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背后的李子熟了

外公家草药亭的后面有一颗李子树,正值成熟时。

在我还能回忆起来的小时候它就在那里了,那时还没有这个亭子和草坪,隐约记得一条泥巴小路弯弯曲曲,李子树就在路的尽头。我和小伙伴们常跑过去,跳起来就能摘到这红红的果子。


一晃近二十年过去了,李子树不再挺拔,却依旧硕果累累。豆豆看着这饱满圆润的红果子垂涎三尺,拉着爸爸一起想办法,爸爸三下两下就爬上了树,不小心晃动了树枝,熟透的李子就自己掉了下来。豆豆欣喜的捡起来,捧在手里婉若珍宝。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就有了“李”字,结构是上木下子,表示树木所结果实之意,在西汉墓葬还出土了李核。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大家熟悉的名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司马迁也在史记里写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见李子在植物文化里有它重要的一席之地。


和豆豆学习小古文的时候,有一篇“道边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是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因为“道边苦李”而初露锋芒,然而在他位列公卿时,因把自家的李子“摘其核而后出售”而让世人传为笑谈。后人评说他重功利,但我想这也正是他自己的生存之道。

我们再一次回顾这篇小古文,豆豆咬了一口紫红的李子:我们这个可是道边甜李,连虫子都忍不住想吃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坡背后的李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