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故事Ⅱ二十吃摊伙儿

在家乡农历正月二十,有吃“摊伙儿“的习俗,可惜这个习俗已有几十年没有人坚持了,以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吃过,更没有见过怎么做,甚至摊伙儿这句方言也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渐渐地被人们忘却。如今很多人改吃卷卷了,然而,卷卷并不是很多人擅长做的,只能去买,或者有的人仍然吃饺子等来替代,完全失去了地域性独特的习俗与年味。

正月二十吃摊伙儿或卷卷,都是一种传统纪念,都是纪念人祖女娲的。传说女娲时代,天上漏了一个大洞,风雨不至,天动地摇,人类面临巨大灾难,生死存亡之际,女娲飞上天,用七彩石堵了天洞,挽救了人类,为此人类把正月二十叫天穿节或补天节,用各种形式纪念女娲,表达对女娲神的崇拜敬仰,祈求生活平安幸福,吃摊伙儿就是家乡陈村一带最主要的纪念形式,当然,也有放烟火,转厨刀等形式,以及很多言语习惯禁忌,都是古人按照当时的地理生活条件,凭智慧想象形成的一套生活习行规则。

十里不同天,风俗各不一。同样是吃摊伙儿,在原赵城县叫吃摊馍馍,而原洪洞一带则是吃卷卷,全国各地则更是千奇百怪了,如山东吃煎饼,近似于吃摊伙儿,虽然主料相同,都是玉米面儿,但制作用具方法有很大不同,煎饼圆大而薄,干坚柔韧耐咬,而摊伙儿圆小较厚,且中间薄圆边厚,虚绵柔入口,但都有卷菜的吃法,煎饼卷大葱,摊伙儿卷酸菜,都与卷卷有异工同曲之妙,这也就是中华文化的精典之处,求同存异,天人合一。 

吃摊伙儿,首先得知道什么是伙儿,伙儿就近似于今天玉米发糕,不同的是它的传统制作方法,这是我们陈村一带方言叫法,我也是按照叫音写的字,对不对还有待商讨。伙是一个量字,在古代十人为一火,人们集体吃饭,也用伙食表达,在村里,也常把牲口草料说成吃了一伙两伙儿的,我们一带多山地丘陵,盛产玉米,历史上人们以玉米面为主,主食糊糊粑粑窝窝头,生涩粗糙,不仅难做而且难吃不好下咽,因此大冬天人们想了一个好办法,用开水将玉米面烧成糊状物,用盆缸小瓮等容器盛好,用布捂盖严实,放在内发酵,很多情况都放在离火近的地方,如炉圪台、坑头上,发酵后的酵面在放在室外,进行冷冻,一般冷冻一两个晚上,就可按照蒸馍的蒸伙儿,据说经过冷冻的伙儿才有甜味,我记得小时候吃过的伙儿都是甜的。

玉米面的特点是粗糟,缺乏粘性,不好柔和,尤其从前磨面也难以达到精细,所以它的酵面只能是糊状,特别是冷冻以后,更难下手,在蒸伙儿时,将酵面挖在盆中,可适当放一些白面或软米面之来,简单调和就摊在篦子面布上,用蒸笼一段时间定型后,再在上面捅一些小洞,便于蒸汽通过蒸熟,玉米面在烧后发酵,经过冻与蒸,冷热之间有效释放出玉米淀粉糖粉,蒸熟玉米面就会发虚变粘,金黄软绵,再用厨刀分割一个个小方块,吃起来香甜可口,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伙儿。很多人家冬春之际,都在用这种吃法过日子,相比较比其它吃法好下咽多,这也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我想也是发糕的起源之因吧。

深历浅揭,知道伙儿的来历,就不难理解正月二十吃摊伙儿了,玉米面是我们一带最普通最常吃食材,也就是最珍贵的食材食品,因此,先辈们就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正月二十用吃摊伙儿敬神祈福。摊伙儿更须技高一筹,面糊要调制的不稠不稀,恰到好处,要用特制的摊伙儿鏊子,一般都是铁铸的,鏊子有短足,鏊子中心高圆周低,便于面糊自然流向一圈,达到摊伙的整圆形,当然自然摊儿中间就薄而易中了,关键是它还有一个鏊盖子,所以摊伙是在煎烤蒸三种力量作用成熟的,摊伙儿一般是现摊现吃的,正月二十,一家人围坐在摊鏊周围,炉火闪烁,热气腾腾,欢颜喜语,吃着摊伙,拉着家常,期盼新年好运气、好光景,完全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 

吃摊伙儿,无论从做法叫法上,其意义都是一种地方习俗,一种地方文化,古人意为圆伙儿(饼)就象天,可以补天,可以忝福,是为对天穿节的最好纪念,祈求天地保佑,以度过一切天灾人祸,遇难呈祥。在吃住行等方面都遵守了天地之象,也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就如摊伙儿,炉台是方的,炉圈是圆的,铁鏊足是方的,鏊面和盖是圆的,一根筷子都是前半节圆后半节方,以此类推,锅碗觚盆等等炊具餐具都遵循这一规律,天圆地方,天地人合一,多么富有寓意的生产生活,多么富有智慧的理念信仰,给予了我们后人丰富启迪与想象。

正月二十吃摊儿,对于今天的家乡人已是一种记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记忆也将失去。多年前我去云邱山旅游,在个深山的古村仅有摊伙儿的展示,我十分惊喜,毫不犹豫坐地品尝这久违的稀奇美食,解除了一丝乡愁乡味,虽然鏊子是旧式,但工艺简化了许多,现今生活富余了,工艺进步了,从摊伙儿到发糕,简洁终究是方向是未来。我在想,正月二十吃摊儿,没有吃卷卷吃煎饼延续下来,没有象卷卷煎饼走出家庭,走向市场,终究是缺乏创新发展的理念与宣传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村故事Ⅱ二十吃摊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