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注意力商人

从收音机到电视,再到现在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人们的注意力不断被牵着走,几乎每一个时代的观众使用注意力的方式都是由技术决定的。

一直都是人在适应技术,而不是技术适应人。

互联网的起始是由政府主导的,当时就是把15个科学机构用内部网络连在一起,大家可以互通文件和信息,虽然当时并没有那么多信息必须通过这种方式互通。

但这仍旧是了不起的技术进步,于是1971年,政府干脆指派一个计算机科学家去发明了 一个互联网应用——电子邮件。邮箱最开始也是仅用于政府和科研单位传递消息,不为外人所知。

直到1991年,美国才有4家公司提供私人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其中最大的两家是Prodigy和美国在线(AOL)。

Prodigy提供专业廉价的接入服务,让新闻上网,也尝试过电子购物,但并没有多少广告商愿意入驻。可能当时也是受限于很多条件,例如网速慢,计算机性能不稳定,广告商无法链接用户购买入口等等,Prodigy始终没有解决赚钱的问题,最后以烧了几亿美元告终。

而真正让互联网普及开来的是AOL(美国在线),因为它找到了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

他们制作电子社区,主要应用就是聊天室。他们不做内容,而是让用户自己生产内容。用户可以开聊天室去聊天,一开始大都是男性用户,后来加入女性之后,情况立马就变得不一样了。

人们很快意识到这里的社交互动和日常生活非常不同。既然网络都是匿名,那人们就可以随心所欲说话,等到了1995年,AOL简直成了虚拟性爱的代名词。

90年代的AOL用户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是这时并没有解决怎么赚钱的问题。

因为一直没有科学证据说网页广告有用,广告卖不出去。AOL甚至像今天facebook那样,卖客户隐私数据,但也没有赚多少钱。

AOL虽然也失败了,但是它留下了一个宝贵经验:除了看电视的注意力之外,用户还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注意力可供商人收割---社交。

这时,人们才明白,互联网的本质不是中心化的优质内容,而是社交。

说社交,我们现在可以说非常熟悉了,比如说中国的微信,美国的Facebook.

Facebook起源于哈弗校园。当时只是为哈弗学生提供的一个交友平台。学生们只需要把现实中的社交网络,搬到“网上”就行,而这些,就足以让哈弗学生疯狂。

据说当时有的学生为了上Facebook逃课。他们可以一连玩几个小时,就是加好友和通过别人的好友申请。想想看,如果自己的主页上有几百个实名好友,会不会顿时产生巨大的社交满足感?

大家喜欢在Facebook发动态,也喜欢看别人的动态。毕业之后,像结婚生子搬家这些生活事件,在Facebook上发个动态通知一下,会被认为是礼貌的行为。

后来,Facebook成了社交网络的必需品。但任何一个平台,如果不赚钱,就无法走长远,那它是怎样解决赚钱问题的呢?

谈到赚钱不得不提谷歌。2010之前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不赚钱,但是谷歌不同,它非常赚钱。谷歌的搜索引擎并没有投放任何广告,那它是怎样完成赚钱的呢?

是因为,谷歌的广告会在用户搜索相应关键词的时候投放给用户,而且必须要是用户点击了这条广告时才向广告商收费。

广告商非常喜闻乐见,因为点击的用户一定是优质客户。而用户之所以点击这条广告,也是因为他们需要。就这样,谷歌在广告商和用户之间达成了双赢。

谷歌有搜索引擎可以识别客户需求,但是当时的Facebook有什么呢?

它只有用户主页和动态。但当时通过这些并无法定位到用户的喜好,因为没有这些技术。那扎克伯格就等,等技术出现。

这时不得不说Facebook的一个神功能,“like”功能,也就是点赞。

它允许品牌进驻,网民除了可以互相点赞之外,还可以给品牌点赞。那通过这个按钮,品牌自然就会追踪到自己的潜在客户,进而愉快向这部分用户投放广告。

当然Facebook每年的巨额盈利不单单是靠这个达成的,但是就像万老师说的,一步赢,更容易步步赢。

可是冷静下来回头细想,报纸能给我们新闻,电视能给我们电视剧,Facebook能给我们什么呢?它能给我们朋友发的动态,Facebook真正迎合的,是人的自恋。

今天各种媒体技术似乎都很成熟了,用户沉浸在各种注意力收割机上无法自拔。但是就像是30年前观众用遥控器反击电视广告一样,或许以后的某一天,观众也许会拿更新的技术反击现在的媒体。

到那时候注意力商人又该如何?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时代的注意力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