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再以学生的思维做学生......

图片来源:微博纯摄

1.

记得刚开学听一场讲座,站在台上发言的教授,和台下的学生分享自己作为老师的感受。

他说,在他教授的课程上,有的学生作业都不会好好完成,上课也是稀里糊涂里。其实这样也好,也省了自己很大精力。

他语出惊人道,都说做老师的,最独特的一点就是,每一年接触的都是一些年轻人。和年轻人在一起,自然人无论是心态,亦或是面容,都会比同龄人年轻很多。

但他认为,有时候,和一些学生交流,就是在损耗自己的能量,而不是传统上的吸收年轻的气息。

当他说出这些话时,台下坐着的专业学生都一片哗然。

突然想起这件一年前发生的事情的原因是,最近一次结课餐时,任课老师和专业的六名学生在一起边吃饭边交流。

不知道因为什么,大家交流到关于课程质量的话题。其间,有一位男生毫不避讳地说,感觉有些老师的课就是在应付,根本就没有上课的必要。

可能是因为这种情绪积压在心里太久,话到最后,他直接点出了某某老师的姓名。

顺着这个话题,我接了话。

感觉听某些老师的课,也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有时候坐在台下听讲,看着台上明显心不在焉、毫无用心的授课,心疼青春在一点点的流逝,在无聊、乏味、枯燥的应付中,黯然退场。

2.

我真的是真实地经历过这种感觉。

那是在上本科时,那时也是备考研究生的阶段。因为对那门课某个章节的知识点特别感兴趣,所以即使距离考研不到一个星期的日子里,依旧按时去上课。

但很遗憾的是,那位任课老师不仅没有按照教学大纲、教材章节架构在讲课,反而将自己平时研究的文学作品拿到课堂上。

而这些文学作品,其实学校有给她专门开了一门选修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这门课程。

清楚地记得,原本最后一节课是要讲古代诗歌的平仄要求这一知识点,但是她跳过,直接将选修的内容拿到最后一堂课。

一直到现在想想,依旧觉得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让我想起另一位老师,他曾经在结课最后,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现在不讲这个内容,我怕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给你们讲了。”

两相对比,就可以懂得这浅浅的一句话背后所包含的某种深情。

3.

自己这两三年最显著的变化是,不再以学生的思维去做一名学生。

在课堂内外,有所取舍,懂得拒绝,时刻保持清晰的明辨力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也正因如此,常常看见过去被自己忽略的一些东西,以及从某些个体身上,看见身为人的局限,以及人性中的某些桎梏——欺骗、应付、以及某种形式主义的作为。但任何东西,其实都是双面的。

你以什么样的姿态——高高在上,还是谦卑谨慎,对待自己的职业,对待别人,就迟早会得到同等的对待。

我发现,那些在课程教学内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者,无论在课堂内说多么漂亮的话,亦或做多少伪装的东西,都会被台下的学生所识破。

只是很多时候,大家心知肚明,懂得但不识破,这有时让我颇有点很多人看丑角表演的错觉。

甚至,我观察到,一般在师生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上,那些平时姿态咄咄逼人的教学者,面对学生的眼神里总有怯懦、躲闪,而不会是眼神澄澈、举止大方。

这让我再一次相信,公道真的是会自在人心,甚至不用说破。

4.

但有时候,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注定会存在某种不完全对等的状况,特别是学科内部对学生的学业要求。

记得去年,和另一专业的学生聊天,他向我抱怨,特别后悔读现在专业的研究生。

几乎有那么几个月,每天一早就会到导师办公室做事,晚上要忙到将近10点才能回宿舍休息。甚至暑假,也需要牺牲假期时间,和导师一起去实地考察,收集研究资料。

他对我说,自己这么努力地替导师干活,就是为了导师可以在写论文的时候加上他的名字,或者指导他发论文。

但相处一年过去了,毫无进展。他和导师提过发论文的事,导师回他,好好看书。

记得当时我对他说,即使这些事你再替导师做几年,也不见得会发一篇论文。能够让人重视你的,永远是本身的实力,而不是这些谁都可以做的事,你在这些事上浪费了太多时间。

这种“只要好好做事,导师就可以看在这份面子上为自己发论文”的心理,应该是很大部分学生的心态。

其实这种心理是有某种合理性的,毕竟人与人的交往有时候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上;但一味局限于这种学生思维的缺陷在于,忽视了本身学术能力的培养。

任何互利互益的基础,永远是建立在自身能力足够硬核的基底上。

5.

也正因为这一点,有时候我还是挺认同一句话的:学校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五脏肺腑俱全。

当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何种身份,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做一个独立与自主的个体。

这需要不断保持学习的心态,以及不依附于任何人的强大心理。

当我挣脱于学生的单一身份,以一种独立个体的思维去看待发生在校园里的种种事情时,不仅是思维,行为举止之间也无意识中发生某些变化。

首先,开始慎用“老师”这一称号。

我很少很少再随便去称某某人是老师,即使他本身的职业是一名教师。

可能是由于在内心深处,对于“教师”二字,对于这一职业,我是有着某种内在的精神洁癖。

即使社会如何变化,某种传统的东西不应该被解构,比如不同职业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精神特质。

有时候这无关其他——社会压力、薪资待遇、物质名望、家庭境遇,而仅应该是你选择这份职业单纯地必须遵守的某种秉性特质,或者说,应该秉持的契约精神。

其次,养成观察式学习的习惯。

人类的知识是有两种的,一种是显性知识,一种是隐形知识。

显性知识,可以认为是以书面文字、图表、数学公式或者以课堂传授的方式习得的知识;而另一种隐形知识是在做事过程中得到的,是在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过程中学到的。

比起显性知识,隐形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要。

因为很多东西,是无法被教授的,只能通过个体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五官潜能去观察、去体悟、去思索,再去自省、内化为自身所得。而这比单纯的教授,要有用得多。

再者,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人,无论身份、职位、高下,也无关未来的回报等等物质化的期待。

这是作为一个个体应该保持的生活惯常的本性。

高低、强弱、输赢等等这些二元对立的词汇,是现代社会给人们设置的幻象,用以迎合快速发展的商业社会的谋利实质。

但脱开这些被包装的外衣会发现,真正让一个人感到幸福的,一定不是以贵贱等级、优劣高下去评判某件事、某个人,永远是以一颗最本真,最诚恳的心态去对待其它个体。

这些无形的能量之间的交流与传递,会滋养一个人的心灵,增加一个人的幸福感,这些是无法用现实的利益价值去衡量的。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用来形容再适合不过:所谓幸运,不过是某个时刻不经意间,播撒下的一个个善意的种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不再以学生的思维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