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和语言,愿望和结果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事实和语言

现实中存在些客观的经济规律,当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后,可能会出现偏差,语言是直觉的表达,而客观规律可能隐藏在直觉背后。

例如消费者剩余不等于消费者创造和独有,它是买卖双方交易,产生的剩余,而更中立、客观的说法是交易者剩余。

许多产品不是简单的标准品,而是一种综合的服务。比如一套房,包含周围的小区,地段教育交通等。

图片发自App

再比如天赋人权忽视了权力冲突的本质。权利其实是人赋的,而不是天赋的,人们追求各种权力单独看非常可取,但整体看互相冲突,而要处理这些,难点在于,各种冲突的权力中找到互相制衡、互相补充的平衡点。

事实怎样和我们语言描述怎样之间,是有冲突的,有区别的。我们亲眼看到的,亲口说出来的,可能和他背后的本质规律有差别。

语言是很神奇的,尤其是故事,有故事扭曲现实或立场的说法。而有区别事实和语言,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把语言放到事实中去验证。

证实不代表是真的,但政伪一定是假的。语言是经过个人大脑处理的,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扭曲的,程度不同,认知和格局越高,你看到的事件可能越接近真实。

图片发自App

去饭店去高档餐厅吃一盘龙虾,和门口摆摊儿的小龙虾,味道可能一样,收费却不同。看得见的是眼前的价格,周边的环境,看不见的是背后的心理因素和思维观点。

愿望和结果

经济学关心的是那些事与愿违的事情,作为一个需求者,我想买世界上最便宜的苹果,但当我进入市场,寻找最便宜的苹果本身,就使苹果的价格上升了。

作为供应者,我想卖最贵的房子,但当我作为供应者进入房地产市场,去盖房子,卖房子本身这个行为本身就使得楼房的价格下降。这是典型的事与愿违。

政府提高了税收,那么税收会落在谁身上呢?谁来承担更多部分呢?结婚彩礼随着通货膨胀水涨船高,那么由谁来支付更多的费用呢?

图片发自App

这是由交易双方或者多方的相对弹性决定的,相对弹性较大的一方,承担额外成本的比例就比较低,相对弹性较低的一方承担的比例就比较大。

想想一群人做了明确的规定,开始的时候好像很有效,但过了一段时间事情又回到原点,事情不由你的规定决定,而是当事人之间的相对弹性决定。谁更需要谁付更多的钱。

我们以为最低工资能帮助穷人增加收入,可是真的吗?经济学要告诉我们一个产品或团队,收入由不同要素共同产生的。收入形成后,倒过来要归功不同的要素,哪种要素该得多少回报,是有规律的。

如果回报过低,资源就会流向其他地方;如果回报过高,就会产生浪费,竞争力下降。最低工资法增加劳动力工资,会产生许多事与愿违的结果,最显然的就是,资本家开始考虑用机器替代功能,或把工厂迁到别的地方。

图片发自App

我们一直吐槽血汗工厂,觉得条件恶劣,生活水平低,要消灭血汗工厂。可人是有对策的,之所以有血汗工厂,是因为有更血汗的农村,消灭血汗工厂,本身不能消灭贫困,只是消灭贫穷的工人、农民能够致富的比较可行的途径。

我想到一本书叫做《叫魂》,说的是乾隆年间的一场冤案。乾隆为了江山稳定,想揪出一批不服从清朝统治的人想要,反清复明的人,于是就开始按标准抓人。

当标准变成了KPI,于是各个地方都出现了,符合条件的人,而后大兴冤狱,典型的事与愿违。世界运行有其内在的逻辑,尤其是经济学逻辑。

图片发自App

而这个逻辑有些清楚的表现出来,有的还需要探索,需要不断的摸索试错。就比如灾难中去献爱心的人,这些钱作用有限;而那些大发国难财的人,反而给予了更大的帮助。

政策的结果为什么会和初心不一样呢?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现实是复杂耦合的,不知道中间的哪个环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以表现出来的情形就是跟我们跟当初政策所设计的结果不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事实和语言,愿望和结果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