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代的放松与放纵:训练这3种回答技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李克富教授在解读自己文章《后高考时代的放松与放纵》时,针对高考后如何让孩子放松但不放纵的提问,特别强调多个心理咨询技术,这些也是常用的生活常识,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简单梳理一下,包括反问技术、识别依赖技术、具体化技术、沉默技术、相对词语技术、从现象看心理健康技术等,具体包括:警惕有问必答、不要被依赖、具体化搞明白是什么、创造性沉默、拿得起方有放得下、围绕心理健康本质看现象。

这里谈谈感触深刻的回应技术。假如,有人问你上面高考家长关心的这个问题,或者其他任何问题,你如何回应呢?

最需要警惕或者避免的,就是常见的习以为常的“有问必答”,人家问你啥你就毫不犹豫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多可能会闹出笑话,起码说明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提升。

之所以有问必答,脑子里不去慢半拍,或者毫无意识这是本能反应,就是在被催眠,还有更大可能是焦虑水平高,通过回答缓解潜在的焦虑指数,仔细观察或者体会过往,凡是回答啰嗦或者详细者,莫不有这个影子在里面。

也许习惯了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后果,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考官提问、考生回答,回答好才有成绩,于是推而广之,生活工作日常“习得”了有问必答。

却不知,这种回答可能正在踏进对方精心布置的“陷阱”,这里倒不是说对方故意或者真有恶意,而是习惯化后会导致无法跳出自我。


上面说的首先是避免有问必答,事实上知道不能直接回答问题是关键一步,接下来就是如何合理应对。

把上述回答问题情况,区分为3种情况。

一是有问不答。这就是上面所强调的,避免被催眠,避免掉进陷阱,提高抗焦虑指数,学会慢半拍,学会沉默。这时候考验一个人心理水平,就是培养接受与承受冷场定力。

二是以问代答。面对提问,“以问代答”,是谓反问。比如前面询问孩子高考后如何放松,避免放纵,这时候就一定不要直接回答,因为任何回答都不会有效。最好的方式就是反问,“放松与放纵有什么区别”,“你觉得该如何让孩子放松”“你觉得孩子会有如何放纵”“为何会担心孩子放纵”。

把问题抛回去,这不是踢皮球,而是为了有效解决问题,注意回答问题可不等于解决问题,二者天壤之别,只有先搞明白问题是什么,才可以考虑如何办。好比大楼建设,先打牢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主体框架不安全,就试图搞装修美化,自然本末倒置。

三是反问回答。在上面反问基础上,支持鼓励,启发引导,不是讨论怎么办,而是讨论问题是什么,有何意义,对自己影响如何。最后,才是一起商讨可能的方式方法,来一句“我说明白了吗”。

上面这3类情况,面对别人提问请教,保持冷静,对于这几句话,“不知道”“你说呢”“还有吗”“我说明白了吗”,牢记于心,烂熟于胸。

举例,回想最近一周人际交往,有多少次人家一问就回答,而且自认为回答的非常好,岂不知人家可能不过随意一问,或者心有定见不过客气一问,再或者就是别有韵味明知故问。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高考时代的放松与放纵:训练这3种回答技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