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光山县名师工作室建设支持项目》的文件为指针,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按照建设“学习型、合作型、辐射型”名师工作室的要求,关注学前教育前沿,为本工作室教师成长搭建阶梯,注重在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在提升中反思,在反思中推进。把工作室打造成“教师成长的摇篮、教学示范的窗口、科研兴教的引擎、资源辐射的中心”,同时结合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目标,深挖教材,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打造一批科学科专业教师,打造区域性科学教学合作共同体。
二.工作室预设目标
1.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形成经验成果;
3.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共享教育成果,为提升县区域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做贡献;
4.促进工作室成员的情感提升。
三.工作室任务
(一)个人发展
1.工作室成员每学期阅读5本以上书 (包含两本专业书籍);每两周一次读书感悟(不少于500字,周五晚7点之前上交);每个月完成一篇教学反思,一篇教育随笔或教育故事(不少于800字,必须是自己真实的);金句分享(每日分享一句话,每晚9点半之前提交);每月一次读书分享会或主题研讨活动;每月出一次校报;每学期一次集中汇报总结。
2.每学期承担一次微专题讲座;
3.每学期承办一次读书沙龙会;
4.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二)教学教研任务
1.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现场课、观摩课,微课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2.每人参加优质课比赛一次(三年内)。
3.积极参加园内外教研活动,每期至少听评课30节以上。
4.开展课例研究,每学年打造一节金课。
5.积极参加线上线下网络研修,每学期开展一次集中研修活。
(三)示范引领
1.主持人承担各类教师培训或专题讲座任务;
2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一对一”帮扶活动,指导青年教师。
3.工作室成员积极承担送教下乡活动。
4.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对成长期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四)科研任务
1.每年撰写一篇论文。
2.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工作周期内完成一项县级以上课题研究,并取得成果,促进幼儿教育教学的理论建设。
3.立足园本课程,关注幼儿需求,打造班本课程。
(五)情感提升
1.树立良好师德,倡导无私奉献精神。
2.虚心向名师学习,工作室成员团结、合作,共同成长。
3.定期开展分享、交流活动,提高团队凝聚力
四.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工作室各项规章制度,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明确成员分工,形成合力;
3.每位成员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三年个人成长计划,确定短期和中期目标,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
4.工作室定期举行交流研讨活动,并进行阶段性任务小结;
5.通过外出观摩、考察学习、校本培训等共同收获,共同成长;
6.规范管理,加强考核。
五.工作室制度
(一)会议制度
1.工作室每学期初召开一次会议,讨论本学期活动计划,确定成员阶段成长阶目标;
2.学期末召开一次总结会,重点展示工作室的工作成果,形成总结性材料;
3.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阶段性活动情况汇报会,督促检查各项活动的实施情况,解决活动过程中的难点。
(二学习制度
1.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统一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2.按时参加集中学习,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3.每次活动中相互支持,合作探究,资源共享,实现共进共赢的目标。
(三).考核制度
1.每学期末,工作室根据成员参与活动和自主发展等情况,从读书学习、完成任务、参与活动、研究结果、个人发展等方面对成员进行考核;
2.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吸纳有发展潜能、进步渴望的符合条件的成员;
3.建立工作室档案,由专人负责,及时收录工作室成员的研究成果归纳;
4.对不积极参与、不能完成学习研究任务的,建议其退出工作室。
20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