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七夕是传统“儿童节”!这些习俗常识,你是不是今天才知道?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习俗。

相传,在每年七夕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女子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其实,七夕是孩子们的节日!

在这一天,女子乞巧,而男孩子则乞文。而这些习俗,基本上是少女、童子在参加,故又称“小儿节”。

那么,孩子们这一天都在干什么呢?

01 · 穿针乞巧

有诗曰:“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钩。年年闺阁乞织女,男儿何曾求牵牛”。

说的就是在乞巧节这一天,女孩子们同时拿着一根针、一根线比赛穿孔,看谁穿得快,谁把线先穿进针孔,就算是“乞”到“巧”了。

后来难度不断增加,发展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

这样的习俗,在现在我们都看不到了。虽然现在不需要我们像古时候的女子一样必须从小做女红,但是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通过这个祈愿,让生活过得更加幸福,不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


02 · 喜蛛应巧

“七夕织女赐新妆,挑来蛛丝盒中藏。明朝结成玲珑网,试比阿谁称巧娘”。

这种乞巧方式叫喜蛛应巧。

喜蛛就是蜘蛛,在乞巧节的头一天,逮一只蜘蛛,放在一个小盒里边,到第二天看谁的盒里的蜘蛛网结的好,蜘蛛网结的好的就为巧。

这个活动的评判标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方式。在南北朝,蜘蛛结成网就是好,因为蜘蛛也会偷个懒,不结的;在唐朝,谁的网结的密,谁就好;在宋朝的时候,看谁知得圆,圆就为好。


03 · 男儿乞文

“七夕女儿祝织女,男士庙中拜魁星。佑我科举登榜首,供神猪头代三牲。”

在古代,男孩子都被家人寄予厚望考上状元,在七夕这一天,男孩子们也忙着出去“拜魁星”。

“拜魁星”是古老的中国民俗及民间信仰。传说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而中国民间谓“魁星主文事”。男孩子在这一天拜魁星,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04 · 供奉磨喝乐

北宋司马光的《和公达过潘楼观七夕市》记载:

“土偶长尺余,买之珠一囊。安知杼轴劳,何物为蚕桑。纷华不足悦,浮侈真可伤。”

诗中的“土偶”,是旧时七夕节的儿童玩偶,叫“磨喝乐”。

磨喝乐,也很有意思。磨喝乐就是一种小泥人,有大有小,最大的高到三尺,与真的小孩差不多,高级磨喝乐上边穿上什么宝珠、玉,非常好的一个就非常贵了,有价值几千金的。

所以中国古代小孩穷富都能玩,穷人捏个小泥人就可以了,把它做得很高级也可以,这叫供奉磨喝乐。

或许这些古时候的活动在今天已经消失了。但却流传下来了很多关于七夕的童谣和诗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夕 · 童谣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天皇皇,地皇皇,

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

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月七日是七夕,牛郎织女在天上,

一在河东一在西,河宽无法过河去,

喜鹊好心来搭桥,两人欢喜来相见。


七夕 · 诗词

《迢迢牵牛星》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七夕是传统“儿童节”!这些习俗常识,你是不是今天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