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三章

吴松超老师在《观课记:梦想是需要启蒙的》一节中,谈到了W老师对课文《梦想的力量》的解析。读到这里,我瞬间感到汗颜,这不就是说的我吗?W老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和我简直如出一辙,很多设计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设计,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从未考虑过学生的感受,也没想过去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吴老师说,“假如是我来上这节课,教学目标将定位于启蒙学生的梦想,启蒙学生的人生思考”。读到这里,顿感大师的站位高,思路广。确实,我们平时的教学,很少有这样的正面引导,只是不痛不痒地谈谈学了这节课的感受,其实学生虽然回答问题了,但多数是不走心的。

吴老师认为,应当把对梦想的启蒙建立在学生阅读理解文章之上,真正让学生受到触动,开始思考“自己的梦想”这个关涉人生的问题。吴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很有针对性:

起初,瑞恩是和我们一样普通的孩子吗?为什么?

瑞恩为什么想帮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非洲的孩子和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妈妈没有给瑞恩70元钱,而是让他自己赚?

妈妈的道理你同意吗?瑞恩为非洲孩子打井的2000元是怎么筹到的,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捐款帮助瑞思实现梦想呢?

瑞恩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瑞恩被称为“加拿大的灵魂”,还获得了国家荣誉勋章,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他最初的梦想是获得这些荣誉吗?

什么是梦想?梦想有高下之分吗?

最后,吴老师和学生分享他对于梦想、梦想的力量的思考——自已有很多梦寐以求想要做、想实现的事,但只有对别人、对社会有益的梦想,才会赢得赞赏和尊重。

这样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师生独立地思考学习中要面对的问题,然后彼此分享自己学习思考的心得、收获,这才是做为一名教师课堂上应该传输给学生的。教师作为成年人,应该将自己多于学生的人生经验、感悟以及学习智慧贡献出来,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引导。在这种开放、真诚的交流互动氛围中,师生的知识体系都将得到构建,情感都得到升华,精神都会感到愉悦。

多么棒的引领,今后我也要尝试解读文本,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传授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