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读书笔记(二)

                      情绪力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是幸福感偏低。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培养调节情绪和管理情绪的很重要,它是孩子在未来遇到挫折时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能力的基础。


情绪

由内在、外在刺激引发的生理反应、主观感受、认知评价和行为反应四种成分交互而成。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遇到无法沟通的问题,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孩子不再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事。这就提到情绪背后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绪时,在其内心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解决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孩子本来可以反思自己没考好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如果家长把焦虑、担忧、气氛传达给孩子,那么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面临一种非理性的由情绪主导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对抗。

这就导致家长一次次地在类似情景中丧失对孩子的控制力与影响力,而孩子也会对父母不再信任,给亲子关系带来无穷无尽的冲突、争吵或冷战。       

心理防御机制的三种情况

1. 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

如孩子没考好,被父母批评后,会强迫自己忘掉这次糟糕的经历。

否定

如孩子偷了东西,拒不承认,典型的对事实的否定,求得内心平衡。

幻想

如体弱经常被欺负的孩子,会常常幻想自己变成大力士,让别人都怕自己。

行为倒退

如大人有时在遭遇痛苦难以忍受时,会蒙上被子,不肯见人。

发泄

如不开心就暴饮暴食、借酒浇愁等。

2. 中性的心理防御机制

转移

如有些人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把怨气发泄到家人和孩子身上。

抑制

如孩子对曾经犯过的错误一再地犯,这在心理学家看来,可能有一种抑制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反向的行为表达

作出夸张的、与自己实际想法相反的行为来规避某些危险的想法。

投射

如孩子考试作弊,认为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也作弊。这时要理解孩子的投射心理,这样就不至于认为孩子有道德品质败坏等人格问题。这是一种极度渴望被接纳、被认可、被爱的心理需求。

合理化

常见的表现就是“酸葡萄心理”,为了冲淡自己得不到某种东西而产生的不安情绪。另一种表现就是“甜柠檬心理”,并不完全是不好的,有时它可以激发乐观心态,但过度不理性则是有害的。

3. 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分离

任何一个受到伤害的人,只要冷静地回顾一下自己受伤的原因、背景,归纳一些预防此类伤害的方法,就能减少内心的冲突。如二战期间的犹太人,战后会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自己的痛苦写下来,可以减轻痛苦。

补偿

以长补短,如某些天赋不足的孩子会主动寻找那些更加符合自己天赋的内容与家长沟通,并取得相应的成就。

升华

如当你嫉妒别人比你学习好或工资高时,通过提升自己,超越对方。摆脱负面情绪,蜕变为强者。

幽默

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化解内心的焦虑、痛苦等情绪。

利他的公益行为

做公益,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对孩子来说,最容易运用的心理防御机制通常是否定、行为倒退和投射。

* 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引导他们学会与消极情绪和谐相处,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 学会应对人生中的不确定性。著名情绪研究专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在《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人类10种极其重要的积极情绪: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幽默、激励、敬佩和蔼。

* 引导孩子找到更多的爱好,关注更广阔的的世界。当孩子能从内心认同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期待时,这种积极情绪对于他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具有深远意义。

“五施”激发积极情绪:言施、身施、眼施、颜施、心施。

言施

与孩子沟通时,多进行积极、乐观、具有正能量的话语,就会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并感到轻松和快乐。

身施

胜利时鼓掌,开心时与他人拥抱、击掌,能带来幸福的体验。孩子不开心时,握着孩子的手,抚摸孩子的头或者拥抱孩子,都可以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

运动、游戏会让孩子大脑分泌积极的化学物质。

眼施

有一双慧眼关注生活中的变化,看到美好的事物。

颜施

“迪香式微笑”,著名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将所有带有眼角皱纹的真心微笑成为“迪香式微笑”。有三个特征:嘴角肌上扬,、颧骨肌上提和眼角肌收缩。拥有这种微笑的人,幸福感较高,幸福指数也较高。

心施

用心感受。

别把消极情绪当敌人,它们具有一定的警报作用,即使且必要地提醒人可能遇到的危险或可能发生的损害,促进人们以可靠的方式作出避害反应。


正确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需要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情绪,要正确表达情绪。

读书心得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了解了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就需要激发积极的情绪,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重要的参与者,父母的情绪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长要管理好消极情绪,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当父母以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的态度对待孩子时,亲子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