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第八十章)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家领土很小,百姓很少。就算国家拥有很丰富的器物但是不经常拿出来用;让百姓很看重自己死后的葬身之地而不随便搬家到远方去;即使百姓拥有船和车,他们也没有遥远的目的地去经常用这些船和车;即使国家拥有很牢固的盔甲和锋利的兵器,也没有地方来贮存和使用这些兵器。让百姓回归到打绳结来记事的时代。这就达到了治理国家的最佳效果了。人人对自己生产出的粮食吃得很甘甜,认为自己生产的布匹做成的衣服很美,对住宿自己的房子感到很安心,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感到很快乐,隔壁邻国很近,彼此的鸡鸣狗吠都能听到,但两国的百姓都安于自己的生活,从出生到年老去世也不互相往来。

这一章,老子给我们描绘了他的理想国场景,原始氏族村落。这个理想国在战国时期显然是倒退的政治体制。必然为时代所淘汰。但是他所描绘的乡村生活,哪怕是到人类社会终结时,也还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老子说国土很小,有多小呢?他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但是既然是国,一定会有相应的国防力量,否则怎么能够保证自己国家的独立性呢?第二个是百姓很少,有多少呢?既然是国,百姓的人数必然要分成经济建设和军事防卫两部分,而且搞经济生产的人数必然要比从事军事防卫人数要多,还有国家的管理阶层也需要供养,既然是国家,也必然有国家的公共设施需要建设。所以国家能够维持稳定的人口是多少?老子同样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只给出一个寡的概念。今天的寡是表示本来有相互护持救助的力量的,现在失去了这个相互护持救助的一方,叫做寡。比如寡妇。寡的生活是很苦的。老子怎么会说百姓寡能够保证国家的良性维持和发展呢?这是一个迷。

接下来老子对这个国家的具体治理情况做一个描述:有什伯之器,就是拥有供十个人,百个人用的器物,说明这个国家很富有,百姓生活富足,但是百姓不会尽情地享受,用完这些器物,只是用必需的器物,其他的多余的器物就是闲置的,以备不时之需。但是器物是有使用年限的,假如长期不用,会导致贮备器物的老化。怎么处理这种矛盾呢?老子没有给出具体操作方法,只是强调有但是不能尽情的享受,似乎是在强调不要奢靡而是要节俭。假如是这样,节俭过日子是没有问题的。

接下来是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什么意思呢?就是百姓很看重自己死后的葬身之地,为什么看重呢?两个原因,一个是守护先祖灵魂的信仰,自己迁徙到远方后,祖先的灵魂和坆茔无人照看,这是违背信仰的,所以百姓不会离开自己的土地到别处去。另一个原因是厚葬,把有价值的物品陪葬了,怕被盗墓,所以得守护自己的祖坟不被破坏。

有船有车,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很高,可以做水路和陆路的长途远征,可是百姓或者管理者都不做长途远征,说明国民生活水平高于周边的国家。所以才不会外求,但是周边国家来跟理想国交往怎么办?老子没有探讨,老子只强调理想国的国民不用船和车进行远征,估计是说理想国不会主动发动对周边国家的贸易活动。是不是周边国家主动过来呢?否则如何进行物质和技术的交换交流呢?这也是个谜。

然后是理想国有甲,有兵,说明跟周边国家有可能发生战事,但是理想国没有用到这些防卫和进攻的工具,说明理想国国力高于周边国家,周边国家不敢主动挑起战争,所以理想国没有用到武器装备。但是,一定是有储备的,起震慑的作用。

使百姓结绳记事,这个措施很显然是倒退的,老子大概是说由于平时除了耕种等基本生产活动,没有更复杂的计算活动,所以用绳结可以处理完,大概是理想国不需要百姓承担更复杂的工程事务,是否有专门的工匠和管理阶层来做这些事务呢?假如是这样,理想国的分工应该是比较细致的。百姓可能只需要承担农业生产即可。至于造船和造车是不需要百姓参与的。百姓也不太用这些工具。

老子认为,以上的措施是理想国管理国家的极致了。一个国家经济条件富裕,国力强大,对周边国家没有领土和战争的要求,百姓只需要完成简单的工作劳动即可,又没有迁徙的愿望。这样的国家应该生存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呢?

这里的食物是甘甜的,这里百姓的服饰是美丽的,这里的居住条件是安全的,这里的风俗习惯是让人快乐的,相邻国家的百姓可以相互看见对方,鸡鸣狗吠可以听到,说明理想国周边存在着相当多的国家,可是这些国家的百姓与理想国的百姓从出生到死亡都没有来往。是什么在隔绝了他们呢?老子没有做进一步的阐述。

总之,老子的理想国有众多未解之谜,特别是让百姓结绳记事。一直以来都是认为是倒退的愚民行为。但是国家富裕到不需要百姓为自己的生计来进行复杂的计算,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呢?有待考证。

这一章我们就解读到这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解(第八十章))