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的故事

鼹鼠总被河鼠“严厉管教”,感到十分愤怒,想去找蛤蟆玩,散散心。

蛤蟆在他心里一直是“威风潇洒”的哥们儿:

他从来不把别人的指责和嘲笑放在心上,上一秒想要“改过自新”下一秒就还是老样子;

他活得如此自信;

他从来不发怒,总是宽以待人,还时常鼓励别人;

总之,见到他自己一定会开心起来的。

可让鼹鼠没想到的是,如今的蛤蟆抑郁了。

蛤蟆说,他正在接受心理质询,并告诉他多亏了苍鹭(心理咨询师),之前的自己比现在还糟糕100倍。

怎么回事?鼹鼠看着蛤蟆无精打采、毫无生气的样子,急切而担心地问。

苍鹭说我的生存模式还是“儿童自我模式”,并且我总在和“父母自我模式”的人相处。

“儿童自我模式”?这个我懂,我也是这样;

“父母自我模式”?哦,我也是和河鼠这样的“父母型”生活在一起:他们就像是当年那个挑剔我们、指责我们、但同时又很爱护我们的父母。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河鼠和獾(高大壮实、一副领导者的样子)一样,理直气壮地生气和对冒犯我们的人发怒呢?

蛤蟆说,这个问题昨天我也问过苍鹭,我想我能回答你:

父母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他们的行为举止塑造着我们最初应对世界的方式,我们有很多生活模式都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生活的判定标准等。

你看河鼠和獾,他们就处于“父母自我模式”的状态,他们的父母很可能就是这样严格要求他们的。

很幸运,他们能很好地从父母那里“继承”勇敢、实力、坚强、果敢、自信……

而你和我,小时候频频受挫,没能从高严酷的环境下,脱颖而出。

鼹鼠迷惑了:那我们的“父母自我模式”到哪里去了?

它以另一种模式在我们身上发挥着作用:

它成为了我们的内在父母,当我们被人指责和批评时,我们内在父母也跑出来谴责和训斥我们。

不错,我们没能成功地“成为”我们的父母,我们把“父母”内化到心里,不论我们做了什么事,这对“父母”就跑出来像小时候我们的父母一样对我们进行审判、指责和批评。

我们不敢对“冒犯”我们的人发脾气,是因为我们早已被内在父母驯服——都是我的错,他们也是为我好,发脾气的话会得罪他们的。

因此,我们所有的不快乐和郁闷其实都是自己和他人的一场合谋。

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也是这么问苍鹭的。

他说:只能靠我们自己。

我们需要时常和自己对话——你是诚实地对待自己的内心吗?你明明不高兴、不情愿,为什么会答应别人不合理的要求呢?

你能对自己好点吗?停止无休止的自我谴责、自我负疚。

鼹鼠若有所思。

他慢慢地踱出蛤蟆的家门,向自家走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蛤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