是文官的提线木偶。
万历年间几乎不管皇帝、首辅、高级将领还是文官集团,他们看似是在为了大明王朝呕心沥血,稳固根基,可是这些努力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就像作者在书中最后总结的一样:“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