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自媒体的缘故,在网上看到令人深思的一句话。
这句话出来韩寒导演的电影《后会无期》中一句经典台词:“听说过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令人深思的台词,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甚至有些人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签名。
无数人感慨“道理的什么都懂就是活不明白”。
过得好不好取决于什么?道理?并不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竟过得好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不知被生活扇了多少次巴掌,仍在苦苦挣扎着,车贷…房贷…婚姻…感情…医疗…
一.听说的道理并不适用于自己
听说得知的道理终适合自己,那是别人生活阅历的产物,其中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假如知道很多道理就能过好这一生的话
那我们还努力读书,拼命赚钱干嘛?我们每个人抱着一本“马云成功学”都学习一遍,实在学不会的,把马云的故事背下来。我们就人人都是富豪啦。
我们常说的一个人成功不能复制就是这个道理。
道理不是生生搬硬套,就好像小a借钱给身边的朋友,可朋友们却迟迟没有归还,然后小a告诉小b“千万不要借钱给身边的朋友,他们欠钱他们是大爷,你去找他们还钱你还得当孙子。”
而小b不听小a劝,还是把钱借给了身边的朋友,结果到了归还日期小b还是没有收到钱。
这是候小a就会过来说:“你看吧我早就说过了你不听”事情没过多久小b就收到了还款,并且还多了一个红包,表示歉意。
故事中小a的朋友不等于小b的朋友,同样你的道理也不适用于我,所以要认清自己的定位。
二.每个人的人生不同
“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无用论是个笑话,但有些道理你是从书上借来的道理,并没有领悟其中。甚至看到身边的人侃侃而谈,当问其缘由常常弄出笑话终究只是纸上逃兵。
我看书学习听人传教,接收到无数条道理,甚至有些道理是矛盾的,我觉得觉得它好,深记于心,其实只是照搬了作者的思想,墨守陈规,不懂得变通。
每个人的出身相貌都不一样,那么注定每个人的人生也不一样。
世界是五彩斑斓的,调色笔是用读过的书与走过的路做笔杆,自己的眼界与判断做颜料。
我特别反感说“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行”生活中除了那些堕落者外,谁不努力?拼命的加班工作,可我们的收入成正比了嘛?努力的结果,证明努力就行了嘛?
我觉得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寻找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最重要,这比努力有用得多。
就好像一个天生嗓子就不好,唱歌也跑调,节拍节奏感不好,但特别喜欢唱歌,本来觉得自己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
准备放弃时遇到一个歌星,他把自己的问题向歌星述说,歌星微微笑“要相信自己你努力努力也可以像我一样的”结果听完又重新燃起斗志勤学苦练。
虽说比平常人唱得好一点,但要成为真正的歌手,还有一段距离。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终将不是吃这碗饭的料
要放弃嘛,坚持了这么多年,不放弃嘛,自己还得生活。结果只能在这种浑浑噩噩中渡日子,错过了学习其他适合自己本领的技能。
三.一生很长,我们才走了多久
经常看到中学生甚至是大学生感慨“孤独”“这一生碌碌无为”民谣音乐里的评论尤为常见。
太多的无病呻吟,十几二十岁的年纪,按我们国家的平均年龄来说,才刚刚走完了四分之一呀,我们精彩的一生才刚刚开始呀
后面几十年上百年的精彩的篇章等着我们去书写。前面十几年的学习,就是为了后面几十年打下基础呀。
我听民谣只是觉得单纯的好听,没有故事。余生漫长,肯定会有白天和黑夜,顺其自然,白天赶路,晚上修理明天赶路的装备。
希望你们都在路上,累了修一修息,休息完继续赶路,看到落后的拉一把,因为也许我就是落后的那一个。
你我皆凡人,你我皆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