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3今日瞎聊

在我继续读的《奇特的一生》中有两个小段描述了主人公柳比歇夫:①:“他不善于回避不愉快的事件和危险的争执,他不善于躲开滑溜难行的地方。”②:“一九五六年,他忙于研究玻璃窗上由寒气冻成的花纹。他照了几十张、几百张花纹的相片,最终写成了《论玻璃窗上由寒气冻成的花纹》一文。”倒不想说因为什么什么而看得出他是什么什么类型的人,这样简单的推断简直比武断还要武断。这两处只是让我觉得有趣而已。第一条严重违反了今天的大众规则和潜规则,试想如果没有虚情假意、左右逢迎、得过且过、刻意回避等等品质……我不是在反讽,我是认真地思考它:假如大家都事事较真、事必躬亲、诚实可靠、表里如一……那样就好了?我不敢做肯定的假设。如果是普通人这样不善于回避不愉快的事的话那就是完全被否定为情商低下;只有高更那样的人才有资格抬头看天上的月亮,即便听起来让人不忿,但丛林法则之下的我们也不得不低头。哪怕你只是研究玻璃窗上由寒气冻成的花纹并且是不打扰他人的研究,以我们寻常人的经验,恐怕也并不会一帆风顺吧。

薄薄一百多页的书我硬是两天了也没看完(刚看完一百页),估计周末两天继续好好安心读读(每周就指望周末两天的安静日子了)。每年五十本的阅读量对我来说稍显过快了些,往往会出现贪多却没有质量的情况,每年要控制在四十本左右。把阅读速度降下来对我来说应该是更有收益的事,时刻记得宇文所安对于读者们的忠告:要重视文本。书没看完,本来没想写读后感,只是因为独特的柳比歇夫让我很有兴趣。下一段聊个俗事。

我已经把微信朋友圈关闭好久了,是直接把“朋友圈”这个字眼从“发现”中拿掉的关闭,然后真的发现不刷朋友的生活朋友也没见少,而且生活还挺好。回想一下,这才短短大概七八年时间吧——记得刚用微信的时候还没有朋友圈呢,即便刚开始用时大家的内容完全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如果有有心人做一篇关于微信朋友圈的学术研究报告应该会挺有意思,这也应该在社会学、人类学内随着时代发展的新生出的研究范围。它毕竟已经成为了大家对一个人的了解的最佳渠道,不管是谁,我们认识一个人都要先看看ta发的朋友圈,就等于了解了这个人。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类似于“规则与潜规则”这样对人的双重认识,而且因为人的复杂性甚至更多重。不过我今天看了一篇推送文章,说目前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的已经达到了超过了一亿人(数字是否准确不可考),那么这背后又体现了什么,或许网友们会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但总还是有可继续挖掘的真相。就我微信好友们的朋友圈,随便点开几个很容易看到三天可见,或者直接一个横线。本质一点说,其实大家都累哦。生活成本极大,那一丝丝的喜悦和收获还要修得尽善尽美才能公布与众;个人极为有限的能力又不敢过于脱离大众,还要靠它取暖,同时又都不想低头。我相信书籍和理论,我也是基本靠读书长大的,它们是基础,甚至可以成为人们的某种源动力,但文字的滞后性也十分明显;社会也不会等你通读好了兵书战策再邀请你进来;所以我也不会告诉自己身边的人在这里写东西。人何其复杂,也许只是因为我们是人的视角才觉得如此,也许换个视角就不会这样认为了,但我们也换不了。据说苍蝇的视角是360°的,那它们的世界一定和我们不一样。前几天,我突然想起某个朋友就点开他头像看了看,结果也设置成了3天,再看他老婆的更是把以往发的都删了,我除了推测他们家可能出了什么变化之外也只是耸耸肩,然后切屏看看别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还是倾向于相信人、人们之间的某种核心的本质依然稳定,或者说没有变化,不因时代的、外部的变化而变化。上小学时我就知道和班里的同学和谁好和谁不好、站在哪个小圈子里而不再另一个小圈子里;那时候我就知道和哪个同学一起混不是因为他家有钱就是因为他打架厉害;小时候我就因为环境而知道在人前怎么说话、怎么说话是漂亮的。重点是如果只知道拥抱太阳而刻意回避月光——关键是回避不了——的话……反正尽量吧。不论什么阶层的人,再怎么折腾,应该会改变一定的层面和层次,但稳定的东西它依然是相对稳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213今日瞎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