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江声共成长不忘初心再启航

      “怀着对江声的憧憬,2016年1月12日,我参加了江声实验学校的教师招聘,期间经历了笔试、面试、试教、校长面谈、体检,是真正的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才进入江声。我非常感恩江声慧眼识‘才’,也庆幸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当得知自己成功被聘为江声的老师,心里的兴奋不亚于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因为梦寐以求成为江声老师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是2016年9月5日,我在学校开学典礼上的发言,至今仍然还记忆犹新。

        来到江声工作,时间不觉已四年多。在这四年多里,欣喜的是,我不仅得到了自我的成长,更见证了江声的发展。江声的壮大,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强校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江声致强,源自强师。22年来,江声的办学规模由5个班到现在的119个班,学生人数由200多人到6400多人,老师人数由10多人到495人,发展十分迅速。之所以学校发展如此迅猛,得益于学校在培养教师方面不余遗力。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师资的竞争。在学校“向善向上、求知求真”氛围的引领下,江声教师无论是学习热情还是工作态度都首屈一指,“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的江声精神已然深入人心。学校培养教师的举措丰富多样,效果显著。

1 .“走出去,引进来”,专家引领新理念

      为切实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我校坚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努力实现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除了国培、省培项目,我校每年暑假都会进行学科专业培训、班主任深度培训,辐射到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为了让新聘老师快速融入江声,学校还会进行教师岗前培训、新班主任培训。教师培训形式多样,有的是专家团队培训,有的是外请、内培相结合,还有的是到高校参培。在每学期教学时间段,学校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至少到外校学习一次,平时的集中学习时间也可以外请专家讲座。丰富的培训形式和内容,大大激发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专家们高屋建瓴的引领很好地更新了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同时,教学主管部门严抓培训管理,通过签到、笔记检查、评价学习心得等举措,确保了培训工作的优质、高效。

2.“重赛课,搭平台”,教学竞赛促精进

      我校教师参加各类赛课成绩显著:30人先后获国家级一等奖,70人获省级一等奖,300多人次获市、县级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对赛课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教研团队的共同努力。除了参加国家、省市县级的赛课,学校还主动为老师们搭建成长的平台。“江声杯”教学竞赛是我校一年一度的教育盛会,也是我校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检测教学改革成果和发现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让更多老师参与,学校实行三人小组赛制(三名赛课教师组成的赛课小组潜心钻研,精心设计,用心研磨,人人试教,直到比赛前一小时再抽签选定上课展示者),并进行捆绑式评价(既奖励个人,也奖励团队)。这样的赛制,既扩大了参赛面,又有力促进了教师的协同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通过丰富的赛课活动,老师们凝聚的是力量,转变的是观念,积累的是经验,沉淀的是思想,这很好地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

3.“讲团队,乐互助”,青蓝帮扶暖人心

      到外校听课,经常听到这样的赞誉——来自江声的参赛选手,上课水准已达到省里最高水平,是湘潭教育教学的典范。能有如此口碑,这是江声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倡导新的课程理念和方法、注重教研组的合力研究的结果。江声派出的参赛选手,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在奋斗。在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认真备课,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磨课团队耐心指导,反复听课评课,完善教案、课件。大家以实际行动证明——团队就是后盾,互助成就辉煌。为了帮助和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一直以来坚持实施“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青蓝工程”师徒们以“引领、结对、加压、优先、关爱”为原则,不断实现教与学的高效结合。这个举措,不仅使得师徒间教学相长,更让师徒们心灵相通,建立起了情感的桥梁。去年,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扎实开展双培工程、青蓝工程、名优教师领航工程等,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与考核,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团队,更好地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

      在江声,有全面多样的教师培训和个性化的青蓝帮扶,为我的专业成长插上了翅膀,更让我学会做一个有情怀的教育人。在江声,我能经常与国家级、省级、市县级专家零距离接触,接受到最新的教育资讯和教学理念。在江声,我得到了大量省市县乃至国家级赛课的机会,帮助我快速成长。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江声这个强大的平台以及江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江声辉煌的历史无须赘述,如何让江声的未来更加辉煌,是我们每一个江声人要思考的事情。

      江声致远,首要稳师。随着国家新的招生政策的颁布,民办教育对生源的自主选择权将会大大减少。如何才能新的招生政策下实现“江声突围”?安外还先稳内。师资是第一保障,也是江声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如何稳定师资力量,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1.重视宣传,提高名师知名度

      学校注重教师培养和发展,现拥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1人,湘潭市优秀专家、湘潭名师工作室名师、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湘潭县杏坛之星共计128位......学校拥有一大批优秀教师,而在江声校园里,我们看不到这样优秀教师的图片、介绍。在此,我建议学校利用宣传栏(最好是校门口那几块),大力宣传江声名师,宣传各类赛课取得佳绩的老师。一来可以增强名师们的荣誉感,二来可以激励学校老师向名师们学习,三来可以让家长和学生充分感受到江声团队的师资力量。学校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报道江声名师。提高名师知名度,让名师们更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校园即家园,让老师们得到到主人翁的体验。

2.加大奖励,提高教师科研力

      名校,比拼的从来都不是教学楼和教学设备,比的是软件——科研实力、师资力量。一直以来,我校始终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放在首位,走“科研兴校”之路。在赛课方面,我们成绩斐然。然而在课题和论文上,作为三湘名校,我觉得是我校的短板。到目前为止,真正能够在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老师寥寥无几,更不要说出专著。学校教师的论文能获得国家级或省级一等奖的老师不多。老师们一心抓教学成绩,而忽略了教研提升自我。很少有老师有这样的习惯——对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论文。教师丧失了写论文的能力,就失去了深入教研的机会。

        当老师们都具有教学即教研的理念时,才能更加从容地对待教学工作。建议学校鼓励老师们多做课题、多写论文,把课题、论文与赛课一样同等重视。通过加深教研,提升课题的研究力度和提高论文发表数量,让老师们力争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创新型的教师。

3. 多元评价,提升教师幸福感

      人们常说,一个好的评价机制,能产生“一棵树撼动另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的教育效果。学校对教师的多元评价,更能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我校教师团队接近500人,如何让每位老师有存在感、获得感?学校是否可以一年评选一次最美教师、读书之星、赛课之星等等,这样的评选,诠释的是欣赏人、发展人的理念。学校是否可以召开教师联欢会、或者分年级召开联欢会,让领导们和老师们也出些个人才艺或者娱乐节目,充分展示自己、放松解压的同时,也拉近同事之间的关系。我想,如果每个老师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尊重,那么老师们的幸福指数就会提升,就更能感受到江声大家庭的温暖,实现“校园即家园”的办学理念。

        最是江声能致远。我相信在肖董事长、贺校长和各位领导的领航下,江声将无惧风浪,一往无前,继续领跑湖南教育。江声助我快成长,我助江声谋发展。在此,特别感谢指导我专业成长的频校、亮组、倪师父、汤师父等数学前辈,没有他们耐心的指导,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我也将带着这份感恩出发,追随师父们的步伐,向师父们一样乐于奉献,这样才能回报我得到的厚爱,为我们江声进一步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2月14日于重庆北碚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江声共成长不忘初心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