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陷入工作困境,看看稻盛和夫这本书也许对你有帮助

读书观影,对话人生。一年阅读100本书!No.8

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一位30岁的年轻人发出感慨:一边“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着工作,一边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其他地方还会有这样付出与收获如此不相称的工作岗位吗?这个人就是稻盛和夫,幸运的是,他没有被这样的臆念拖住脚步,依然全身心投入工作,最终成长为一代经营之圣。

每一个人都会有迷茫的时候。我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做值得吗?当我们遇到挫折,找不到前进方向,看不清前途的时候,即便最自励自强的人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呢?如果有,那么推荐你看一看这本稻盛和夫的《干法》,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作为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最为人称道的成就有两个:一是先后创办了两家曾进入过世界500强的企业,日本京瓷株式会社、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二是在2010年,他以78岁高龄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

稻盛和夫能够取得这样的传奇业绩,根源于他的价值观,或者说是劳动观,即对工作的基本看法。他把这些看法融入到了《干法》这本书里。全书共六章,外加一个结语,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部分。一、二章为第一部分,讲为什么要工作和如何投入工作,作者认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磨炼灵魂、提升心志,只有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才能投入地工作。三到六章为第二部分,主要讲了投入工作的几个要点,分别是树立“高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抓紧每一天持续精进、追求“完美主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结语很重要,可以看作第三部分,作者把自己的工作观、人生观总结成了一个简单的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翻译成“天赋”似乎更贴切),指的是人天生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大有小,我们只需接受就好,不用太过计较。稻盛和夫更看重的显然是热情(翻译成“努力程度”可能更直观),这是个人自己可以控制的,一个人只要足够努力,就算天赋不高,最后的得分也会很高。思维方式是稻盛和夫认为最重要的一项,因为它有正负之分(可以在-100至+100之间变动),比如做什么事都先想着别人就是正的,损人利己就是负的(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是行善还是作恶),所以这个因素不仅影响结果的大小,还影响结果的好坏,如果抱持坏的思维方式,那么你越厉害对社会的伤害就越大。

纵观全书,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总结稻盛和夫对工作的看法,那就是把工作当作一场修行。

因为工作是一场修行,所以我们应该一心一意投入其中,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磨炼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成长。

因为工作是一场修行,所以我们不要有所抱怨, 即使身在苦难之中,也要拼命工作,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神就会伸出援手,只要改变心态,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变化。

因为工作是一场修行,所以我们要抓紧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不可稍有松懈。只要允许自己稍稍妥协,持续的努力就会画上终止符。

因为工作是一场修行,所以我们不可自满自傲,如果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才能,那么就应该为了伙伴们的幸福,站在前头努力拼搏,去完成自己的天赋使命。

当然,对于把工作当作修行,以及书中其他的一些观点,很多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工作是为了享受,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他们觉得稻盛和夫把人变成了工作的机器,这套说辞更像是老板拿来给员工洗脑的工具。

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无可厚非,因为稻盛和夫的确把工作本身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但在字里行间,他从来没有鼓励为了工作而工作,他关注的始终是个人心志的成长、人格的完善。工作不是目的,修行才是目的,这才是把工作当作修行的意义所在。

把工作当作一场修行,表面上看似乎带着一种宿命论的消极心态,实际上却可以给人无穷的力量,尤其是对于本身就非常自励自强的人来说(也就是稻盛和夫所说的“自燃型”的人),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当你在前进的道路上陷入困境感到迷茫想要停下脚步时,只要把自己想像成一个为了修行而踽踽独行的行脚僧人,就会重新鼓起前行的勇气。

日本作者的书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理论往往很简单很朴素,但书中总会有很多只属于作者个人的感悟,可以引起读者的深思。这本书也一样,稻盛和夫关于工作的每一点看法,都值得职场人士好好思考。这些就留给大家自己去书中探索吧!

一年100本书,50部高分电影

欢迎关注“书影随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你正陷入工作困境,看看稻盛和夫这本书也许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