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老刘讲《大学》——第一章(一)

原创 刘长志

图片

《大学》第一章

图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图片

图片

01

图片

道、德

“道”字在圣人典籍中经常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三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是“至道”,道是万物之宗,万物非道不能生;第二层是“天道”,道生天地万物,给天地万物的运行设定一个法则和秩序;第三层是“人道”,指人所制,所立之道。天道与人道遵循规则是不同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也就是说人道在天道之下,人道追求盈满,当这个盈满超过天道认为有余的临界点,就会被天道消减,俗语说“恶贯满盈”就是指这种情况。这里注意,“道”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开来,用三层含义的方式来描述“道”,只是方便初学者能形象理解,并不是说“道”真的有三层清晰的分界。

《礼记·乐记》曰:“德者,得也。”引申理解即“有德则得,无德则不得”。“德”是依存于“道”的,道为万物之所宗,万物合道故积德能养正,养正则能久。万物离其道宗则失德,失德不能养正,则病,病则亡。

打个比方帮助理解“道”和“德”之间的关系。如果“道”是一条大马路,人相当于在这条大马路上行驶的车辆,心相当于驾驶员,身体相当于这台车。“德”就是针对这条大马路的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常识等,“有德”就是自己心里明白怎么开车才是遵守交通规则,怎么做才是安全的,并且把这些落实到具体的驾驶过程中;“无德”就是不能把这些落实到具体的驾驶行为中。如果一直不遵守交通规则,始终危险驾驶,出事故是早晚的事情,这就是“失德不能养正,则病,病则亡”的道理。

从体用一源的角度来说,“道”为体,“德”为用。从治世的角度来说,要“为政以德”,“政”就是“正”的意思,治世就是正人之不正,让社会走在正道上。“德者,得也”就是“得于心而不失也”,“有德”就是一颗走正道的心时时刻刻主宰身体。

从君王治天下的角度来说,执政的人是什么样的德行,就会彰显出什么样的治政模式和手段。即执政人的三观会影响他的判断和决策,进而左右政令和具体执行尺度等,有什么德就有什么政。

圣人治世,德与政是完全统一的。能以德为本就是合道循理,就是“与愚夫愚妇同”,人民自然能够遵守政令;如果偏离天理,也就是俗话说的“治世方式不合理/没天理”,人民自然会反对,政令也就没有办法贯彻畅通了,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济世安民”了。

图片

02

图片

大学三纲领

《大学》开篇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明德”的前一个“明”字用作动词,表示“懂得,达到”,在此处指始终坚持反求诸己的心性功夫,譬如镜子本来是明亮的,现在有污垢附着在镜面上,通过不断擦拭就可以让镜子恢复光明,这个不断擦拭镜子的动作,就是此处“明”字的意思;“明德”指不假外求的心之本体,即“天命之谓性”的“性”,对应《中庸》所说的“自诚明,谓之性”。“明明德”即复其本体的功夫,对应《中庸》所说的“自明诚,谓之教”。

“亲民”即亲爱于民,“亲”字要从父母养育自己孩子的角度理解,既有亲情包含其中,同时也有把孩子养育成人的意思在。即包含“教”和“养”两层意思。“亲民”即明明德于民,也就是“修己以安人”,对应《中庸》的“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亲民”本质上是涵养扩充自家德性,以德性通贯内外。

“明明德”侧重于内,是自立、自达、自成,是向内成己的内圣功夫;“亲民”侧重于外,是立人、达人、成人,是向外成物的外王事业;“止于至善”是“合外内之道也”。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就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明明德”是“亲民”的内在依据,“亲民”是以自性之明德直接养民、化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修道的内圣功夫;“大学之道,在亲民”是弘道的外王事业。外王事业有大有小,齐家、治国、平天下,均是“亲民”事业,而“亲民”便是“明明德于民”。从这个角度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分别是明明德于身、明明德于家、明明德于国。

注:“明明德”须向内用功夫,不可向外袭取。君子通过做“明明德”功夫就是“尽其心、知其性”。

我们都知道,心是身体的主宰,身体的所有行动,譬如表情动作说话做事等等,都是心指挥身体来完成的。“明明德”是让作为主宰的心真正明白世界是什么,并作出正确的指挥决策;“亲民”是让心作出的正确指挥决策被正确的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按照前面的例子,相当于行驶在大马路上的车辆,驾驶员能正确理解交通规则和驾驶常识等等,并针对当前的驾驶境遇给出最合宜的驾驶方案,这是“明明德”的范畴;把这个驾驶方案正确实施出来,这是“亲民”的范畴。

“止于至善”中的“至善”,相当于完美驾驶的边界,譬如在两条实线中间开车,是一定不可以压实线的,压到实线就是违反交通规则,就是偏离了“至善”。“止于”相当于在车轮压到实线前就能通过调整方向盘来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止于至善”就是让自己驾驶的车辆始终处于完美驾驶的范畴内。

“止于至善”对“明明德”和“亲民”都有约束,并且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明明德”侧重发心合乎仁道,针对是心,如果只注重“明明德”而忽视“亲民”,就会把儒学修成玄学,所思所想都正确,就是没任何行动,这样修儒学的结果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又谈何经世济民呢?

“亲民”侧重用世合乎道义,针对是行动,如果只注重“亲民”而忽视“明明德”,用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想再完美,做事再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甚至会因为德不配位导致灾殃不请自来,不但自己倒霉,还会殃及池鱼。

“止于至善”是总结贯通内外兼顾,这正是孔子说的“一以贯之”之意。对内成就圣德,对外成就王道,内圣外王是一体的事情,不可以割裂来看,譬如一棵树,如果把地下的根和地面上的树干锯断了研究,和研究两节木材没什么区别,因为树已经死了。“天地之大德曰生”,儒家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充满无限生机的树,而不是两节木材。所以大学三纲领用“止于至善”四个字,来贯通内外,赋予生机。

大人为学的道理有三件:

一是“明明德”,“明德”是人心虚灵不昧,是具众理应万物的本体。但人生世间,心难免被私欲遮蔽,要想让心恢复至本体状态,就必须做复其本体的心性功夫,这就像镜子上有污垢遮蔽,只有擦拭干净才能照物。“明明德”就是做复其本体的心性功夫。

一是“亲民”,“亲民”便是“明明德于民”,大人“修己以安人”,齐家、治国、平天下,均是“亲民”之德业。

一是“止于至善”,大人明己德济天下,做到完美合道循理的境界,就停留在这个境界范畴内,时刻保持不偏离。这就像老司机开车一样,始终保持在完美的驾驶状态中,不会有“过”或者“不及”出现。

《大学》三纲领以“明明德”为“始”,以“止于至善”为“终”。本末一贯,则原始反终。“明德”为心之本体,“明明德”功夫的目标就是“复其本体”,从这个角度来说,“明德”即是“至善”,所以“至善”既是“终结”,也是“开端”。惟有贯通终始,内外圆融通透,才算是学有本原,入于大人之学。

《中庸》第二十二章说:“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从这个角度理解《大学》三纲领的义理脉络,即由“明明德”功夫做起,逐渐过渡到“明明德于天下”,即“亲民(明明德于民)”,最后内外“一以贯之”,合于“止于至善”。

注:朱子版本的《大学》,把改“亲民”为“新民”。朱子认为:“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并且《大学》下文有“作新民”字样。

阳明先生认为,“作新民”出自《尚书》,意思是“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显然和前面的“新民”对应不上。相反,大学后面章节里的很多论据证明前面应该是“亲民”而不是“新民”,比如说:“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亲其亲”即亲近双亲;“如保赤子”指对待百姓要像父母对待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和刚出生的婴儿讲道理是没用的,父母要用一颗挚爱之心予以呵护;“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指治世者对天下百姓要有一颗为人父母的仁爱之心。这些都是和“亲”有关系,和“新”没什么关系。

其他先秦儒学经典中,依据同样很多的。譬如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论语》说“修己以安百姓”,“安”字是文言的意动用法,老百姓能感觉到“亲”,心里才会有安全感。

说“亲民”就有教化民众、让百姓自新、进步的意思在其中了,说“新民”则只有“教”而没有“养”。

“亲民”本是自己分内事,君子明其明德,则能破私解蔽,自然由“明明德”过渡到“亲民”,所以说:“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故曰一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001】老刘讲《大学》——第一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