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专注力不足,父母觉察到这个问题了吗

家长对孩子学习是非常关心的,无疑,学习效果的好坏,决定了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家长怎么能不认真看待呢?学习并不一定是课本上的认知和记录,背诵和抄写。而是,能够学以致用。课本上都有的东西,并不能看出孩子的差异;而能拉开差距的,往往是孩子复习阶段,在实践中有感觉;这个感觉就是收获,这个收获越多越灵活,孩子对过程就越感兴趣。孩子喜欢看动画,玩游戏,就是因为在体验之后,能收获自己的成就感。可见,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并不是给多少赞美和成就,而是有所感觉。

孩子在读书时候,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那是值得庆幸的。但是,刚开始的兴趣,是稚嫩的,也是具有无穷力量的。所以,家长要勇于让孩子去尝试,从感觉中品味。有了趣味,孩子就会产生前进的方向。家长更要注意言行举止,特别是沟通的时候。巩固好兴趣,就会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在前进中不会感到厌倦。在分享和表达的时候,也不会感到疲倦。就像老师一样,热爱教育工作,就能为之奉献青春岁月。就是对孩子的热爱,对教育的信心,对在教学中有所体会和感知,产生不断追求的动力。

如果在事物中没有找到兴趣的技能,在学习上就只能跟随和模仿,而不太清楚自己在学习中所具有的角色。其实,如果学习有兴趣,就容易钻研进去;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会采取合理的态度;自己就明白消除情绪,并学会寻求方法,解决困难。甚至,不用催,孩子就知道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让家长放心很多。假如没有兴趣,稍微遇到点问题,就停滞了。因为没有模仿的对象,不知道该如何前进。兴趣呢,在学习上起着辅助作用。但是,也是非常关键的。

幼少儿启蒙阶段,孩子对学习中的事物,是出于好奇。此时,具有钻研和探索精神。家长要积极引导,从而开拓出学习事物的方法。这样,当孩子接触其他事物,就有了认知的方法,从而可以正确掌握技能。背离了学习方法,是因为在情绪上没有得到管理。情绪是遇到事物,没办法解决,从而通过已有的感知,发泄出来。比如哭闹的时候,父母马上会满足;所以孩子“哭闹”实践,所收获的体会就是“父母马上满足”。所以当希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思路就马上通过“哭闹”表现出来。在“学习”的实践中,如果家长能引导,让孩子有收获的感觉。当在课堂上的时候,遇到这个“感觉”,就能马上实践出来了。

学习上没兴趣,就要学会在事物的认知方法上下功夫。不管是什么课本知识,都有学习的方法。而方法的获得,是在复习中形成的。所以,当孩子从学校回来之后,家长要学会问“在学校有哪些开心的事情?”做作业的时候,不要时常打断孩子的思路。如果有问题,向家长寻求帮助的时候,就要引导孩子去完成,从而形成完整的思路。下次遇到问题了,就能一连贯的解决,不会因为停滞,而对学习感到厌倦。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上课专注力不足,父母觉察到这个问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