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问管理最大的误区:仅仅追求效率

进行时间管理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追求一时的效率和完成事情的数量,而是为了让自己获得一个值得拥有的幸福人生。

三个对时间管理的新认知

1、你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

时间是一种最稀有的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有四大特征:
(1)供给毫无弹性
(2)无法蓄积
(3)无法取代
(4)无法失而复得

每件事情都需要花费时间与资源才能做得更好,绝大部分任务都需要有相当多的整块时间。每一次所花的时间若少于这个极限,事情就做不好,有时候还得重新来过,那等于更浪费时间。

诚然,你可以在单位的时间里,提高生产力做更多数量的事情。可惜,这样会往往牺牲做事情的质量。因为,如果只是简单地通过提高效率来快速解决事情的问题,那只不过解决了皮毛而已,问题的根本没有得到解决。无论把个人生产力提到多高,掌握多少技巧,你都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事情。因此,你只有学会放弃,只能做减法。

2、每件事务的价值不等与二八法则

博恩崔西《吃掉那只青蛙》这本书中有一个关键的洞见:集中精力去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选择大于努力的原因,是每一件事对我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均等的。我们要避免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琐事上,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合理分配的时间和精力。要想面面俱到还不如重点突破。把80%的资源花在能出关键效益的20%的方面。

“如果仔细观察思考你的计划,在10件事务中,完成每件事务需要的时间大致相同,但是在这些事务中的一件或者两件产生的价值是其余任何一件的5倍、甚至10倍。”

因此,你需要做的是跳出原有的要完成所有事情的思维方式,在少做事的基础上,首先应该聚焦对自己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的那20%的重点事务,努力深耕它,为它付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社会资源,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当然找到重要的事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通过反思计划行动,来找到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事情,这需要训练。

有两个问句可以暂时帮到大家找出最重要的事情,一种是时间法,一种是数量法。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如果我只能做一件事,哪一件事对我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

还有一个方法是时间法,如果今天是我的生命的最后一天,我要做什么?当你有答案的时候,你就可以把时间拉长,问自己如果有三个月的时间,我愿意做什么?如果有一年时间,我愿意做什么?

3、单一领域的成功不是人生赢家。

放弃生活中的其他事务,只聚焦少数重要的事务,把重要的事做到极致,并不会造就幸福的人生。

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哈佛大学教授做的研究结果表明:想要成为人生赢家,必须“十项全能”!这十项标准中,有2条跟收入有关,4条和身心健康有关,4条与情感关系有关。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赢家”从来都不是只在某一个领域里获得了单一成功,却失去了更多其他领域里快乐源头的人。

对于时间管理而言,平衡意味没有重点,重点意味着不平衡。你应该对时间与精力做出更合理的配置,把尽可能多80%的资源聚焦于20%的卓越系统,把少量的20%的资源关注到80%的其他事务,重点聚焦,适度关注全局,做到卓越而平衡。

所以,卓越而不失衡的人生才是值得我们拥有的幸福的人生,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时间管理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时间管理的价值从来都不是单一地追求做事效率,应该从人生长期的维度,尽早做到一生时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工作与生活的适度平衡,至少失衡。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问管理最大的误区:仅仅追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