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课题,逃课的那些人,总得回来补课

关于“人的发展”,最著名的是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理论:

人的一生,主要分为青春期、成年早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要需要面对的矛盾和需要完成的人生课题。

如果我们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课题,我们就会获得一种新的、更成熟的心理品质,人生会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

如果没有完成,这个阶段的课题就会在下一个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和面目重新出现,提醒我们补课。

接下来,就从这四个阶段入手,来说明一下每个阶段需要我们完成的课题。

内容主要来源于陈海贤博士《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一书。

01青春期——站在舞台的中央,我到底是谁?

关于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就像生活在舞台的聚光灯下,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受到别人的关注和评论。

他们急切地渴望知道“我是谁”,所以想要从别人的评价中拼凑出自我的形象和概念。

还记得我高二的时候,没有知心的朋友,自己又不愿意为了所谓的合群,而找一个朋友一起吃饭,所以经常独来独往。

那时候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总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看,很担心别人说自己孤僻,连个朋友都没有。

后来读到解说“高处不胜寒”的文章,说精神层次比较高的人,往往是孤独的,但是他的内心是充足的。

我就重新给自己贴了标签,我不是孤僻,我只是内心与一般同学想的不一样而已。

我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内心比较丰富的人,别人的想法与我无关,我只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好了。

这只是我获得身份认同的一个点,青春期的我们需要用各种的方式来获得“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陈海贤博士在《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提到:一个人获得身份认同的标志,就是对自己负责以及学会容纳矛盾。

当一个人逐步获得了稳定的身份认同后,就不会过度关注自我,关注别人的评价,而会开始参与真实的成人社会。

02成年早期——人生两件大事:婚姻和事业

成年早期通常指25-35岁之间,我们已经建立起身份认同,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

那么便迎来了,成年早期的核心课一:建立亲密感

为什么建立亲密关系,对我们的自我发展如此重要?

因为我们身上原本被自己排斥的那些缺陷,在亲密关系里都会暴露无遗,托付给伴侣,被伴侣接纳。

他们会被整合到自我的概念里,让我们更能接纳自己,让我们变得完整。

曾经有位哲学家患了抑郁症,他尝试了各种学科、思考了很多问题,想摆脱抑郁症。

但是最后真正帮他摆脱抑郁症的事件是,他结婚了。

婚姻让他结束了过度的自我反省,他从稳定的情感中寻找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平和。

后来,这位哲学家也产出了很多的作品,为人所知。

亲密感的建立意味着我们的自我扩大了,爱人就是我们自我的延伸。

建立亲密关系的同时,成年早期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确立职业认同。

心理学家乔治·范伦特认为职业认同有四个标志:胜任感、承诺、报酬和满足感。

胜任感,即我们能干得了这个活,而且在工作中有所成长,有一种成就感。

承诺,即对这个工作有忠诚度,把这个工作当做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

报酬,即获得相应的回报,不然就会在工作中有被剥削感。

满足感,即这份工作和自我没有违和的地方,如果这份工作写进你的人生故事,你是很满意的。

如果你现在从事的工作,有一条没有满足职业认同的标志,你脑海中可能已经萌发过离职的想法了。

找到一份符合职业认同的工作,会让我们的心慢慢沉下来,逐渐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帮助我们完成这一阶段的发展。

所以,找一个相爱的人,和一个爱的工作,是成年早期核心的两个课题。

03中年期——如何度过中年危机?

35-60岁的中年期,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危机。

工作好像一眼看到头了,孩子进入叛逆期了,老人需要我们承担更多的照顾责任,我们又陷入了新一轮的迷茫。

别人变得不重要了,随着阅历的增加,我们的行动更加遵循自己的内心;另一方面,别人也变得更重要了,是因为他们更加关心自我以外的他人,特别是自己的下一代。

他们会从下一代的繁衍中,从他人的成长中,获得新的可能性,获得新的人生意义。

在中年期,繁衍是人们要完成的发展课题。

繁衍,除了家庭里的繁衍,还包括家庭外的繁衍。

家庭里的繁衍,就是我们对待子女的奉献感。但是这种奉献感并不是占有,而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在爱孩子的同时,学会爱自己。

家庭外的繁衍,主要有三种,一是,创造性的工作,从事创造性的工作会不断地有新东西产生,不容易有停滞感和倦怠感;二是,传承,比如把自己的技术、理念等传给别人,完成某种形式上的自我超越;三是,回报社会的使命感,使命感是传承的深化和扩展,会把繁衍扩展到我们不认识的人身上。

其实,这两种繁衍的本质都是互惠,它让我们突破了以自我为中心,学会真正关心他人,拥有一种超越衰老和死亡的豁达,也是我们走出中年危机的方式。

04老年期——整合是人生最后的课题

人至暮年,就像要在人生试卷上写上最后一个答案,写完就要交卷了。

这个写出满意答案的过程,就是整合的过程。

陈海贤博士说:

所谓整合,也就是无论你这一生过得是否顺遂,经历了哪些欢乐和痛苦,我们都能把它作为一段独特的经历接纳下来,接纳自己的生命是完整的、独一无二的。

如果不能完成整合,个体就会感到人生苦短,短到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却来不及重新开始。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整合就是回顾自己的一生,并找出一种意义来源。

比如,一个为家庭奉献了一生的老太太,回顾一生,家庭就是她最大的人生意义;一个因病英年早逝的大学教授,回顾一生,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就是她最大的人生意义;一个传播家庭教育理念的培训者,通过无数场的讲座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家庭,就是她的人生意义。

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他们脱离了对“本我”、对生命的执著,走向了一个“无我”、为他人做贡献的过程。

这就是一个人一生经历的4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人生课题。

有些人,到中年期,还在补青春期的课。

你处在哪个人生阶段呢?你是否正在补之前的课呢?

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因为觉得今天的读书内容很有启发,所以今天的读书笔记,基本是读书摘抄了。感兴趣的推荐购买陈海贤老师的书籍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课题,逃课的那些人,总得回来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