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之我读笔记(四),四年,

壬戌,公元前七一九年。周桓王元年,齐僖十二年,晋鄂五年,卫桓十六年,蔡宣三十一年,郑庄二十五年,曹桓三十八年,陈桓二十六年,杞武三十二年,宋殇公與夷元年,秦文四十七年,楚武二十二年。

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

四年:公元前七一九年。杞,国名,姒姓。杞本旧国,汤封之。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杞之第一代国君),封之于杞,是为重封。国都初于雍丘(今河南杞县一带),春秋前已东迁。于杞成公时迁于缘陵(今山东昌乐东南),杞文公时又迁至于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杞武公二十九年入春秋。春秋后三十六年(公元前445年),即杞简公元年,楚惠王灭之。牟娄:地名。为杞国城邑。外诸侯取邑,全部《春秋》唯此年及六年两见。

戊申,卫周吁弑其君完。

卫:姬姓国名,周武王封弟康以原商都周围地区,始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以后被翟击败,卫文公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卫成公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周吁:卫庄公庶子,卫桓公异母弟。完:卫桓公之名,卫庄公夫人庄姜之子,在位十六年(前734—前719年)。此为《春秋》弑君之始。《正以》本杜氏《释例》云:“推寻经文,自庄公以上,诸弑君者皆不书氏;闵公以下皆书氏。”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宋公:宋殇公。清:《通义》:“清地在郑卫之界上(当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南约三十里之地),《诗》所谓《清人》者也。时宋公将会诸侯伐郑,公往要与相见,故言及,及,我欲之也。”遇于清:《穀梁》八年传云:“不期遇会曰遇。”《曲礼下》云:“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杜预此注云:“遇者,草次(即造次,犹言仓促)之期,二国各简其礼,若道路相逢遇也。”据《左传》记载,本年春,隐公与宋殇公约期盟会,准备延续于隐公元年两国缔结的盟约,但尚未举行仪式,卫国的人来告,国内发生了变故,宋殇公因要参与陈、蔡、卫联合攻打郑国的战争,鲁、宋的盟会即中断。到了夏天,隐公与宋殇公再次会面。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春秋传说汇篡》云:“此诸侯会伐之始,亦东诸侯分党之始。”陈侯:陈,古国名。妫姓,第一代国君胡公满据说是舜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封其为陈国国君。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国土有今河南东部及安徽的一部分。公元前478年为楚国所灭。陈侯:即陈桓公,名鲍,公元前744年至公元前706年在位。蔡:古国名,姬姓,第一代国君为周武王之弟叔度。后因其随武庚叛乱,被周公旦放逐,改封其子蔡仲(名胡)为国君。都上蔡。春秋时因经常受到楚国的侵扰,故多次迁移,蔡平侯迁至新蔡,蔡昭侯又迁至州来(时称下蔡,今安徽凤台)。公元前447年为楚国所灭。是役以宋为主,故首列宋公。宋与陈皆国君自将,故陈侯次之。蔡、卫则是大夫帅师,故称人。

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翚:hui,字羽父,鲁大夫,隐公异母弟。四国伐郑时,宋国遣使至鲁国请求发兵支援,隐公予以拒绝,公子翚欲率军前往,隐公不准,翚再三请求而行。《汇篡》曰:“此大夫会伐之始。”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

濮:陈国地名。其地当在今安徽亳县东南。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晋:宣公名,卫桓公之弟,曾因国内混乱而出奔刑国。卫国是在杀了州吁以后到刑国去将公子晋迎回国内的。据《史记》所载卫国的世系,卫庄公娶庄姜,姜无子,再娶陈女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女弟戴妫生桓公,庄姜即以为己子。故庄公死,桓公立。晋为桓公同母弟,而周吁则为嬖人之子,故公子晋虽非庄公的嫡长子,却也是名正言顺的儿子。

四年春,卫周吁弑桓公而立。

此句本紧接上年《传》文,为后人所割裂。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之我读笔记(四),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