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知红楼|| 红楼梦曲·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

伤怀日,

寂寥时,

试遣愚衷。

因此上,

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十二曲·引子》

《红楼梦十二曲》是曹雪芹以“曲”(即唐诗宋词元曲的“曲”)的形式所写的一套大纲版的《红楼梦》,这套曲除了“引子”和“尾声”之外,共十二曲,基本上是每只曲一个人,用优美通俗的语言“唱”出了“金陵十二钗”们那凄婉伤感的生活和命运。

和前面配合着“画”的判词相比,这十二首配合着舞蹈的“红楼梦曲”,更为详尽生动地道出了红楼女子的生活概要,基本上为主要人物都设置好了归宿。和判词中所用的暗示象征等手法略有不同,这套“红楼梦曲”更多的是用描写和叙述,较为直白地“唱”出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其中甚至还涉及到一些细节。读懂读透了这十二支“红楼梦曲”,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结局就有了基本的了解,这套曲也是高鹗续写后四十回文字的一个主要依据。

这《红楼梦曲十二支》在小说第五回中,是警幻仙子特意为贾宝玉制作的,从作词到谱曲到排练舞蹈,都是警幻仙子亲自“操刀”的,目的是要让贾宝玉听了之后能“警省悔悟”。在开始演奏时,警幻担心贾宝玉听不懂,还特意说了一下这套“曲”填写制作的“独特之外”,并把原稿拿过来放在贾宝玉面前,让宝玉一边看“歌词”一边听“歌曲”一边欣赏舞蹈。

和俗世上一般的“曲”相比,这套曲填写制作上的“独特之处”,警幻是这样说的:

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矣。

据警幻所说的“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可知,这套曲是写《红楼梦》中的某些人某些事的。警幻又言“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意思就是如果不是当事人,不了解相关背景,就很难理解懂得其中的妙处。而贾宝玉其实就是“个中人”,但当时年龄太小,不谙世事,所以虽然看着歌词,贾宝玉还是没有听懂,觉得没意思,正如警幻所言“翻成嚼蜡矣”。

这套《红楼梦曲》语意较浅显,但语言细读之下韵味悠长,发人深思,每一首都值得好好品读欣赏。下面就来欣赏一下这套曲子的《引子》。

《红楼梦曲·引子》交待了这组“曲”的主题:岁月情浓、怀金悼玉;说明了填词时的心境: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这三句把一个“情”字置于一个无限广阔久远的背景之下。“鸿蒙”一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华为公司开发的自主产权操作系统就以这个词命名。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整个世界是一团浑沌的元气,用“鸿蒙”一词来指这种天地开辟之前的浑沌迷蒙的状态,华为用它来命名自己研发的操作系统就是取这个词的“开天辟地第一次”的意思。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用设问的形式提出了“情”的主题,后面一个“风月情浓”又把这个“情”限定在了男女之间。指出“情”乃是鸿蒙初辟自有人类以来就割舍不了的东西,谁为情种?所谓情种,即情之种子,也就是以情感为生命第一要义之人。这样的人,当首推贾宝玉了。

“风月情浓”,充斥身心,不吐不快。于是“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用新奇的笔触写出了“情种”当时的心境,在这样的心境中,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愚衷(情)”通过“曲”这种形式表达出来,于是就“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怀金悼玉”可以作为最概括的《红楼梦》的主题思想。金,指薛宝钗;玉,指林黛玉。放在一起,可以指以这二人为代表的金陵十二钗,再扩大一点就是大观园中的那些人。一个“怀”一个“悼”奠定了整部书的悲剧氛围悲剧气息。

一套《红楼梦曲十二支》是十二个舞女“轻敲檀板,款按银筝”边舞边唱出来,其音乐其舞姿我们只能凭想像去感受了,但这十二首“歌词”却摆在我们面前,供我们欣赏吟诵。

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中说到《红楼梦》中的诗词是这样评价的:

“《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木心先生的这个比喻很精彩,是说《红楼梦》中的诗不能脱离小说的环境,离开了《红楼梦》这本书,这些诗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就没有生命力了,就失去活力了。

我觉得木心先生的句话适合《红楼梦》中的大部分的诗,这《红楼梦曲十二支》就属于这一类的诗。但另外的比如《葬花吟》、比如《秋风秋雨夕》、比如那一组写菊花的诗和写柳絮的诗,即使独立开来,放到文学史中,也是上上等的诗歌。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诗知红楼|| 红楼梦曲·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