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423读书日,说说汉人王朝的最后屏障:袁崇焕之宁远之战

图片发自App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乔治·马丁 ​​​

读金庸先生的书,《碧血剑》中对于袁崇焕的描述,既忠又冤,有很多疑问,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找来《袁崇焕》专门研读一番,感概颇多,认为他的生平中最光辉战绩之一应有宁远之战,这里分享一下。

背景很复杂,简而言之,明内党争严重,掣肘边关;后金骑兵野战所向披靡,明军单方面被屠杀,早已胆裂。

公元1626年,也就是大明朝天启六年,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十三万大军从沈阳出发,直逼通往北京的重要关口山海关,在攻打山海关的途中,遇到了防守的宁远城的袁崇焕。

袁崇焕构筑起坚强的防御体系,他先把城外的民房烧掉,清除了城墙外一切隐蔽物,在城里,清除奸细,同时严厉惩罚逃往山海关和前屯的临阵脱逃的士兵,表明了破釜沉舟,决一死战的态度,靠着区区两万守军和手中十一门红夷大炮对抗强大的清军。

这一年的一月二十三日,清军来到宁远城。看到敌军的袁崇焕立即命令士兵在城北布阵,把十一门红夷大炮配置在城墙上,集中火力,炮击清军。清军死伤数十人,不得不避其锋芒,转移阵地。

第二天,努尔哈赤命令善于攻城的明朝降将李永芳指挥攻城,李永芳从西南方向开始攻城,又被猛烈的炮火击退。

清军用有装甲的盾车开道,士兵也手持大盾攻击城南,付出了重大伤亡终于来到城下,开始用斧头挖掘城墙,守城的明军则将浇有油的柴草捆绑点燃,拴在铁丝上,投向攻城的清军,清军不得不暂时后撤。

在随后的几天里,清军一次次攻击,被守城的明军一次次的击退,努尔哈赤的补给越来越困难,自己也被炮弹击伤,只好望城兴叹,率领清军撤离宁远城。

宁远一战,袁崇焕带领的明军面对五倍于己的兵力,始终坚守城池,击溃清军,打破清军不败的神话。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不久后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清内部重新调整洗牌,给明得以喘息的机会。

清军也在在这次战役中,彻底地抛弃以前不重视火器使用,只强调骑射的偏见,开始正式组建自己的火器部队。皇太极天聪五年,即崇祯四年,清军铸造出第一门红夷大炮,并在以后的战斗中开始使用炮兵。

你可能感兴趣的:(趁着423读书日,说说汉人王朝的最后屏障:袁崇焕之宁远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